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荒网 - 言情小说 - 快穿之做好事不留名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193

分卷阅读193

    还拦得少了?哪一回不是在你们和夫君之间周旋的?这些话自然是不用你晋王妃说我也明了的。

武颜看小相氏低头恭敬应下,又把弄着指套说:“我给俊哥儿在国子监弄了个名额,二哥家的茂哥儿也有份。”

武颜也不管自己名义上的侄子是那一个历史上什么样的名字、什么样的人物,反正对着小相氏卖个好:武家家世不显赫,想要把子弟弄进国子监都困难——更从侧面看出如今当家人武元庆的无能。

小相氏被大棒打疼之后,又被胡萝卜甜了嘴,自然是心甘情愿地答应下来了。

而后武颜又去寻了小白兔meimei,小白兔meimei也知道二姐要离开了,还没开口就红了眼眶,可不更像小白兔了。

武颜摸摸她的脑袋:“哭什么,一年总能见一面的。大姐上次说得对,我不在家里了,你要自己能够立得起来。”说罢又好像散财仙子一般,把一匣子打好的首饰交给meimei:“这是我后来在珍宝斋定的,你的及笄我估计是赶不上了,就提早送给你了。”

武颖抱着匣子哭得呜呜呜的。

弄的武颜又对她身边的大丫鬟甜杏、红枣并奶娘邱氏一通嘱咐:“照看好三小姐,等我回来重重有赏。”又让翠柏分了几个荷包给邱氏等人。

这厢一番谢恩不提。

武颜身边的二等丫鬟椿儿也早早得了青桐的嘱咐,去找了上回来通风报信的小丫鬟的娘:“王妃说了,记着你的好处。你们家可有什么想要的?”

那婆娘也是聪明人,深知做下人要识趣儿,便是推拒:“椿儿姑娘,我们也没做个啥,怎么好意思要王妃记挂,使不得,使不得。”

盖是因为这婆子也算是武家的家生子了,七大姑八大姨都在武家,若非如此,她们一家也是很愿意跟着武颜去晋王府上干活的。如今嘛,确实是不能另寻高枝儿,不然自己一家子走了,亲戚怎么办?

好在从前那事儿做得隐秘,也没人知晓。不会在武府混不下去。

就在婆娘心中哀叹自己有看到福气的命、没享福的命之时,椿儿给她塞了一个荷包:“即使如此,王妃先前也吩咐了,便让你继续好好当差。日后你们一家子有什么难处,尽管悄悄去寻了延康坊的晋王府后门,守门的门子得过嘱咐的,凭荷包为印信。”

婆娘送走椿儿之后忙不迭打开荷包:方才摸着硬邦邦的果然是金子啊金子!就算自己现在是下人,谨守“财不露白”的道理,没办法拿出来用,可是手里有钱心里不慌啊!

再看看荷包,是最普通的款式,也不知哪里有暗记……

思索不得的婆娘觉得二姑娘做了晋王妃之后出手可真是阔绰,决定继续“潜伏”着为晋王妃办事!

贞观十四年九月,晋王李治就藩。

自此之后,李治无诏不得离开属地。

☆、第三十九章

李治走前,光明正大地去钦天监衙门寻过一回袁天罡。

“晋阳公主仍旧住在立政殿,我已经在那里设下阵法,以滋养她的身体,袁台正也精通此道,必然知晓每隔九九八十一天,便要去把阵眼里耗尽精髓之气的玉石置换成新的。我此去晋阳,就把这件事托付给台正。”完全不是商量的语气好嘛?

袁天罡不以为意,毕竟如果对面的单单是一个晋王的身份,自己还不放在眼中的,可是对方是法术修为远远在自己之上的高人,高人有吩咐自然是莫敢不从的:“殿下真是菩萨心肠。”

“袁台正,道家的你说菩萨二字,未免太过轻率了。”李治并不喜欢别人将自己与佛家扯上关系,不知道是不是矫枉过正了。

袁天罡摸摸胡须:“殿下放心,此事就交给我了。”

李治自然不会让袁天罡又出力气又出钱财,早就准备好了一匣子炼制好的上等玉石,足够支撑两三年——按照惯例,自己每年都会被李世民召进长安,这里的分量是绰绰有余的。

说来也是奇怪,李治和武颜放心不下的人都是名为“meimei”的生物。

长安去并州的路程并不很远,李治在属地的王府自然是建在太原。一行人浩浩荡荡,一路顺利地到达并州州府所在——太原郡。

并州的各级官员都守候在太原郡城门口恭迎晋王殿下。

李治年纪不大,只要在出了马车之后,摆出一副矜贵的模样便足够了。

武颜更是不需要露面,只要呆在马车里就是了。

官员和当地望族的当家人都是很有眼色的,如何不知晋王一行人车马劳顿?只在晋王面前挂了个号便纷纷告辞了。

等着车队到了太原晋王府的时候,早就有那被胡公公派遣过来的下人打扫了整个府邸。

武颜仍旧让胡公公帮衬自己处理家事,毕竟胡公公跟随李治多年,对原先的下人们还是很了解的,能够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眼见着胡公公先引着王爷王妃去了正院,正院的牌匾还是李世民钦赐的,龙飞凤舞的字体若不是武颜在古代呆得久了,必定是认不出来那是个啥。

现在嘛,她只能在心里嘀咕一下:扶风院,好奇怪的名字。

不管怎么说,御赐的牌匾,没人有胆子去把它换下来,也没人敢说不好听

虽然晋王和王妃没有显露出疲惫的神色,不过丫鬟们还是伺候着他们梳洗,洗净烟尘,早点歇息——一人一个院子,李治在扶风院,武颜在清影院。

次日天明,胡公公就拿来了门房收到的一大叠帖子,俱是上门拜会晋王的拜帖以及妇人们求见晋王妃的帖子。

李治和武颜相互交换了一个眼神,由李治清了清喉咙说:“先压着,过几日回复。”

胡公公自然觉得晋王殿下做得是再恰当不过了,吊一吊当地世家和官员的胃口,才显得殿下的身份高贵。

阿保和青桐翠柏服侍着李治、武颜用朝食,要说离宫的第一个好处就显露出来了:整个并州,他们俩是第一夫妻,再也不用去各处请安;他们是整个王府的最大,想要锻炼或者运动,尽可以放心地去做;他们是王府唯一的主人,想吃什么,就让下人去厨房点什么。

尽管在属地,但是一应吃穿还是按照晋王和王妃的份例来的,区区一个朝食就满满当当摆了两张桌子——分餐制。

武颜从前也不是不想厉行节俭,可是这些菜式摆上来的数量多、分量却不多,又有如今的惯例就是主人吃不完的赏给下人吃——还得是有头有脸的下人才能吃得到。

所以武颜和李治也早早就入乡随俗了。

吃完朝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