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荒网 - 言情小说 - 风摇翠竹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6

分卷阅读6

    山贼窝端了个底朝天……”

刘大叔觉得自己的口才简直连村口说书的瞎子都比不上,不知道为什么,宋老爷子的脸色越来越难看,吓得他打了个酒嗝,把下面的话都吞进了肚子。

霍大人倒是面不改色,端起酒杯,回敬道:“大家抬举,谬赞谬赞……”说罢,状似无意的看向窗外。

刘大娘的菜做的差不多了,慕君要打听的也打听到了,她脚步轻快的推了院门出去,并不知道身后有一道视线追随着自己的背影。

半晌,霍大人和宋老爷子从村长家告辞了,事情也定了,一席饭吃的宾主尽欢。一出院门,宋老爷子的笑容就没了,黑着脸瞪孙子。

“我说你怎么一脸的大胡子,感情是在贼窝里装强盗啊!半年不回来看我,还写什么破信骗我说去看你师父了?你小子真行啊!你,你,你,我,我,我……”

老爷子气的都结巴了,拿起手杖作势要敲,霍大人也不动,知道外公舍不得,陪着笑说:“我知道您老担心我的安危,您看我不是也没事嘛……我以后会常常回来看您的……”

------------------------------------------

慕君回到家中,麻利地做好饭菜。饭桌上,一家人边吃边商量。

刘大娘说虽然本村没有人做散工,但来了一批邻村的“麦客”,村长家也请了几个,做活又好又快,管饭外加每人每天二十文钱。·

爷爷心疼钱,数着指头算道:“家里十亩地,少说要请四个人,那一天就是八十文钱,还不知道几天能干完……”慕君打断爷爷的计算:“多少钱也是划算的,你们累病了才不划算。”

爹爹和娘亲也是这么说,最后决定明天就去请,干得好的话,芒种收麦子也让他们干。

这“麦客”干活是真下力气,天光就来,看不见才走,十亩田拔草,四个人只用了两天。就是吃得多,除了三正餐,上午和下午还得往田上送两趟“夹餐”,有干有稀,饺子,烙饼,西瓜,绿豆汤,天天换着花样。

夏慕君和她娘这两天什么也不干,光做饭就累得够呛。

芒种到,收麦忙,龙王口里把粮抢。

芒种前后麦子成熟,可此时也多雨,麦子一旦打湿,就容易发芽霉变,那一年的辛苦就竹篮打水了,这也是为什么夏收又叫“龙口夺粮”。

村里家家户户都开始准备收麦了,学堂也放夏忙假了。收麦前一晚爷仨个就在家把镰刀都磨好,小斗车和大斗车都准备了好几辆。

四名“麦客”在前面割,爹爹和弟弟各推一个小斗车跟在后面,割下的麦子就扔到车斗里,堆满了就送回田边大车里装好,大车堆满了就往自家门口场子送。

门口的麦场早就打扫得干干净净,用石磨压的板正,天气炎热,麦子一会就晒的透干。爷爷赶着租来的驴,拉着石磨在麦子上来回碾过,让麦粒脱落,打下来的麦子要留在麦场晒一周才能收进谷仓。

奶奶,娘和慕君就负责把碾过的秸秆收回来,摘净上面残留的麦粒。再由爷爷把光秃秃的秸秆堆到后院向阳处,晒干切碎后还田或者做堆肥,还能供牲畜食用。一家人各司其职,配合得井然有序。

整个流溪村都是一幅繁忙的景象,金黄的麦浪里满是劳作的人们,“刷刷刷”的割麦声不绝于耳。

平时满村跑的半大孩子们也不见了,都在地里帮忙。有那人手不足或手脚慢的,还趁星夜下田割麦打麦,只为尽快将每一粒麦子送进谷仓,心里才能踏实。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1”就是这幅景象。

总算天公作美,万里无云的晴好天气持续到收麦结束。今年的麦子收成也好,比前几年都多,村里每个人脸上都是笑容。

不过夏忙还不算完,收了麦子,还要整田除草下肥,玉米,大豆,高粱和红薯这时候都可以开始种了,家里有水田的还要忙插秧,真是一刻都不得闲。

好在夏家的佃户奔丧回来了,剩下的事就交给他们了。

------------------------------

半夜就开始惊雷,到了早上,瓢泼似的大雨如约而至。银色的雨幕遮天蔽日,来势汹汹,门口池塘的荷叶和荷花被打得一片东倒西歪。

夏慕君昨晚就把药材苗收进来了,经过一段时间的精心养护,株株长势良好。她盘算着,等雨一停,就把药材苗都移栽到竹林里。

黄精,三叶青和铁线莲都是喜阴抗潮,竹林套种正适合。

如她所愿,暴雨很快就停了。爷爷和她来到山脚竹林,选定一片平坦的地面。大雨冲刷后,土壤松软,深坑三下两下就挖好,坑底还垫上荷塘泥来增肥。直接敲碎瓦盆,将药材苗连根带土埋进坑里,再细细撒上锯木沫。

爷爷还教她把蓑衣绑在架子上,做成雨棚,以后下大雨也不怕了,最后把碎瓦在周围插了一圈,以免小动物误入,破坏小药苗。

种好后,爷孙俩继续往竹林深处走去,去找上次摘菌子的枯竹。两人惊喜的发现,上次留的种又发了一大片。

她告诉爷爷这个可以拿到表哥药铺换钱,爷爷听了,高兴的直搓手。

两人捡那个大的摘,还是留下细小的做种,爷爷还说回头要来施施肥。

又转了一圈,这次没找到竹黄,竹黄少见在其可遇不可求。只有那竹蜂在竹子上造洞后,竹节间溢出的伤流液凝固而成竹黄。

慕君盘算着能不能养一窝竹蜂呢……

爷爷看着沉思的慕君,探询的问道:“君儿啊,你怎么知道这许多?竹黄,竹筠可以换钱,还有竹林里种药材苗,你怎么想起的啊?”

慕君有些心虚,心想总不能告诉爷爷这是我上植物资源课学的吧。

她尽量自然地笑着回答:“表哥告诉我的啊,他还说咱家这么一大片竹林,可都是宝呢,若能好好用,能赚好多钱呢!”

爷爷听了她的话,点点头,陷入回忆:“是啊,这竹林可是咱家祖上一点一点种起来的,我从小就在里面玩,一手编竹篾的手艺还是你太爷爷手把手教的,够混口饭吃了,后来我师傅就是看我编竹手艺好才肯教我木工……”

大雨后,鞭笋都冒头了,爷爷经验老道,瞄一眼就知道哪根竹子下有,两人说说笑笑,摘了一大筐,回去能添道好菜。

走近院门,门内一片喧嚣,才发现来客人了,原来是外嫁的姑姑回来了。

1摘自白居易

☆、第五章姑姑

在慕君还小的时候,姑姑就嫁给了桃花镇的一个姓肖的行商,后来全家搬去了中都城。侍候公婆,cao持家务,好多年没有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