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荒网 - 言情小说 - 快穿之做好事不留名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113

分卷阅读113

    的底线——这就是敢死队吧?

出使大唐的吕群一行人才走了不到两个月,根本就没能到达大唐境内。

此时西梁的民众们还沉浸在子母河水失去效用的恐慌中,根本不知道外面的突厥已经对着这一块肥美的土地虎视眈眈了。

西梁的朝堂上每天吵得不可开交。

最终,已经致仕的吕愉母亲、前任大将军吕齐也被重新启用,担任临时组建的军部参谋一职——断断没有夺了现在吕素大将军的职位,交给原大将军吕齐的道理。

战争,比西梁众人预想的来得要快。

或者说,西梁众人低估了突厥人对于侵略扩张本能的*。

你要战、我便战。

一批一批的女将士们整装待发,开赴前方。

王城的气氛日益焦灼。

吕愉眼见自己身边的那些熟悉的面孔都去了前线

——大将军吕素自然是不用提的;

——好伙伴吕越在战争刚一开始就自请上战场,她言辞恳切:“自出任兵部侍郎以来,未曾有任何建树。吕越自知有愧,自请出战,为我西梁而战。”

——便是向来最圆滑爱躲懒的吕媛也去了前线:“丞相一力促成了霹雳雷,是为我西梁的绝密武器。我得负责押送并亲眼见到它发挥的威力,才甘心。”

第一场试探性的战斗很快就在西梁边境杜地山展开。

王城中人日日夜夜盼着前方的战况。

某日,有不速之客降临王城。

客从,天上来。

来人正是一别经年的唐长老——玄奘。

…………………………

这,就要从女儿国一别开始说起了。

自从离开女儿国之后,陈祎便蛰伏在玄奘体内,而女儿国数日,玄奘也深知自己身体里许是住了什么了不得的“人”。

玄奘一向天真胆大,或者说是因为取经一路妖魔鬼怪见识得多了,并不畏惧这些奇奇怪怪的“东西”,反而妄图与体内之人交流,感化他。

陈祎听到上一世的自己絮絮叨叨,只觉得可笑——不知在取经之后,他还能否单纯一如往昔?

陈祎蛰伏的本意就是为了九九八十一难之中的“真假美猴王”,要说从前,他真的没去猜想过,取经到底是一个什么意义的举动。直到后来遇到了那一系列的事,再被*大神一语点醒,才明白过来,取经就是一场阴谋——也许也可以说是一场阳谋,神仙打架、凡人遭殃,从来都不是说说而已。

因为悟空不能按照佛祖规划好的“剧本”行事,神佛在忍无可忍之时想到了六耳猕猴。

这也就是上位者最爱演的拿手好戏,表露出不插手人界的红尘俗世,实际上早就有那环环相扣设计。发生之后再告诉别人,那是因果。

呵,

好一个因果。

好一个被设计好了的因果。

蝎子精如是。

六耳猕猴如是。

整个取经的过程亦如是。

陈祎心智坚定自然不会被前世的自己三言两语就说动的,反而是天长日久,几乎“策反”了唐僧。

你道为何?

最了解自己的人,第一是自己,第二是对手。

陈祎占着先知,了解玄奘的心思,自然就在不知不觉中影响了玄奘的思维。

待到真假悟空出现,没等那猪八戒上天去找菩萨帮忙,唐僧在试过了紧箍咒之后,辨别不出真假,居然心急之下求助于体内的陈祎。

再活一世的陈祎怎么会判断不出来哪一个才是真的大徒弟?便提出需要再控制这身体一阵子。

唐僧最是舍己为人的,如今自己的大徒儿有难,哪里会不答应?

陈祎得到了身体的控制权——其实他完全可以不询问玄奘的意见,直接取用的,不过是想到这一阵子与从前的自己达成了默契与共识,不能轻易破坏了相互的信任。

陈祎招手叫来两个悟空。左手牵一个,右手牵一个,在心里默念紧箍咒。

未成佛的玄奘只能张嘴念咒,从而产生法力;而已成佛的陈祎,只需默念却也同样有效。

果然就如他之前判断的,自己左手牵着的这个是真的悟空。紧箍咒念起之后,他的心跳骤然加快,继而露出痛苦的神色。而右边那个却在愣神之后,紧随其后模仿起痛苦的神色。

陈祎停下念咒,松开左手:“悟空,快快抓住这妖怪。”

真悟空被自己师父认出来之后,开心极了,闻言举起金箍棒就要挥下去。

右边的六耳猕猴心道不妙,想要逃跑却发现那唐僧把自己的爪子扣得紧紧的,根本没办法挣脱开。

电光石火间,观音菩萨出现了,道是让悟空住手,自己要点化六耳猕猴。

陈祎在菩萨出现的时候,就立即和玄奘换回了身体的控制权。六耳猕猴也顺势挣脱开了玄奘紧扣的手,跪地拜见菩萨。

悟空虽然被猴冒充,气得要死,可是远远没有认识到如果今日自己师父没能分辨出自己和六耳孰真孰假的后果。在他眼里,菩萨还是那个菩萨,菩萨发话,不得不听从,于是放过了六耳猕猴。

观音菩萨带走六耳猕猴之后,玄奘的向佛之心第一次产生了动摇。

菩萨,真是“及时”出现……

接下来的日子里,陈祎瞅准机会给玄奘看了“镜花水月相”——便是当年在藏书阁对着吕愉显露的那一手本领。

自此之后,两人算是彻底达成了共识。

公元631年,大唐贞观五年,西梁顺和四年。

玄奘师徒历时五年,到达西天。取得真经后,面对佛祖的封赏,玄奘表示还想要把真经的真谛在大唐传播开——毕竟自己当年答应了大唐皇帝,不能言而无信。恳请佛祖感念自己于人界尚有未了尘缘,要把真经亲手带回长安。

大殿之上,玄奘言辞恳切,如来佛祖沉吟之后答应了他的请求,只道玄奘此生结束人世磨练之后,再回归西天。

悟空等人欲跟着师父一起返程,却被佛祖阻拦住了:“各人自有缘法,玄奘此去自是有他该历经的遭遇。你四人(包括小白龙)既已修成正果,便不好再参与凡间之事了。”

因为很了解孙悟空会把自己说的话当做耳旁风,如来佛还给他们派下任务:于大殿之后诵读真经,直到所有香烛都燃起——语言中是包含了“念”的,诚心诵经,才能点燃大殿之后的香烛。这任务看似简单却最磨人心性,想必悟空等人需要很久的时间才能把所有的香烛都点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