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荒网 - 言情小说 - 闺门秀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780

分卷阅读780

    什么手脚,也没掺乱七八糟的东西。

汾阳王太妃过来看了看粥,也很满意,表扬了管事的人。她接过赵琇手中的木勺,也想去搅一下,没搅动,面上不由得露出了诧异之色,不由得笑着对赵琇说:“看不出来,你竟有这样的力气。”

赵琇笑道:“小时候哥哥跟着武师傅学拳脚骑射,我在旁看着,也跟着学了一些,平日也时不时打一两趟拳,因此身体还算不错。前儿我跟太妃说的话,可不是夸口。”

汾阳王太妃叹道:“身体好最重要,你这么做是对的。我也想要多活动活动手脚呢,否则风一吹就病倒了,还能做什么事?”

检查完了粥锅,她们又去看药锅。施粥的棚子里还施另一种东西,就是照王府府医开的方子熬出来的药茶,可以防治疫病、清热怯湿,正是眼下灾民最需要的。每个来领粥的灾民,可以先去领两个免费的空碗,清一色的粗白瓷大碗,街上五文钱一个,是市面上最便宜的货色,胜在容量大,又够粗笨,不容易摔坏。这是另一位出钱的贵妇人陪嫁的铺子掌柜牵线采购来的,一百两银子,拉了两万三千个回来,不够还可以再补充。灾民们拿了空碗,可以去领一碗药,一碗粥,或者领了药后直接喝了,再去领两碗粥也行。但不领药的人,是领不到粥的。汾阳王太妃可不希望接受救济的人只顾着填饱肚子,却留下了疫病的隐患。

看完所有这些,时辰已经快到中午了。灾民众多,再不开始领粥,还不知要耽误多久。汾阳王太妃便问赵琇:“你觉得哪里还有不妥么?没有就开始吧。”赵琇想了想:“让他们把锅与锅之间的距离放大一点吧,总要给人家排完队领了粥后转身离开的空地儿,免得挤在一起,容易生事。”汾阳王太妃觉得有理,便吩咐下去了。

两人随后回到了马车上,粥棚就开始施粥了。灾民们一拥而来,但很快就在官差与王府仆役的斥令下,老老实实排成几队,开始依次领碗、拿药、领粥。有人领到粥,还未走出来,就迫不及待地将粥喝下了肚;也有人小心翼翼地把两碗粥抱在怀里,一路带回住处去;还有人哀求着施粥的仆役,多给他们一些,却被四周的人骂着灰溜溜离开的。赵琇掀起车帘一角,看了一会儿,心里有些不好受,就放下了帘子。

汾阳王太妃淡淡地道:“看着难受吧?这已经算是好的了。咱们施的粥都够稠,份量也足够。这还是在离嘉定城如此近的地方。若换了在别处,只怕比这个还不如呢。”

赵琇定了定神,问:“现在看来,我们订的章程还是挺合适的,并没有大的差错。那以后是不是也照着这样行事?”

汾阳王太妃点头:“就这样做吧,只是管事的人需得选好,否则有人做点手脚,贪点小钱,受苦的就是成千上万的百姓了。”

赵琇想了想,决然道:“哪里去寻那么多靠谱的管事?这还是每日都要施的,不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既如此,我索性亲自走一趟,各处巡视一圈,若有人胆敢做手脚,我必饶不了他!”

汾阳王太妃吃了一惊:“这……能行么?你一个小女孩儿,哪里做得了这样的事?”

赵琇笑笑,她有信心自己能做好。再说……她还有一个挺可靠的保镖,可以一路陪着呢。L

☆、第五百零七章同行

赵琇跟高桢提出了自己的想法,高桢二话不说就答应了:“父王那儿不缺人侍候,如今他不出门,叶大夫也回来了,我正好可以出门走走,顺道替父王四处看看。”

高桢答应了,后面的事情就好办了。赵琇是想着这回要轻车简从的,丫头只带一个柳绿就足够,其他人除了办事的人手与护卫,一概不带。横竖赵家在上海府辖下各县都有产业,六房更是每个村镇都有铺子,要借几个人手,再容易不过了。至于在粥棚当差的人,她们这个贵妇官眷慈善联盟里头,在各地都有田庄产业,哪家离得近了,往哪家借人就是。她们银子都出了,难道还真要袖手旁观,把大好善名平白让给旁人?

广平王那边也很爽快地答应了,只是嘱咐高桢:“多带几个人,一路上小心护好你赵meimei,万万不可出差错。”倒是张氏那边心疼孙女,不想让赵琇出这个远门。赵琇一再说明这么做的重要性,张氏还是舍不得。不过她也知道这是在做善事,是大功德,比她往佛前添几百几千两香油都有用。所以再舍不得,张氏也没有阻止赵琇去帮人,却决定自己也陪着一道去。

这回轮到赵琇和高桢头痛了。他们俩是年轻人,身体又好,快马轻车赶路,多么省事?可若张氏要跟着走,她身份在这里,年纪又大了,素来养尊处优,定抗不住旅途辛苦,赵琇也不会让祖母受罪。但如果真照着张氏平日的习惯摆出仪仗来,他们就不象是去救济灾民,倒象是游山玩水去的,叫人看了未免不象。行程也会被拖慢。

张氏是长辈,高桢不好多说什么,赵琇却心知事情轻重,就细细给张氏说了此番出行的准备。张氏一听就道:“这也太苦了些,你堂堂建南侯府的千金,怎能这般委屈?”

赵琇道:“如今是去救人,说什么身份架子呢?带上柳绿。我都觉得脸上惯臊的。不过柳绿很能干。有她在身边,我也添个帮手,因此才叫上了她。祖母放心。我不会饿着冷着自己的。再说,咱们家在灾区又不是没有产业人手,哪里就真委屈了呢?世子金枝玉叶,都跟着我去了。他都不觉得委屈,我怎好说一个苦字?”

张氏想想也对。红着眼圈道:“我也知道我这副身子不中用,强跟着去,也只会拖累了你们。我不去也行,只是你身边不许只带一个丫头。我把冬霜给你,你每到一处,但凡有咱们家的产业。又或是有六房的铺子,定要使人捎了信回来。叫我安心。”

赵琇答应了,张氏又叫了赵游进来,吩咐他跟着赵琇办事,还盯着丫头们替孙女收拾好行李,这才罢了。

赵琇与高桢次日出行,还带了赵游与广平王府的亲卫,还有一个汾阳王府的管事,一行人足有二十多个,其实排场也不小了。但身份最高的高桢要求严格,一路疾行,谁都不敢哼一声,赶路的速度飞快。不过个把时辰,就到了宝山。

宝山的粥场仍旧是汾阳王府主事,事事周全,灾民们的秩序也井然。赵琇查看过粥水的浓稠度,还有药汤的味道,问了管事的几句话,见他办事老道,人也本分,便不多耽搁,又起程往下一个地方去了。

离嘉定城近的地方,不是汾阳王府开的粥场,就是其他宗室府中开的,汾阳王太妃插过手,办事的人也一个个亲自过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