书荒网 - 言情小说 - 娇娘赋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89

分卷阅读89

    偏不将顾氏喊了去,分明就是避讳,之所以会请陆家人前来,恐怕也只是面上功夫。

陆家力捧齐王,谁会真心实意的邀请敌对势力的主干来入宴呢?

兴许给尹老夫人办寿宴并不是主要原因之一,打着这个幌子拉拢朝中权势才是真。

这宫里的女人,特别是有子嗣的,还真是劳心费神,天天巴望着自己夫君腚下那个座,费尽心思要去争。

不过三娘不担心王文胥会上淑妃的贼船,上一世王文胥就没有参与过。

人渐渐齐了,有淑妃在夫人小姐们都安安分分的,这屋里也静悄悄。

“如此,便开始吧……”淑妃说话的声音并不大,但屋里静就都听得见。

屋里侍奉的丫鬟福身道是,陆陆续续出了门准备去了。

没一会儿,又见她们回来。

人人手中托着盘儿,盘中自然是佳肴了。

到底是皇亲国戚,定国公府这帮丫鬟身着一色,鱼贯而入,排场不小。

与王家相同,头一道是茶,陈茶当先,润口用。

第二道则与王家不同,直接上了燕窝。

三娘猜想,男宾客肯定与这边不同,这燕窝应该是专门为女客备下的。

接下来是主菜,从普通菜品到金贵的菜品,上菜时丫鬟们都会报菜名儿。

“金鼎玉食”

第一道菜叫金鼎玉食,其实就是个冬瓜盅罢了,只是面上雕刻成金鼎模样,才会叫这么个名儿。

第二道百鸟归巢,第三道凤穿金衣。这两道菜就很耐人寻味了,意指什么恐怕在座的心里都明白。

淑妃如此胆大,也是当今帝后无能。一把不住君王的心,二又无子嗣傍身,前些年好不容易怀上了,生下来却是位公主。

女人家,特别是宫里的女人,都是母凭子贵的,即便后台再硬,生不出儿子也无济于事。

淑妃则是占尽天时地利,受尽帝王恩宠,还诞下皇子。她什么都有了,唯独掌不了凤印,如何叫人甘心呢?

半晌过后,菜上齐了,一共四十道,依照大邺祖制未曾多出一道。再得帝王恩宠,祖制也不能坏,以免受人诟病。

“都动筷吧”淑妃朝着屋里众人说道。

夫人小姐们恭恭敬敬回应:“谢娘娘恩典”

之后,众人才端了茶润口,又拿起筷子夹菜。

☆、第九十八章话里有话

宴上人人都拘谨,宾客们一个比一个温柔,夹菜就只夹一丁点儿,放到嘴里还能抿半天。

让人看得目瞪口呆的。

三娘她们虽然也较之平常拘谨些,却没这么妄诞,该吃多少还是吃多少。人是铁饭是钢,何必跟自己的肚子过意不去?

屋里偶有筷子轻碰碗边的声响,除此之外听不到什么响动。

有些夫人们才吃了不到几口,就放下筷子,拿手绢擦擦嘴,不再吃了。

猫吃食都不止这么点儿,一个个的就知道装模作样。

接着,更多的人放下了筷儿,有些桌上的菜肴几乎就没怎么动过。

大伙儿吃罢了端端而坐,你看着我,我看着你,大眼瞪小眼。

淑妃那桌也没人说话,可夫人们不时与淑妃眼神交流又或是微微一笑,看着其乐融融的。

许久之后,她们也都放下了筷儿,丫鬟们陆续进来撤菜。

菜撤下去,又上了枣茶和一些干果。

淑妃与众人闲聊:“咱们皆为妇人女子,谈不了天,说不了地,独独能聊些家长里短。不过家长里短的平日里说说也就罢了,今日就不去说它。”她身旁的宫女给她奉茶,她端起抿了一口继续说道:”中有云‘以顺为本者,妾妇之道也’,试问这‘妇道’二字,究竟是何意呢?”

妇道?也不知淑妃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她既然专门把人往这话题上引,肯定有寓意。

在座的无人接话,淑妃又道:“都别拘谨,不过是寻常聊天,各抒己见即可。”

有人接话了:“妇道不就是三从四德?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忘从子”这人将三从四德一字不落的说了一遍。

“你说这个谁不知道啊?淑妃娘娘的意思是说说自己的见解。”那妇人驳道,转而与淑妃献媚:“娘娘,您是这个意思吧?”

淑妃点点头:“正是”

如此,方才发言那人讪讪闭了嘴。

“常听说尹夫人贤良,相夫教子很有一套,还教出个才德兼备的姑娘,不如让尹夫人发发言,让我等学习学习。”说话正是永安侯夫人,而她口中所说的尹夫人则是定国公之妻,淑妃的嫂嫂。

永安侯夫人只想着今儿的定国公府的宴席,理因抬高国公府里的人,如此也能讨淑妃欢心。可惜她是知其一不知其二,淑妃待字闺中之时与她这位嫂嫂关系不好,后来进了宫才在她嫂子跟前长了脸的,两人是面和心不合。

尹夫人就坐在淑妃身旁,毕竟是一家人,面上疏远让人看笑话。

“夫人过奖,不过是为这府里尽心尽力罢了”定国公夫人谦虚道。

淑妃听着膈应,脸上没什么表情,淡然道:“人家都这么夸你了,你就说吧。”

尹夫人这才正声说道:“所谓妇道,除了书中那些论见,最主要的还是落到实处。在座的夫人们大多都是夫君在朝为官的,一定要懂得体谅、大度,凡夫君作息只是可亲自经手,如此夫妻之间才能长长久久”

她从侍奉夫君说到子女教育,讲了许久,说得头头是道的。不过说得好不如做得好,就拿尹玥华来说,蛮横孤傲,哪有半分知书达理的影子。

“夫人甚是用心,受教了”永安侯夫人很买她的帐。

见此,尹夫人也高兴。

淑妃见她说完了,也不作评论,反而同赵氏说道:“王家也是才女辈出,今年鸿渊诗会博得头彩的就是王家女了,不如王夫人也说说自己的见地。”

赵氏没想到淑妃会扯到她身上,只能冲她点头说:“好”她向来喜静,平时都不怎么出门交际,更别说让她挡着如此多人面说话了,不禁有些怯。

“夫人说什么便说什么,不必太拘谨。”淑妃常在宫中生活,察言观色练得炉火纯青,赵氏的怯意也逃不过她的眼。

赵氏回以一笑,便娓娓道来:“对孩子要宽容、不能太过严苛。更不能在孩子跟前做不好的言行,孩子是有样学样,好坏尽收的。至于夫君,除了悉心照料之外,还得随时醍醐灌脑。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他错了要敢说,他对的要夸赞,他烦恼也得给他出谋划策,如此他才会敬重你,才能成为夫君不可或缺之人。”

淑妃很捧赵氏的场,赞道:“不错,王氏一族不愧为沉香世家,王夫人才当得起贤良二字。”

这话明显是堵尹夫人的,既然有人说你贤良,我就捧别人,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