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荒网 - 言情小说 - 农家夫妇生活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87

分卷阅读87

    孙保财听后也笑了,认命的把刚烤熟的鱼,放到盘子里,让钱七端过去。

不过卖烤鱼还真的可以啊,想着到时问问娘的意思,不行让大嫂和二嫂做烤鱼卖。

这以后红枣村最不缺的就是鱼,现在多琢磨些关于鱼的营生,以后鱼才能好卖。

第63章晋江首发

邵明修带着柳尘玉回衙门,办好了手续,得知这八十万两银子,在临安府和京城都能取。

于是看着柳尘玉道:“银子就在京城取吧,你回去后马上安排好这事,等会我会写奏折,禀明拍卖会的事,到时让皇上派人去验收这笔银子。”

八十万两银子可不是小数目,要是在送往京城的途中出了事,就算是军队护送,他也会没了前程。

当然这样行事,也是柳家是他外家,要是别的商贾取得了采矿权,他肯定是按照程序走。

柳尘玉闻言点头应下,看着表哥笑道:“表哥,祖父说你有出息呢,刚当上县令就查出这么大的案子。”

萧家要是不倒,这东山石矿可落不到他家头上。

邵明修听后笑着摇了摇头,萧家的事,他可是把本家人给得罪狠了。

他现在是临安府都回不得,母亲来信说了家里情况,还告诉他没事别回来。

问了尘玉外祖父外祖母身体如何,得知一切安好,才又聊起其他人事。

柳尘玉告辞前,看着表哥问道:“表哥,孙宝财给你当师爷有些浪费了,何不把他让给我,他这人适合经商,来我这能得重用不说,关键是能发挥才能。”

回来的路上,跟表哥打探了孙宝财,得知这拍卖会,都是他一人准备的。

表哥就给了一百两银子,这银子据说还被孙宝财当成辛苦费了。

办了这场拍卖会,竟然一文未花,所有东西全部是孙宝财找的赞助。

这种人才,简直就是空手套白狼的高手,这样的人要是不经商,岂不是很可惜。

鉴于这点,他忍不住在次游说表哥,希望能把这样的人给他。

孙宝财没有功名,在仕途上也就能当个师爷。

邵明修听后只是摇了摇头,不接尘玉这话茬。

孙宝财是他朋友,他的心思他了解,孙宝财是不会跟尘玉去的,他要是想经商,早自己往大了干了。

孙宝财能这般帮他,也是基于朋友之义,如果他要是以权相压,保准这小子不会出力不说,还得想法子跑了。

柳尘玉见表哥这个态度,只当他不舍,也不在纠缠,两人又聊了会,才起身告辞。

翌日一早,罗斌来借骡车,孙宝财把骡车套好牵出来。

拿出二两银子递给他道:“这钱你先拿着,不够的话在跟我说。”

看罗斌眼里闪着泪光,笑着揉了揉他的头道:“不用太感动,这银子可不是白给你的,等你长大能赚钱了,可是要还我的。”

“好了,快去带你娘看病吧,看完回来让刘长顺给你娘抓药,那药铺里的药方子,可都在他脑子中呢,到时能省下不少钱。”

他一直把罗斌当成他徒弟来着,虽然这小子叫他哥,但这不影响两人的情谊。

说实话他看好罗斌,这小子将来一定有出息,他不想因为眼前的磨难,让他走了弯路。

他在罗斌身上看到了,曾经一位同学的影子,他哪位同学,就是从小受了很多磨难,隐忍坚韧的性格,一直让他记忆深刻。

后来很多年后,他才又听说他的消息,那时他已经在他们市,很有名气了,人家都叫他天哥,是道上有名的狠角色。

不管基于什么心理,反正他不想罗斌,最后黑化就是了。

罗斌含着眼泪,谢过孙三哥,这份情他记下了。

把银子放好后,对着孙宝财道:“三哥我知道了,你回吧。”

孙宝财闻言点头,等罗斌赶着骡车往家去后,才转身回去。

回到院子里听爹娘屋里传出,刘氏在说孙老爹的声音,笑着摇了摇头往屋里走。

昨天这两位老爹都喝高了,最后都很晚了,还嚷着要钓鱼不回家,后来找来岳母和刘氏,才把这两人弄回去休息。

回屋看钱七已经起来了,有些小遗憾,他本想着搂着老婆,一起在睡个回笼觉呢。

钱七听罗斌把骡车借走了,知道是带他娘去看病了。

希望林氏的病情,不是太严重吧。

看着老公道:“今天不打算出去了是吗?”

昨天是拍卖会的日子,今天要是用去县衙,他肯定会跟罗斌一起做骡车走的。

孙宝财闻言摇头笑道:“邵明修要是不派人来找我,我是短时间不打算去县城了,我一会搭个草棚子,以后爹他们在钓鱼,有草棚子遮阳,想啥时候钓鱼都行了。”

昨天两位老人,虽然喝高了,但在他的记忆里,孙老爹从未这般高兴过。

他以前叫孙老爹钓鱼,总被他推辞,还以为他没兴趣呢。

通过昨天知道了,哪里是没兴趣,而是生活中长久压抑,压制住了本来的兴趣。

以前不明白就算了,现在知道了理应尽些孝道。

钱七闻言点头同意,这里娱乐的东西太少了,现在有个钓鱼的地方,给老人打发时间也挺好的。

至于为何这段时间,不打算去县城,她知道孙宝财是想躲一段时间。

听他说了拍卖会的经过,知道他是出尽了风头,所以才打算消失一段时间,减轻一下拍卖会的热度。

想罢看着老公笑道:“我先去做饭,吃过饭我跟你去搭棚子,给你打个下手。”

孙宝财自然同意,看老婆往厨房走,也跟了过去。

两人吃过饭,就开始准备搭棚子的东西。

刘氏看老大媳妇和老二媳妇,抬着筐枣子过来。

现在这两人,每天都来她这茶寮摊子卖红枣。

自家的卖完了,就在村里别的人家收,这一天多少都能对付点钱。

两人现在白天把孩子放到邻居家,给人家两个铜板帮看孩子,饭时一个人回去给孩子做饭,这么一来有时茶寮摊子忙了,她们能搭把手。

想着昨个三娃子,跟她说烤鱼的事,她和老头子是没空弄,他们现在这些吃食,都有些忙不过来。

现在他们这茶寮摊子,除了以前卖的东西外,又加了煮玉米。

老三媳妇说今年地里玉米丰收,跟她说反正家里吃不了,让她拿来卖。

她一开始还说,这孩子竟瞎种地,种个麦子得了,种啥玉米啊。

你看村里谁家种玉米来着,这东西在她看来就是个零嘴。

家里还不养猪,种这个就是浪费地。

这般跟老三媳妇叨叨,看她就在那笑,就知道她没听进去。

但自从她这摊子,开始卖玉米后,这东西还成了新鲜物,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