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荒网 - 言情小说 - 闺门秀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631

分卷阅读631

    结亲了。不但蒋四姑娘,连蒋家其他几房的女儿,也不会嫁给姓谢的人,蒋家子弟,更不会娶谢家女。如今只盼太后早些消了火,两家只当是寻常亲戚般相处就好,结亲却是妄想了。蒋四太太已求得太后与皇上允诺,蒋四姑娘的亲事,由她父母做主。至于我们襄飞,却还要由皇上指婚,我们夫妻从此就再也做不得主了。”

皇后吃了一惊,心下忧愁:“怎会如此?皇上会给弟弟寻个什么样的媳妇?”

曲水伯道:“皇后若当真为你兄弟着想,将来还是跟皇上和好了吧。别再闹脾气了!”

皇后听了眼圈又是一红,低下头去,哽咽道:“我就知道,皇上这是存心要拿捏我,他带走了两个皇儿,又将弟弟的婚事捏在手里,就是在告诫我,若再敢犯错,他就直接拿我最心爱之人开刀。既如此,我还能说什么?他要如何,就随得他去吧。便是他明儿纳上十个八个美人,我也再不管了,只缩在我的坤宁宫里做个贤后,由得他快活去!”

她这话说得既委屈,又有几分心灰意冷。曲水伯夫人劝了半日,见她平静了许多,方才与丈夫、儿子告退。

出得坤宁宫大门,曲水伯夫人就忍不住难过:“不成了。皇后这是灰了心,也是伤了心。其实皇上对她还是十分念旧情的,奈何她就是转不过这个弯来。如今连大郎、二郎也离了她身边,她若当真幽居坤宁宫,不见外人,只怕越发要想偏了。这可如何是好?老爷,要不……我们想法子送两个贴心的侍女来陪她吧?总要开解开解她才行。她如今身边侍候的几个,只会听她吩咐做事,木头人一般,不知道真心为她cao心。我实在是信不过。”

曲水伯看了夫人一眼,淡淡地道:“你要送就送吧,我就怕没什么用。如今皇后虽未被废,却跟被废也没什么两样了。皇上与她已经离心,太后又心怀怨恨,今后在宫里,她注定了孤立无援,倘若真有新人入宫,得了皇上的宠爱,她这皇后就跟虚设没有两样了。到时候,即使皇长子已经顺利立储,也终究是地位不稳。”

曲水伯夫人听得一惊:“那可怎么办呢?老爷,皇长子可不能出事呀!”

曲水伯“嗯”了一声,心里却已经有了个想法。也许这有些对不住皇后,但他实在是没办法了。谢家的利益,皇长子的地位,比一切都重要。

第四百零四章议立

皇后“病”倒了。

消息很快在京城传开。虽然太医院那边的统一说法是皇后不慎感染了风寒,但朝野间相信的人并不是很多。指婚一事,即使太后、皇帝与谢家都不欲公开,可蒋家身为苦主,却难免有人会在亲友间抱怨两句,尤其是那些不曾被皇后当成眼中钉、却又有自己想法的旁支。再有蒋谢两家先前虽未得明旨,却也曾向亲友暗示过一番,公开做些准备联姻的动作,如今事情没了下文,总要有个缘故。亲友们问起,当事人不想说,却总有忍不住说出来的知情人。还有慈宁宫里陪住的太妃、太嫔们,有心要送美人入宫的宗室皇亲们,以及算得上半个局内人的安阳侯府那边,都陆陆续续有些风声传出。京城的权贵圈子里,虽然没有人公开谈论皇后娘娘的“病情”,私底下却没少互相交互眼色,彼此心里有数。

没几日,又有消息传开:皇帝看到御史参奏安阳侯府大公子行为不检的奏本,当场大发雷霆,特地把安阳侯给召过去训斥了一顿。作为对安阳侯教子不力的惩罚,他的侯爵被降到了伯爵,已是世袭勋爵的最低一等,也不用考虑什么世子不世子的问题了——他所有儿子都失去了继承爵位的可能。据说安阳侯回到家就把被关在家里好几日的大儿子揍了一顿,又拉着有伤在身的大儿子去祠堂向祖宗赔罪,从此以后对这个儿子严格了许多,也更亲近继室所生的几个出色的儿子了。

安阳侯府大公子行为浪荡已经有好几年,不过他名声虽坏,却从未真正做过什么孽,顶多就是贪花好色些,见了女子便口花花,爱往青楼楚馆去,如此而已。京城的高门大族中,作派比他更不堪的也有好几个,一向都有御史盯着他们不放,皇帝居然只瞅着安阳侯府大公子一个发作,这事儿还真有些诡异。宫外的人越发相信传闻是真的了,对于胆敢帮着皇后跟太后、皇帝与蒋谢两家做对的人,只是挨了顿打,失了爵位,已经算他走运了。

一个小卒子尚且如此,做为罪魁祸首的皇后娘娘,自然也是大家的关注对象。

几乎所有人在听说这件事的来龙去脉后,都觉得皇后是在作死,没几个人同情她的遭遇,倒是有些人开始蠢蠢欲动了——倘若帝后失和,皇后失宠,那是不是意味着皇帝不会再坚持不纳妃了呢?而要是皇后的后位不保了,那么皇长子与皇次子的地位自然也就没那么稳固了。如果有新册封的妃嫔生下子嗣,那还是很有希望争取储位的吧?

不少一心想送女入宫的人家都在打这个算盘,怎会放过如此大好良机?正当他们摩拳擦掌,想方设法要再上书请求皇帝纳妃时,皇帝的一份旨意给了他们当头一盆冷水:他下令礼部准备立储大典了。

皇帝要立储,而且明白说出是要立皇长子为储了。朝中那些比较稳重忠君的大臣们都觉得这是大好事,国有储君,就意味着大局安定了,就算皇帝有个好歹,也不至于后继无人。可对于有私心有野心的人来说,这事儿就不妙了。储位一日未定,他们仍可送女入宫,争取早日生下子嗣,博一把富贵。可是储位既立,只要储君没有什么大过错,那无论其他皇子有多么出色,也动摇不了储君的地位。如果非要去拼一把,那就得冒着天大的风险,不成功,便成仁。这无形是增加了他们博富贵的成本。有些人就开始犹豫了,在朝上嚷嚷着皇帝应该广纳后宫、开枝散叶的人少了不少。

倒是有人议论,说皇长子年纪还小,现在就立储太仓促了,不如过几年等皇长子成年了再说。当初先帝立储时,都有好几个儿子了;广平王立储时,也年近三十;当今圣上立储,同样也是在成年结婚生子之后。这个年纪才被册立的储君,基本已经有了不错的执政能力,性情品行也都比较稳重,有妻有子,意味着后继有人,如果儿子里头还有不错的苗子,就更让人放心了。比如先帝当年能成功击败深受太祖皇帝宠爱的颖王,被立为皇储,就是凭他有两个不错的儿子。如今的皇长子,年纪不过十一二岁,连朝政都还未正式参与,也不知道能力如何,更不知道他是否能生下有能力接掌大位的子嗣,怎能放心立他为储呢?

朝中议论纷纷,有人觉得早日立储好,有人觉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