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荒网 - 言情小说 - 闺门秀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915

分卷阅读915

    升职只是做梦。想要调走,也得要有个好看的履历表。他又不想顶着因无能而降职的名头走人。所以一气之下就索性上书告老。等过得一两年,事过境迁了,再谋求起复。到时候只要托个朝中的朋友到御前替他说说好话,证明他依旧年富力强,他想要另谋他职,东山再起,也不是难事。

不过赵玮觉得,他在告老之前考评不佳,政绩也无从说起,还没保住一个好人缘,将来是否真能起复,还真的很难说。

赵琇则觉得,米省之若真的接任顺天府丞的职位,老府尹的那名幕僚是一个很大的麻烦。虽然现任府丞有自己的小心思,但也不能说他的想法就是错的。他只是打算趁着老府尹养病期间,收拢顺天府衙大权,将来后者告老,他好接手罢了,又不是打算简单粗暴地直接取而代之。一个没名没份的幕僚,硬是行使府尹的权利,去挤兑正经的副贰官,似乎有些不大厚道吧?

赵琇认为,这里头应该没有老府尹的授意,他若是个恋栈权位的,也就不会多次上书请辞了。那么就是那名幕僚自个儿在搞鬼?

她问赵玮:“那名幕僚的名声如何?”

赵玮回答:“别人只说他极精明能干,任谁都别想欺瞒住他,想要在他眼皮子底下搞鬼,是万万不能的。除此之外,倒也没什么不好的名声。”

如果是这样,只要这人确实是能干的,也没有贪腐、谋利等不当行为,就这么把人踢开,好象也有些可惜。

赵琇沉吟片刻,便对赵玮说:“我们也不必多管,等堂舅到了京城,将情况照实告诉他就是。要不要选择顺天府,也由得他去。不过为了以防万一,咱们还是多打听几个官缺,给他备选吧?但凡是京中各处衙门从三品、正四品的职位,都可以留意一下。若是实缺,从四品也将就了,不在京城,而在周边地区的也无妨。”

赵玮想了想:“这样也好,眼下虽没有好的职位,但或许过些时候,会有新缺空出来呢?”

赵玮于是就留意起了京里京外品级相当的空缺,还真叫他找到了两个,但都不太适合米省之,仅仅是品级上符合他的标准罢了。顺天府丞仍旧是最适合米省之的位子,吏部那边传出来的风声,也说他们有意将米省之安排到这个位子上。因他在杭州任上政绩斐然,正好给顺天府的老府尹做个帮手,协理顺天府政务。

吏部的人可没把那名幕僚放在心上。他再能干,也不过是个白身,占着老府尹亲戚的名头,替他处理日常事务罢了,终究上不得台面。

赵玮为此心烦不已,这时候,米省之也终于到达了京城,与妻儿团聚了。

赵玮闻讯,马上赶往岳家租住的院子问候。到了地方他才发现,米家三房原说要过继到米省之这一房的那个孩子,也跟着米省之到京城来了。

他来干什么?()

☆、第五百九十九章臂膀

赵玮心中疑惑,但没有说出口,依礼拜见了岳父米省之,又问候他路上辛苦。

米省之不知是不是因为看到了妻儿的关系,此刻心情很好,笑着免了赵玮的礼,说了些路上的闲话,又问赵玮近日在刑部学习,有何心得。

赵玮说了些自己在刑部的经历,大约是因为他处事谨慎,又待人谦逊的缘故,人缘名声都很不错,上司评价也高。米省之很可能是事先从别处听说了他的事,大大夸奖了他一番,又叫他继续用心学习。不管日后赵玮是否能正式进入刑部为官,又或是被派到地方上主理一方,多学点东西总是没错的。

赵玮谦虚地应下了,便直接转了话题,说起米省之新缺的事。他把打听到的情况都跟米省之说了,诚恳地道:“其他位子都或多或少有些缺憾,光禄寺卿是小九卿,倒也体面,就怕岳父不熟悉光禄寺事务,难以建功,今后想要再向上升,就更为不易。本来顺天府丞倒是个不错的位子,偏偏老府尹身边的幕僚又如此难缠……岳父不如歇上几个月,多陪陪岳母与孩子。如今也快过年了,过了年,小婿就要迎娶表妹,事务繁多,岳母独自一人忙碌也是辛苦,岳父多帮帮她也是好的。等到来年开春,京中空缺想必会更多,当中兴许有更适合岳父的。”

他是真心要劝米省之多歇两个月的,米省之也听得出来他是诚心相劝,不过米省之自己有自己的看法:“不必如此,吏部如何安排,我都听从吩咐就是。光禄寺的事务,我或许是生疏了些,但只要用心去学,未必就学不来。顺天府丞也很不错,我是同进士出身,从前也做过几任副贰官,自问还算有些心得。老府尹的品行为人。我早就听说过,心中十分佩服。至于他的幕僚,也不过是个幕僚罢了,难道我还奈何不了他?”

居然是直接冲着最大的难关去了。半点不担心会遇到麻烦。

赵玮哑然,沉默了一会儿,又忍不住再劝。但米省之早已拿定了主意,反劝他不必太过担忧:“我也做了十多年的官了,早见识过不少难缠的人。心里有数呢。你只管安心在刑部学习,无需担忧我。”

赵玮拗他不过,只得放弃,心中却暗暗盘算着,要寻个机会私下跟米夫人通个气,提醒她早做准备。从前米省之在地方任上能顺风顺水,还真是多亏了这位贤内助替他搞好了人际关系,否则就凭他这脾气,早就被人挤兑得混不下去了。

米省之也不清楚赵玮此时的想法,他只跟赵玮打听些情报:“老府尹的幕僚多大年纪了?可有功名在身?”

这方面的消息。赵玮事前倒是打听过的:“听闻也是年近三十的人了,身上有举人功名,听说还曾经在国子监待过两年,算是个监生。”

“挺年轻的。”米省之眯了眯眼,没有说什么。其实这幕僚的年纪,认真说起来也就比米省之本人小几岁罢了。米省之同进士出身,已经做到了正四品。这幕僚却还是举人功名,凭着东主的权势,有官员之实,但无官员之名。虽说掌握着从三品的职权,但其实完全是镜中花,水中月。老府尹年事已高,又老迈多病。随时都有可能离开顺天府尹的位子。他一走,那幕僚再能干,又能做什么呢?还不是要打回原形,做一个举人么?

虽然周遭的人都认为米省之在人情世故上有短板,但他自个儿却不大同意。他觉得自己还是个明白人,倒是其他人未必明白。比如顺天府的这个幕僚。他行事如此霸道,靠的还不是老府尹的势?难道老府尹就真的一点儿都不知情么?没有他的纵容,幕僚凭什么踩在所有顺天府属官的头上?虽说老府尹他老人家曾多次上书告老,但只要他还在官位上,他就仍旧是顺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