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荒网 - 言情小说 - 闺门秀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102

分卷阅读102

    是年纪最大的二皇子还是年纪最小尚不满七岁的六皇子,全都搬进乾清宫偏殿住,同吃同睡,同坐同卧,共同学习,共同接受皇帝的考察。皇帝会从他们的日常表现中挑选最适合的储君人选。在此期间,所有皇子都不能跟他们的母亲或是外臣接触,身边侍候的人也都是由皇帝指派的。

这个考察期很可能会延续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成年的皇子早已搬出宫外开府了,对这种在皇帝老爹眼皮子底下的生活哪里能习惯得了?当中还有志不在储位的逍遥皇子,可惜想逃都逃不掉,只能死忍着。而与此同时,未成年的小皇子年纪又太小了,刚刚启蒙不久,知识水平和思维能力都是有限的,身边又没有熟悉的人指点,再聪明也很容易被年长的皇兄们比下去,甚至暴露出年幼无知的缺点。这种考察,对所有皇子来说,都是一场严酷的考验,可又没人敢违令。

有一件事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考察期未结束前,外人对皇子们的表现了解不清,也无从判断哪一位皇子更受皇帝青睐,在那之前,那些有心的人什么都不能做,生怕露出了马脚,会被人拿住把柄,反而把自己所支持那位皇子的大好优势给葬送了。

京城里的局势,居然呈现出一种诡异的平静。

赵琇听到这些传闻。暗暗松一口之余,又觉得有些古怪。虽然太子退位这种大事,是无论如何也瞒不住世人的,跟先前那些类似于“太子可能要死了”、“哪个皇子会上位做储君”的议论不一样,但那么多细节会传遍天下,是不是也有人在暗地里推波助澜呢?这跟先前传播太子受伤一事的人是一伙的吗?他们到底有什么目的?

赵琇只盼望,这种涉及皇位更迭的大事,滞留京中的祖母张氏和小哥哥赵玮千万别被卷进去才好,反正广平王一家也平安无事了,不是吗?

京城。广平王府。

从东宫太子重新做回广平王的高钰平静地喝完了王妃钟氏捧过来的药汤。露出淡淡的微笑:“今儿的药没有昨日的苦。莫非是太医终于对本王生出怜悯之心了么?”

钟氏闻言却是眼圈一红,连忙接过碗,勉强笑道:“胡说什么呢?赵老夫人在这里,王爷也不怕她听了笑话。”

张氏坐在下手不远处的交椅上。正暗暗用一种痛惜的目光看着广平王,听了这话,连忙掩住神情的异样,笑说:“殿下伤势有所好转,心情好得可以说笑了,老身心里高兴还来不及,又怎会笑话殿下呢?”

广平王哈哈笑了:“这都多亏了赵老夫人献上的医书和药材,若没有您送来的那些古籍中的方子,太医也没法研制出本王所中之毒的解药配方。您还送来了那么多的好药材。本王体内的毒素能够全数拔除,老夫人当记首功。”

张氏叹了口气:“老身惭愧,若是能找到更多的医书古籍……”

广平王摆了摆手,压低声音道:“老夫人,我知道您想说什么。不外乎是我这双眼睛,但我中了剧毒,伤势又重,能保住性命,已是万幸,旁的我也不敢再奢望了。我只盼着四皇弟能顺利登上储位,趁着我如今还能教他些东西,当为他坐稳东宫尽点绵薄之力,然后我就功成身退,安心在王府中休养身体,从此再不管朝上的纷乱了。”他放缓了神色,一双黯淡的眼眸定定“看”向王妃钟氏,笑容温柔:“这些年,我忙于政务,疏忽了王妃和世子,也该多陪陪他们了……”

钟氏的眼圈又红了,她握住广平王的手,柔声道:“王爷怎的这样说?妾身与桢哥儿都从来没有埋怨过您,只要您好好的,身体早日痊愈,仍象过去一样精神奕奕,妾身受再多的苦,也是心甘情愿的。”

广平王笑得更加温柔了。

钟氏端着药碗离开了房间,广平王脸上的笑容也黯淡下来。连妻子都不能接受他目盲的事实,其他人想必会更不甘心吧?但愿不会犯了糊涂,做出不该做的事来。

张氏敏感地察觉到他心情有异,叫了他一声:“殿下?”

广平王迅速恢复了笑容,对张氏道:“赵老夫人,您不必担心,玮哥儿爵位之事,本王已经跟父皇提过了,想必不久之后,父皇就会下明旨的。”

张氏对此已经有些不抱希望了:“玮哥儿能不能做建南侯,其实并不重要,老身只是想要个准话罢了。如今老身也算是看明白了,不敢再有奢望,殿下只管安心养病吧。过些时候,等天气凉快些,老身也该带着玮哥儿回南边去了。”

广平王面露讶色,皱眉想了想,轻声问:“可是发生了什么事?”

张氏忍了忍,终究没忍住:“赵玦上月已经升了六品,据说是因军功升的,且不说他这军功是真是假,当初他去锦州,只是个小小的九品巡检,五年间连升六级,简直让人不敢置信。以他的才干,断不可能是凭真才实料晋升的,无论站在他背后的人是谁,还请殿下不要大意!”

第七十二章疑点

广平王自重伤以来,长期卧床静养,伤势好转后,又得了目盲这个后遗症,对朝中政务已经很少过问了,也就是在储位的归属问题上比较关注些。赵玦是他几年前就已经抛到脑后的小卒子,这些年又一直留在锦州边城,要不是有张氏祖孙在,他都要忘了这个人了。此刻张氏忽然提起赵玦五年间升了六级,他也感到非常吃惊。

广平王心里也清楚,赵玦当年丢下京中的基业,跑到边疆去做个九品巡检,是为了有机会东山再起,但谁也没想过他会起得这么快。赵玦虽然比起他父亲,能力要强一些,但并没有特别出色之处,锦州那头多的是赵老郡公的旧部,谁都知道赵玦的父亲赵炯曾经犯下了弑母杀弟的罪名,败坏赵老郡公的名声,也许会有赵老郡公的旧部看在老上司的面上,照应赵玦一二,让他不会受人欺凌、生活困苦,但也绝不会一心提拔他到高位上,否则其他同袍是会看不下去的。

这些年,赵老郡公的旧部们对张氏还有几分敬重,每年都要派人去奉贤送年礼,问候张氏,看望赵玮。他们没有提到太多赵玦的事,只是含糊地在书信里说,有人在照应他,他在锦州的日子不算太苦,但也没有一帆风顺。照应他的人向人解释,好歹是老郡公的骨rou,看起来也不象他亲爹那样糊涂,理当照看一下的。这话也不是不在理,旁人不好拦着,只能默许了。这件事是鲁云鹏报给广平王知道的。

但如今,赵玦在短短五年内连升六级,已经远远超出“照看一下”的程度了。他背后必定有人在扶持。难道又是颖王?可赵玦如今已经失去了建南侯世子的光环,颖王为什么还要再捧着他?

广平王明白了张氏的意思,这背后支持赵玦的人必定有问题。在张氏带着孙子告辞离开后,他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