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荒网 - 言情小说 - 煦风和日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5

分卷阅读5

    些许感动,父亲虽然让他跟着西席上课,却从没说过让他学习武艺,他也不敢提,大哥愿意教他,他也乐意去学。他点点头,说:“谢谢大哥!”

“别高兴的太早,先看看你卯时能不能起得来,再说我可比先生严格多了。”袁煦打趣他。

袁照想笑,又想起自己掉了一颗门牙,抿起嘴,摇摇头说:“我一定起得来的。”

这时长宁门外禀报,“主子,二少爷,王爷叫二位爷去明堂用晚膳。”

“知道了,这就去。”袁煦起身带着袁照往外走,顺手拍了拍他瘦弱的小肩膀,“等过完年,我让父亲请个教武艺的师傅,咱们兄弟俩一起练。”

.

第4章过年

腊月二十七,圣人封了笔。袁照也放了假,自从跟着袁煦一起练武,性格活泼了不少。正忙着做完先生布置的作业,长随长立禀告说董姨娘来了。袁照忙起身迎接,“姨娘怎么来了?”

董姨娘迤迤然进了门,看着儿子正在用功,连忙拿着帕子擦擦袁照沾到脸颊上的墨汁,“我让红燕蒸了你最喜欢吃的鸡蛋羹,加了槐花蜜在里面,趁热吃了吧。”

袁照高兴地接过,舀起一勺递到董氏脸前,“姨娘要不要吃点?”

董氏摇摇头,笑着说:“你吃吧,用功辛苦了。”看儿子乖乖吃着鸡蛋羹,董氏犹豫一会儿,还是问出口:“我听说你在跟着世子练武,每天卯时不到就起了?”

袁照应道:“是,大哥说男人要文武兼修才能成才。”

董氏还是不放心,袁煦知道上次落水之事与她有关,若非抱着什么目的,不可能对她儿子这么好,“世子没对你说其他的?”

袁照明白姨娘所指的是什么,摇摇头:“大哥说年后会请个武术先生,一起教我们练武。大哥还说我是王府的二公子,以后我出息了,也是安郡王府的骄傲。姨娘,大哥才是王府未来的主子,我不想去争什么,也希望姨娘多为我考虑,若是大哥再有什么差池,我也得不了什么好。我会争气,以后一定会让姨娘过得好。”袁照知道,王府现在是大哥做主,他以后的日子好与坏都是大哥给,他从没妄想那不属于自己的位置,只想踏踏实实地习文练武,以后自己挣个功名。

董氏心中酸涩,擦擦眼泪,说:“好,姨娘等着,等着你为我挣个好日子。”

年初一,在京的宗亲和官员要进宫拜见皇帝和皇后,安郡王妃张氏虽有孕在身,还是不能避免进宫参拜皇后和贵妃。安郡王带着张氏,袁煦兄妹三个一大早分两辆马车进了宫。

马车行至宫门时,正好遇见晋王夫妻。袁腾与袁煦袁照下了车,与晋王行礼。晋王忙虚扶一下,“都是自家人,安王兄不必多礼。”又看见跟在袁腾身后的两个少年,笑道:“两个侄儿比去年见的时候长高了不少。”

袁煦还未起身,道:“袁煦拜见晋王殿下。”

“免礼。袁煦贤侄这半年未去宗学读书,可让钧儿好一阵念叨。”晋王笑眯眯地看着袁煦。

在晋王有些探究的目光下,袁煦后背都汗湿了,答道:“小侄半年前大病了一场,好起来之后又偏逢母亲身体不适,所以在家里照看了一段时间,前些日子姨祖父去了,侄儿去豫州吊唁,这一来回又耽误了时日。”袁煦心知什么都瞒不过晋王,也不能瞒,只有实话实说。

正好后面的马车窗子被掀开,探出一个小小的脑袋,“煦哥儿这半年不来,咱们上课都没精神了呢!”

