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荒网 - 言情小说 - 太子妃的荣华路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143

分卷阅读143

    内屋的紧绷的气氛立即一松,刘太医立即开了方子,让人却捡药去煎。

诸太医轮流上前把脉后,再看那方子,讨论一番,觉得无需修改,便定了下来。

药很快就煎好端上来了,梨花直接领着端药的嬷嬷入了帐帷之内,伺候主子用药。

锦帐之内的纪婉青早毫无痛色,她没事儿,喝什么药,这药就直接倒进早已准备好的匣子中,让里头的厚棉布“喝”了。

这两个人一直留在锦帐内伺候着。

其实,这个端药的嬷嬷,就是那个学了针法的陪嫁,她等候了片刻,估摸时间差不多了,就探手给主子把了把脉。

果然,针法效果已经消失。

她立即动手,又给主子施了一次针,这回伪装的效果,就是服药后情况稳定不少的脉象了。

有了重重帐帷遮掩,外面对这情况一无所知。那贴药有安眠成分,太子妃昏睡过去后,刘太医再次上前把脉。

结果令人欣喜,情况稳定下来了。胎儿无碍,太子妃无碍,只是短时间内必须卧榻休息。

院正抹了一把冷汗,终于露出笑脸,吩咐道:“赶紧的,立即给陛下报信。”

报信的人前脚出门,后脚皇太子便到了,随行的还有御医。

见礼的太医们被叫起,将太子妃情况禀报了一遍,高煦紧蹙的眉心终于放开。御医也大松了口气,毕竟皇嗣若出了事,他们也要担干系。

不过既然奉旨来了,当然得诊脉确定情况,凝神把了脉,御医说法与太医如出一辙。

高煦颔首,抬手屏退太医等人,毕竟太子妃需要静养。

等屋里仅余何嬷嬷几个之后,他才撩起帐幔,探身坐在床沿。

高煦对上纪婉青亮晶晶的美眸,他一笑,压低声音询问:“青儿,今儿可受了惊吓?”

说话间,他细细梭视妻子。详细情形,回来的路上他已经知悉了,只是不亲眼看过,他不放心。

“没呢。”

纪婉青摇了摇头,悄声说:“殿下放心,我好的很。”

她面色红润,精神奕奕,显然说言非虚,高煦安了心,抚了抚她的脸,以及高耸的腹部。

孩儿是个淘气的,有人抚摸他,他立即给了一脚。

高煦微笑。

夫妻说了两句,纪婉青便感叹,“殿下,这回坤宁宫的设计,不可谓不精心。”

但凡高煦对上心程度欠缺一些,对方真可能得手。

毕竟,万寿节不得不出席的情况下,又没了林阳一干好手,普通大力太监肯定会中招的。

但凡有一个滑了脚,连锁反应就来了。

纪婉青嘀咕,宫道动手应是皇后手笔,但这油桶底塞冰块计策,就不大像对方的画风。

毕竟,皇后给她的印象,手段一贯有些偏粗暴。

高煦淡淡道:“不管是谁,日后一并清算也跑不掉。”

今日之事,夫妻早已商量过对策,是打算坐山观虎斗的。

毕竟,即便是受人算计,但到底是打搅了皇帝的万寿节。昌平帝并不是个好脾气的人,这时候蛰伏下来,比使劲而蹦跶要好太多。

至于皇后,有丽妃,还有诸多关心东宫子嗣的朝臣在,她讨不了好的。

既然不能一棒子打死,那就索性不动,因为高煦已经着手松堡之役的证据了,他的目标是一击毙命。

他拍了拍妻子的手,“你先歇歇,孤得赶回太和殿去。”

既然太子妃保住孩子,情况也不算危机,高煦就不适宜久留了。毕竟,今天是万寿节。

禁卫军应已迅速将表面情况查明了,现在赶回太和殿,好戏大概刚好开锣。

作者有话要说:  亲亲们,二更马上就来啦!!

86、第八十六章

好端端的万寿节,出了这么一个大岔子,昌平帝之前兴致有多高昂,现在就有多沉郁。

好在御医没多久这折返,回禀说,太子妃情况不算太糟糕,皇嗣保住了,卧榻一个月左右,便可无碍。

只要日后小心谨慎,不再出意外的话,还是能母子均安的。

这算是大好消息了,昌平帝神色微缓,赐下赏赐于太子妃,并吩咐太子好生关注。

高煦站起,替妻子谢了恩。

他回身落座,不动声色间,将大殿上诸人表情尽收眼底。

诸如首辅王瑞恒等一干保皇党中坚力量,放下心头大石,目露欣慰。

安乐大长公主,丽妃亦然。

前者是真关心东宫,后者则掌洒扫宫道之事务,太子妃在宫道出了意外,她怕被牵连,如今没造成不可挽回后果,当然松了口气。

高煦眸光一转,最后落在纪皇后脸上,对方面上掠过一丝惊诧不甘,转瞬即逝,但刚好被高煦收与眼底。

他冷冷挑唇。

他虽打算暂时低调,以待日后一网打尽,但丽妃与保皇党们,可不是省油的灯。

果然,王瑞恒随即出列,再次恳求皇帝从速查清此事。

众目睽睽之下,昌平帝可不能敷衍,他立即颔首称是。不过因为万寿节被搅,他心情阴郁,面上总带了些出来。

高煦目光闪了闪,站起拱手道:“既然纪氏并无大碍,此事应暂且搁置,今日是父皇万寿,不应为旁事一再延误。”

不管内心如何想法,他这二十年来,于孝之一道确实做得无可挑剔的。

昌平帝忌惮皇太子,是因为这个身份及其才干,对于大儿子的孝顺,他历来还是满意的尤其方才这话,说到皇帝心坎去了,他确实不愿意寿辰出幺蛾子。

昌平帝神色松了很多,对闹出幺蛾子的东宫也心平气和了,他捋了捋短须,正要顺势应下。

只可惜还是被打断了,禁卫军统领已匆匆进殿,利落见了一个礼。

这正在高煦意料之中,他重返太和殿时,已经收到李统领正赶来的消息了。估摸着时间也差不多,方才一句话,仅为抹去东宫在皇帝心中新添的不和谐印象。

既然李统领已经来了,宫道桐油事件就不得不继续了,昌平帝板着脸,说:“还不速速道来。”

禁卫军负责彻查现场,李统领是个能干的人,很快便将大致情况摸清楚了。

抬油的小太监们,撞人的洒扫太监,以及那个有孔洞的大油桶。他还抓紧时间派人去了清宁宫,问清了探路小太监们当时的观察结果。

林阳见时机合适,就将孔洞边缘冰冷的一事也给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