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荒网 - 言情小说 - 皇上又吃醋了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128

分卷阅读128

    您服个软,这事就过了,何必伤人又伤己呢?”

反正服软了那么多次,全天下都知道你非她不可,丢脸丢多了,也不在乎再丢一次了。

兰玖:“不!”

“一直都是朕服软,朕再服软,她就不知道自己姓什么了!”

“朕要重振夫纲,朕再先低头,朕就是狗!”

落地有声,绝不反悔!

说罢,大步向寝宫而去,福顺忙小跑跟上,刚走过一条回廊,兰玖脚步忽然一顿,福顺差点没刹住撞了上去,正心惊胆战呢,忽然又听得兰玖道:“好好看着她,做了什么一个时辰报朕一次,若是不高兴了,哭了,第一时间告诉朕,知道吗?”

福顺:“……”

咱家已经不想再叹气了,情情爱爱的,真难懂,你说这两人,明明都没生气了,就是不愿再进一步,你们只顾着生气了,旁人都快疯了!幸好咱家没了子孙根,这样想来还是好事一桩了!

“是。”

作者有话要说:  汪汪汪

第79章

淡描青花在江南等地已经开启销路的这个消息,当时在第一时间就传回了京城,而大多数人呢,并没有去想它卖得好不好,而是在想一个问题,为啥是先在江南那边开始呢?你人在京城,京城又是国都,你为什么不在京城先开始?

早在苏宓开始着手重开窑厂的时候,京城的人就知道淡描青花要现世了。

一直怀着一种比较复杂的心情在等。

出来了,要不要去买些应景呢?

买买买,苏姑娘是大善人,当然要支持。

哼,媚颜惑君!

好的,坏的,种种不同的想法在不同人的心尖萦绕,心下确实没个章程,罢,等开出来再说吧。等阿等,结果你先在江南开店?

咋的,瞧不起京城的我们啊?!

苏宓神龙见首不见尾,兰玖在一侧虎视眈眈,也没人敢上门去找苏宓的不痛快,这股子憋屈只能吞回肚子里。现在好容易,纪家放出消息,要重现当年的青瓷,只要能提供一点关于当年青瓷陈设造景的消息,都可上门。

这一下,谁都坐不住了。

可得好好瞧瞧苏宓,还得问问她,为什么要先开在江南!

当然,他们也不是毫无准备,当年青瓷在大楚盛行,虽然自己没去过,但家里老祖宗还记得呢!跑去撒娇痴缠问了家中老人,然后直接往纪家奔去了。

可得好好看看那苏宓!

各门马车出,纷纷涌向纪家,谁知还没进入纪家所在南街呢,就已经堵得进不了了。开车门一瞧,喝!好家伙,整条街都堵住了,鱼涌似的马车堵得严严实实,站在马车上垫着脚尖眺望前方。

诶,怎么这么多麻衣百姓,身上还都背着背篓,干啥呢?

别说旁人惊住了,苏宓都是如此。

上辈子受兰玖独宠,虽然自己一直久居深宫不现外人眼,但每逢宫中大宴时,总是被人当猴子瞧,苏宓不喜欢这些。这次为了娘的淡描青花,苏宓没办法,只能引众人注目,也和老夫人商量好了,来人她先过一遍,是真有消息自己再去见。

可是,真的没想到,第一位上门的,居然是一名快七十的老翁,身形瘦削,背脊已佝偻,面色黑黄,脸上皱褶满布,身着浆洗的十分干净的灰布夹袄儿。

“苏姑娘大安!”

见到苏宓的那一刻,老翁结结实实的磕了一个头,苏宓快两步上前,虚扶老翁瘦削的肩膀,“老先生快请起。”老翁身子还很矫健,起来后,直接将手边的背篓拿到了苏宓的眼下,“这是孝敬姑娘的!”

“姑娘莫嫌弃!”

苏宓低头看去,竟是满满一背篓的花生,花生已晒干,干净齐整。

苏宓不解。

“你给我送这个做什么?”

老翁,“感谢姑娘大恩咧,若非姑娘布施了那么多的粮食,家里重担一下子少了许多,也有闲钱送孙儿去学堂了!”

这老翁就是京城附近小村地地道道的农民,虽说近年赋税并不重,但老翁家中良田少,人口多,一年忙下来,也就刚好够个温饱,苏宓让老夫人把钱财散出去,纪家最先散的就是京城周围的穷困县镇。

也没给钱,直接给的粮食。

苏宓笑着将背篓往老翁的方向推了推。

“老先生的感激我收到了,这东西就不必了,拿回去给孩子吃吧。”

老翁急了,忙道:“姑娘可是嫌弃了?”又道:“等明年收成好些,再给姑娘送其他的来!”苏宓忙摆手,“不嫌弃不嫌弃。”顿了顿,另起了话头,“老先生这次来,是单为送这个呢,还有没有其他的?”

老翁大悟,拍了拍自己脑袋。

“竟忘了姑娘的正事!”

又道:“我当年也从青瓷楼前路过的,好气派好多人!只是详细地却记不得了,只记得当初门前的双玉白狮跟真的似的,好像随时都能跳出来咬人一样!”

苏宓:……

好吧,这确实是算知道一点实情,但走这一趟,人家分明是为了给自己送东西呢,苏宓虽有些惶恐,但真心感谢。

真切道:“这一次就罢了,若不收,您心里过意不去,但下次万万不可这般了,也不怕您恼,我不缺这些东西,你们好好自己吃,自己日子过好了,这便是对我最大的感激了。”

“若下次想来做客,我扫榻相迎,只是别再带东西来了。”

老翁没有不应的,连连点头,苏宓又同他说了几句,对着一旁的春兰道:“带老先生下去吃茶,留了午饭再送他回家。”

“不用了不用了!”

春兰刚上前,老翁就跳着摆手。

又从身上摸出了一个水壶和一袋干粮,举着给苏宓看,“我自己带了水和干粮的,不劳烦姑娘了!”说着竟往外面走,“我自己认得路,脚程也快,两个时辰就能到家了,姑娘莫担心,我这就去了!”

快七十的人了,竟快速跑了出去,生怕苏宓拦似的。

两个时辰?苏宓看着外面的天,这时才己时初,两个时辰,是卯时就从家里出发了?那会子,夜色正浓,鸡鸣都没出呢,哪能让他再自己走回去?苏宓忙对春兰道:“让小厮跟着,给他顾一辆马车送他回去。”

春兰诶了一声,跑了出去。

苏宓看着脚边那一背篓的花生,想着年纪这般大的人一路背了过来,心中只觉不忍,看了一会,对老夫人道:“这是怎么回事,不是说,谁的钱,就以谁的名义布善吗?”

老夫人摇头。

“他们当初送东西送的那样大张旗鼓,谁不知道?”

“我们家典卖东西,到处送钱,旁人也知道。”

“根本就不用打听,随便问问就知道真正给钱的是谁了。”

见苏宓似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