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荒网 - 言情小说 - 农家夫妇生活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26

分卷阅读26

    你搬来我这后,就把房子和那四亩地,分给大哥二哥吧,你们俩啥也不带的来我这,谁也说不出啥来。”

他只想报答他们,不想占便宜,在说这家产给老大老二才对。

他分到这些已经够了,当然这样做,也是不想因为这点东西,跟老大老二闹不愉快罢了。

刘氏听了这话,惊讶的看着三娃子,看了会知道这孩子是认真的。

不由又看向钱七,心里突然泛起酸来,这两个都是好孩子。

联想到中午大儿子和二儿子夫妇的行为,越发的心寒。

这般想着不由把目光看向老头子,等着他的决定。

孙老爹也未想到三娃子会这样说,这样的儿子突然有些陌生。

什么时候他的儿子,已经成长的这么有担当了。

看着三娃子突然间很欣慰,这儿子或许会成长的出乎他的预料。

想罢出声道:“你说的可是真的,你要知道我们要是来的话,那地那房子都可以给你的。”

老人跟着谁过,家产就留给谁这是传统,谁也说不出啥来。

只不过他们要是跟着小儿子过的话,老大应该会有意见。

毕竟分家后,老人多半会跟着长子过。

但要是像三娃子说的,把地和房子都分给他们的话,估计他们根本不会有意见,而且会很开心才是!

孙保财闻言笑了:“爹,那地和房子我不要,给大哥二哥吧,我还年轻这些我自己会赚来的,你们就安心来我这吧,别的不敢说,让您二老吃喝不愁安度晚年,儿子还是能办到的。”

话都说到这份上了,孙老爹还有什么不同意的。

最后决定道:“行,那我和你娘明年过来跟你们过,我们手里还有些银子,到时建茶寮的钱,我们自己出。”

他们手里的银子,够弄个茶寮的开销了。

就算没了房子和地,他们老两口能干活能赚钱,到时也拖累不了老三。

等他们攒足钱,到时在给老三置办些田地,那时谁也说不出话了。

刘氏听了老头子的话,顿时松了口气,她还真担心老头子顾虑太多不答应呢。

现在好了以后跟老三过,她还能帮着干些活。

第23章晋江首发

翌日一早,老杜带了十个人过来开工。

孙保财看骡车上还有一车的东西,知道这些应该是模具等东西。

跟老杜简单的聊了几句,跟他说了有事来找他,就不再打扰。

回屋后叫上老婆,两人一起去了钱家,。

这半个月钱七都在钱家呆着,毕竟修院墙时,都是一帮男人干活,确实很不方便。

嗯,这里人讲究这个。

孙保财跟去,是昨天岳父听了他要用糯米,说给他两袋,让他今天去取。

两人到了钱家,跟岳父说了会话,钱老爹让钱五帮着把糯米扛过去。

等把他们送走后,钱七才被王氏叫过去。

王氏看着闺女问道:“听说你们把东边那五亩荒地买了。”

昨天这丫头走了,就有人来家里说这事。

言辞间都是在说她闺女女婿不会过日子,那地怎么能买呢。

听着她这个难受,当即就被她怼回去了。

她女儿女婿有钱,爱买啥买啥,管你们啥事,又没有花你家钱。

钱七听了,把买地的说了一遍。

王氏听了直点头:“买地是对的,就是买的那地不太好,下次有钱了,在买好地就是了,你和三娃子经过这事,也有经验了,下次买地时,拿不定主意的话,问问我们这些长辈,我们经验比你们足。”

买都买了还能说啥,在说三娃子有银子没胡花,而是选择买地,那也是知道会过日子了。

钱七听娘这般说,笑眯眯的挽着王氏的胳膊,她娘有时候也满讲道理的。

孙保财和钱五把糯米扛回去,放到厨房里,谢过钱五让他先回去。

他这里都是师傅们干活,他也没啥事,一会打算回屋把书抄完。

找到老杜跟他说了糯米放在厨房了,要做糯米浆时,让他们自己去厨房做就是。

老杜笑道:“行,我知道了,有事我会去找你的。”

孙保财想了下出声问道:“你们中午吃什么啊。”

当时谈的时候,说好不包吃的。

他家就俩人,做饭确实不方便,他也不想找别人来帮忙。

所以当初谈活时,谈的就是不包吃的价格。

现在想想确实有些欠考虑,这些人都是县城来的,一出来就是一天,这中午要是不包饭的话,他们吃什么。

老杜听了笑道:“我们都带干粮了,到时喝井水吃干粮就行,我们总在外面干活,都这么吃的。”

大家都自己带馒头或者饼。

孙保财听了,忍不住皱起了眉头,这哪行啊。

吃干粮喝井水。

嗯,这不得闹肚子。

虽然老杜说常年这么吃。

想了下出声道:“这样吧,我也不怎么会做饭,干粮你们自己带,以后中午我给你们做个鸡蛋汤吧,你看这样行不。”

鸡蛋汤里打几个鸡蛋,在放些小菜和盐。

这样怎么的也比喝井水强。

老杜听了后连忙出声道谢,这吃馒头喝凉水,谁吃谁知道。

现在孙家这般仁义,他们能回报的,就是好好把活干好了。

孙保财笑了笑示意老杜不用客气,才往屋里走。

中午的鸡蛋汤里,放了五个鸡蛋两颗白菜,他看人多就做了一大锅。

按照每个人两碗的量做的,做好后跟老杜说了声,他们吃饭时自己去厨房盛汤,别剩下就行。

他自己吃了些剩饭,就开始翻译书。

农桑通决他已经翻译完了,现在在翻译百谷谱。

他和老婆商量的结果是,先尝试一下稻田养鱼。

毕竟这个在现代农业里,做的还是很成功的。

虽然他们不知道具体怎么做,但是看过农桑通决里的养鱼篇,决定一试。

关于怎么养鱼,他们已经有概念了,剩下的就是尝试了,在实践中摸索经验嘛。

反正他们会先改一亩水田,就想先试试稻田养鱼。

毕竟挖个池塘不太现实,他们现在还没那个资本做这个事。

挖个池塘也要花不少银子,最主要的是他们没有经验,要是贸贸然的干,还真担心血本无归。

所以现在稻田里实验,最坏的结果就是,一亩稻子颗粒无收罢了,当然还有鱼苗都死了。

但这个损失,他们还是能承受的起的。

至于那些荒地吗,打算先修整出来,明年先种些果树吧,至于其它暂时还未做打算。

等把这两本书好好在研究研究,看看他们这里的气候,适合什么农作物生长,在做决定不晚。

老杜看大家伙吃的挺香,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