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荒网 - 言情小说 - 诚安郡王妃轶事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74

分卷阅读74

    :“他不知道。其实当年我们是三个人结拜为异性兄弟的。丁蔚是大哥,化名阮小二的元倓是二哥,你闺女于笙年纪最小,乃是三弟。”

赵清溪再次震惊,气道:“你竟然还和元倓结拜过,你这孩子究竟还有多少事情瞒着我啊!”

父亲很少对自己生气,赵玉笙见赵清溪变脸,心里有些害怕,忙解释道:“爹爹别生气,女儿并不想瞒着您,我是觉着这事情已然过去了这么多年,元倓那厮没认出我来,我也厌恶他,根本没有提起的必要。况且我如今乃是伯府姑娘,万不能叫人知道我当初扮作男子与人结拜同进同出这事。”

赵清溪一瞪眼:“这道理爹爹难道不懂,你告诉了我,难道我会告诉别人不曾?你和那元倓当年究竟是怎么回事,仔细说来,不得有半分隐瞒!”

“是。女儿和元倓本来一道倚靠着丁家祖孙过日子,丁家耕读传家,家底还是有些。虽然丁蔚的爹娘都不在了,但多我们两张嘴吃饭也还是能支撑。不想丁氏族人想霸占丁蔚家的房子,设计陷害……然后,我和元倓被丁氏族人赶出了丁家,相依为命四处流浪。后来扮作富商的元修找来带走了元倓,我一个人继续流浪,直到遇到爹爹。”

那段过往是赵玉笙这辈子最不想提起的,这会子即便父亲逼问,她也不想好生回忆,三言两语几下子就说完了。

小闺女说得轻描淡写,身为亲生父亲的赵清溪却听得心疼万分,愤然道:“那元家兄弟也太薄情寡义了吧,你好歹也是元倓的结拜兄弟,又是和他相依为命的同伴,他们回京怎能不带上你,将你一个小孩子单独扔下!”

关于这个,这阵子丁家祖母倒是在赵玉笙跟前替元倓解释了原因。然而元修当年见于笙和元倓感情太深厚,担忧两人长大后会成为断袖分桃之辈,才苦劝元倓答应与于笙分开这种说法,却越加叫赵玉笙羞恼。

她当年确实产生了长大后与阮小二做夫妻的念头,故而与他相处之时也不大注意遮掩了,说话的语气动作难免带着些亲昵与依赖。元倓一直当她是小子,两人又相濡以沫,兴许感受不出来;元修已然成年,却是轻易瞧出了不正常。

赵玉笙一方面羞愤于自己有眼无珠,竟然想对元倓这样道德败坏品性卑劣之人托付终身;另一方面又觉得自己小小年纪,元家兄弟即便有那样的顾虑,也不应该胡乱给了自己些银子后就将自己抛下。

尤其是元倓,前一日还信誓旦旦地说与她一辈子不分开,两人要一直在一起,隔日就撇下她与自己兄长走了。鼓足勇气想象元倓表白,却被元倓毫不留情拒绝那一瞬的难堪,赵玉笙这一辈子都忘不了,更别说回京后元倓给予她的一系列羞辱。

丁家祖母替元倓解释,希望能减轻赵玉笙对元倓的怨愤和误会,然而老太太绝对不会想到自己的解释会适得其反。

断袖分桃之类的话,赵玉笙自然不会与自家老子说起,面对赵清溪的激愤,她只能以解嘲的语气道:“那对兄弟也不算太薄情寡义,当年可是留了一百两银子给我的。不过女儿不小心,钱财外露,一百两银子没保住,自己还差点丢了小命。”

不满十岁的孩子,手里边却带着一百两银子,这哪里是帮她,这分明是要害死她!亏得朝中上下还这般推崇信郡王,他对笙姐儿做的这事却是毫无慈悲之心,极端的不厚道!

笙姐儿原本可以早早回京,全因为姓元的兄弟冷酷无情,害得这孩子九死一生受尽苦楚。“赵大人,小人其实是个女子,在这世上没有任何亲人。小人年纪虽小却很能干,您可怜可怜,赏一口饭吃吧。”一想到当初瘦骨伶仃衣衫褴褛的笙姐儿,大冷的天冻得嘴唇哆嗦,可怜巴巴地恳求着自己这个亲老子给她一条生路,赵清溪就心如刀绞。

见赵清溪红了眼圈,赵玉笙情知父亲回想过往又在心疼自己了,忙道:“事情都过去了,横竖老天有眼我也好端端地回到了爹爹身边,那些事就不要再提了。如今元家兄弟没认出我来,丁家祖孙又答应保密,这件事咱们自己更不能到处嚷嚷了。”

赵清溪知道女儿说得对。只能暗自叹了口气。当初元家兄弟不知道笙姐儿是女孩子,更不知道她是自己的闺女。一个无权无势的乡下穷小子,留给他一百两银子,任谁都会说他兄弟够大方。

自己再气愤又如何,难不成跑到郡王府质问那对兄弟。那样的话笙姐儿扮作男子与人结拜,且与元倓那混账相依为命几年的事情哪里瞒得住。

这孩子倒是心胸豁达,经历那么多事还能这般开朗乐观。赵清溪看着赵玉笙恬静的脸,安慰的话根本说不出口。起身道:“好孩子,走,咱们一道去萱瑞堂见你祖母去。”

第58章不准

“太太,老爷和四姑娘从书房出来,一道去了萱瑞堂。”打探的婆子飞跑进来禀告。常氏大觉意外,尖声道:“上房这边都不回,竟然直接去了萱瑞堂?”婆子点头。

赵玉琴也觉得奇怪,问道:“那爹爹与笙姐儿神色如何?”婆子道:“老爷板着脸,似乎不大高兴。四姑娘脸色平静,瞧不出是喜是忧。”

常氏挥手让婆子下去。婆子走后,常氏不解地看着赵玉琴道:“这事怎么透着古怪。你爹爹板着脸,应该是不高兴。可他若是发作了笙姐儿,那孽障该哭丧着脸,没道理神色平静呀?”

赵玉琴却本能地嗅出了不寻常,道:“依照常理,爹爹审问完了笙姐儿,该过来跟娘细说的。可他却急冲冲带着笙姐儿去见祖母,八成是发生了什么了不得的大事,爹爹拿不定主意方急着去萱瑞堂寻祖母拿主意。”

丈夫自从端午那件事后,这阵子一直待自己很冷淡,即便自己与他商量彦哥儿的婚事他也不热衷,某次惹烦了他,他甚至讥讽自己没头脑眼光差,说给彦哥儿寻媳妇,还是仰仗老太君和大嫂吧。害得她当时差点没厥过去。自己生的儿子,她这个做亲娘的却没资格替他挑选儿媳妇,这也太过藐视她了吧。

常氏想到这里黯然神伤,可在大闺女跟前又要维持颜面,便道:“那孽障一而再再而三地让伯府丢脸,你爹爹知道我不喜她,而你祖母又偏疼于她。今日这事关系到那孽障,你爹爹直接带她去萱瑞堂倒也不稀奇。”

赵玉琴道:“赶紧着人去萱瑞堂那边打听着吧。祖母院子的人大多嘴紧,让隋嬷嬷派个伶俐些的去。”

然而不知道是隋嬷嬷派去的人不够伶俐,还是崔老太君的保密措施做得好,派去的人无功而返。常氏不甘心,直接鼓足勇气询问赵清溪,赵清溪却让她不用cao心,说笙姐儿素来听话,常去丁家自有她的道理,没什么好担心的。

这答案根本等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