说话的正是圣人嫡长孙、晋王嫡长子袁钧,晋王与王妃感情甚笃,膝下四子三女中,长子袁钧,次子袁铭,四子袁锦,次女高阳郡主袁斐华均为晋王妃夏氏所出。袁钧与袁煦差不多年纪,生的一张粉雕玉琢的面容,听说长得随了崇荣大公主,所以很得圣人和皇后娘娘喜爱。可惜生有心疾,自小身体羸弱,皇后和晋王夫妻对这个病弱的孙子儿子溺爱的很,就怕他长不大,也因而并未请封世子。袁钧性子被宠的随性但不娇纵,在宗学读书时,经常与袁煦一起玩闹,总把教授气的吹胡子瞪眼还没办法。

袁钧是真心拿袁煦当朋友的,晋王即位后袁钧搬进宫里,两人虽然很少见面,但是有机会出宫的话,袁钧总是会来找他。

袁煦心里不免可惜,上辈子袁钧去跑马时突然犯病,没活过十八岁。压下心中抑郁,袁煦朝他笑着说:“长孙殿下给弟弟留着位子,过完年我就去。”

晋王心下满意,转头看到远远几辆马车朝他们过来,仔细一看是襄王府的车辆,见晋王妃与安郡王妃也安静下来,于是说:“这里风大,时辰也快到了,安王兄与贤侄快上车吧。”

受了袁腾父子的礼后,晋王上了马车,袁腾和袁照也回到马车上,袁煦刚迈上杌凳,就听到喝的一声,脚下一个趔趄,忙扶住车厢,然后听到袁钧咯咯直笑,“煦哥儿回去得好好练练,上个马车都差点跌了,哈哈哈......”

进宫后,随圣人祭拜先人,给圣人拜完年,已近晌午,圣人赐了宴。袁钧本想趁着午宴的功夫找袁煦出去玩儿,没成想被皇后娘娘叫了去。

宴席上圣人看起来是很高兴,父亲已经被敬的微醺,但袁煦是食不知味。吃的差不多了,坐在位子上百无聊赖,忽然看到崇宁公主之子、忠义侯世子沈玉川。崇宁公主随夫忠义侯沈良长年镇守西南,留着这么一个独子守着侯府,只有三年述职时才会回京。袁煦与沈玉川并没有什么交集,只是同在宗学读书,沈玉川经常被教授作为榜样来教育他们。都是宗室子弟,不服气也是常有的,袁煦和袁钧没少想法子整他,无奈沈玉川武艺高强,而且被他冷脸一吓,袁煦就蔫了。前世沈玉川十五岁就去了渝潭,承建四年与西戎国交锋中,乌云谷一战成名,成为大盛朝年纪最小的少年英雄。袁煦佩服沈玉川,因为他身上有自己没有的那种少年志气,金戈铁马照铜门,不破胡骑誓不回的志气!

袁煦起身坐到沈玉川身边,喊了声表兄。

沈玉川挑眉,淡淡地应了声。

袁煦心中苦笑,坏事做太多,一下子变好还真不适应,都不知道该跟沈玉川说些什么了。“表兄以后是不是跟忠义侯一样镇守边疆?”

沈玉川惊讶于袁煦问的话,这个表弟平时可是怕他怕的紧,“沈家男儿生来就是要横刀立马,驰骋疆场的。”

听着沈玉川的回答,袁煦不禁心中激荡,沈家世代驻守西南,将西戎国牢牢的挡在关外,“师兄,边关是什么样的?”

沈玉川又黑了脸,他八岁之前是在渝潭长大,却从未去过边关,“跟你说这作甚,你是皇亲贵冑,以后也不可能去边关的。”

袁煦吐舌,心想,这可说不定,有诗云: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这建功立业之事,可是每个男儿的梦想。

宴席几近结束,圣人要先走,众人跪安,太子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