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荒网 - 言情小说 - 八零年代青山绿水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104

分卷阅读104

    终于铺到家门口。小孩子们被约束在家,却不妨碍他们搭着梯子踩在围墙边上,伸着一排小脑袋看着外头工人的工作。

那怕就是把水泥倒在平整之后的路面上,也引来了孩子们的欢呼,好像发生了什么了不起的大事一样。

事实上,修路对于偏远地区的人们来说,的确有着非比非常的意义。

司丰年拿着大喇叭,反复强调,不许村民在没有干透的路面上踩踏,特别是约束好自家孩子。谁家踩一脚,留下印的就自己掏钱买水泥填上。

涉及到金钱问题,就连最熊的爹妈都当起了严父严母。热热闹闹鸡飞狗跳之后,水泥路终于竣工通车,随之进入的施工队,则是在村子的外墙上全部刷了一遍白石灰。

红色的横帽挂起来,除了中文,还有好几个国家的语言,村里人跟看稀奇一样比划着歪歪曲曲的字母,猜测着外国人说话是不是跟唱歌一样咦咦哈哦,然后发表着各式各样的高见。

司家人不用送鲜果,也不用送生菜,三轮车一时成了闲置物。只偶尔租借给村民,或是长保长寿带人去县城,一个人五分钱,一趟拉上五六个人,赚点零花钱。这钱司大娘没要,就让他们兄弟自己留着。

司爱华有点着急,二百块买的车,就这么闲下来了?

司雨侬却一点也不急,“怎么会用不着,咱们家收稻子的时候,摘果子的时候,不都得用上三轮车,比自己走着可省力气多了,载的货也多。再说,真正需要运货的事还在后头呢,您想想地窖里头的酒。”

“这酒真能卖得掉吗?”司爱华还有一重担心,地窖里的酒,已经很多很多了,他有点不理解为什么不卖鲜果,也要酿酒。鲜果六毛一斤,自家能得四毛,一天三十斤就是十二块,一个月三百六十块,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

“爸,家里的生菜怎么样了。”司雨侬却将话题转移到了别处。

“挺好的,轮到咱们家的时候,就拖一车去县城里卖。隔个上十天,总有外地的车会找过来拉货,我们也跟着出一点。”

“村里其他人的收益怎么样呢?”

干的活少了,吵的架少了,赚的钱却多了。大家都很平均,一个月二三十块钱的收入。在县城能找到关系给单位送货的,又再要多一点,总的来说,大家伙非常满意。

“满意就好,希望他们能记得这次的教训。”司雨侬低语道。

司爱华却听见了,立刻点头,“那是当然,团结就是力量嘛。”

第53章沙拉

暑假过去一半,夏教授终于带着一团各种发色和肤色的外国人进入龙头村。村民之前便得了叮嘱,干自己的事,不要围观。

可现在这个时间,就算想围观的村民,也没了心思,谁叫考察团来的不巧呢,正是农忙的时候,今年的收成怎么样,就看这一哆嗦。相比起来,外国人再稀罕,也没有自己的口粮重要。

而司家却不一样,他们种的是绿稻,比水稻收获的早,这会儿已经在肥田,准备补种小麦。和村里人忙的节奏不一样,但也是忙就对了。

村里人一般是在种水稻的同时,另外挑一块地,种一些土豆或是红薯一类的粗粮做为补充。不然就是专门种小麦,没听说能在收了稻子之后,还能接着种小麦的。

不用问也知道,肯定又是新品种。

夏教授带着人从一辆大巴车上下来,大巴车直接从县城的火车站,开到龙头村的山脚下。原本的安排是先去县城的招待所休息一晚,第二天再来,但是在经历了漫长的一年等待签证的日子之后,谁都不想再等。

好脾气的夏教授,只好让人把他们的行李送去招待所,自己带着人,直奔龙头村。

“剩下的路,咱们得走上去了。”夏教授说的是中文,但没关系,这一个团,跟了至少四个翻译,立刻有人将夏教授说的话翻译过来。

一群人自然是没什么异议,植物学这个圈子里,少有娇生惯养的,别说第三世界国家,就是原始部落也没少见识。这一回来中国,有不少人心中忐忑,几天下来,才慢慢发现,虽然这个国家落后贫穷,但和他们想像的,并不完全相同。

一路过来,道路平稳,村庄虽然老旧,但却收拾的干净整洁。水泥路甚至一直修到山脚下,带了探险装备的,又将行囊扔到车上,看样子,这一回是用不上了。

“还有很多数据需要收集,不急在今天一天,大家伙亲眼看看,拍拍照,一会儿就回招待所休息。明天一早,再过来。”

陪同的外事部的领队,尽职尽责的通知大家。

“好吧,我们会很快,但我得说,你们太过尽责,我们并不是你的职员。”一个女科学家有些不爽的说道。习惯了自由自在的行动方式,忽然被要求象小学生一样集体行动,这让她十分不爽。

领队面带微笑,仿佛对方在夸奖他一般,甚至道了一句,“谢谢。”

好吧,女科学家耸耸肩,连讽刺都能照单全收,她还能怎么办。

夏教授过来拍拍领队的肩膀,虽然什么话都没说,却一切尽在不言中。得到理解的领队,轻声说了一句,“没关系。”

“你不要这样,他们有他们的规矩。”这些人里唯二的两个白人女性,就算不认识,一路从北京到这里,也相互熟识交上了朋友。

“好吧,你知道的,我只是忍不住。”

自由的象风一样的红发女子再次找到领队,认错也很爽快,“刚才的事,很抱歉。”

“没关系。”领队微笑,心情却和刚才截然不同。

“其实,比那些满脑袋算计的商人,他们还算可爱。”夏教授过来,和领队站到一起,没有挤上去。来者是客,再说也不急在这一时。

“我倒宁愿他们是满脑袋算计的商人,至少,能拉到投资。”全国上下不管什么部门,拉外商投资尉然成风,反正什么单位下头都能挂靠公司,企业或是工厂。只要挂靠在自己单位名下,很多事情便方便得多。

就算学校,也有不少下属企业,属于相当普遍的情况。要到二十年后,国家政策出台,才开始清算和切割,不允许又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的情况出现,也不允许管理部门以任何方式参与经商。

但现在,是人人乐得和外资打交道,只要能拉到投资,不管什么单位,现成立一个下属企业,也是分分钟的事。

“夏教授。”有人在后头喊。

“哟,小雨。”夏教授一回头,看到司雨侬抱着一个大盆正朝他们走过来。

“知道你们过来,我叔公让我准备了一些茶水,就在山脚下。”至于他自己,则在田里忙碌,上头说了自有安排,需要的时候会去找他,他也就安心忙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