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荒网 - 耽美小说 - 人间试炼游戏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140

分卷阅读140

    最好的礼物,存在金城银行私人保险柜,待她十八岁时再行取出。】

赌一赌,2月6日就是小姐的生日,往前推两年,就是1918年2月6日。

“咔哒。”保险柜开了。

“来不及了,快。”靳丞的提醒也随之响起,唐措顾不上看,一股脑儿把保险箱里的东西拿走,而后跟靳丞回到琴房。

他们还想看一看十二点时琴房的变化。

踏进琴房的那一秒,“铛!”客厅的钟声如约响起。两人齐齐看向钢琴,看到于望月的鬼魂站在钢琴前,却没有坐下来弹奏。

无人弹奏的钢琴没有任何变化,自然也没有琴声传出。

唐措不由蹙眉,此时于望月恰好转过头去,他便顺着于望月的视线看出去,看到了穿墙而来的阁楼住客。

两个鬼遥遥对视着,于望月忽然稍稍退后,把钢琴前的位置让了出来。

这倒是有意思了。

靳丞和唐措都不敢出声打扰,便都抱臂靠在门边看。此时齐辉也因为一楼的大火跑了上来,气喘吁吁地出现在门口,被靳丞抬手拦住。

“嘘。”

齐辉赶紧定住,大气都不敢出一下。

那厢阁楼住客终于走到了钢琴前,抬手在钢琴上轻轻抚摸着,目光幽深而复杂。大火已经蔓延上来了,火苗从窗户的缝隙里探进头来,仿佛要把月光都灼烧,而走廊里,也渐渐传来了热浪。

噼里啪啦的声响中,这栋年久失修的废弃的老宅终于发出了不堪重负的声响,玻璃碎裂、梁柱倒塌,毁灭只是一瞬间的事情。

火光在阁楼住客的眼中明灭不定,他遥遥望着、望着,似是想起了遥远的过去。良久,他终于坐在了钢琴前,抬手,按下了第一个音。

,诡异又轻快的曲调,在愈来愈旺盛的大火中,被那热浪托着传遍整栋宅子,而后向上、不断地向上,一直飘到那惨淡的月亮上。

到得此时,唐措和靳丞反而不急着走了,任热浪如潮、大火汹涌,两人专注地看着弹琴的阁楼住客。

他弹得很忘我,表情痛苦又快乐。曲子虽然诡异,但配着他的表情和这大火中的老宅,竟分外贴切。

回头看,夫人、碎尸鬼、管家、丫鬟和女佣都因为大火而慢慢聚集在这里,最后出现的是于望年。

鬼魂们没有再互相厮杀,他们好像都知道一切都要结束了,神情或哀戚或解脱,复杂不一。于望年和夫人隔着鬼魂们遥遥相望,但终究没有说上一句话。

1926。

乐曲即将结束的那一刻,靳丞和唐措、齐辉来到了这里,一边往楼下客厅走,一边开始抽丝剥茧。

靳丞:“在这个副本里,六号乐章作为剧情的一部分,已经融入了故事里。它必定有自己的来源,原先我们都以为这首曲子是于望月的,可现在看来,它跟阁楼住客有关,否则于望月为什么要在最后让他来弹?”

唐措快步走过楼梯,“没错,也许这首曲子就是阁楼住客写的,于望月死后每天晚上弹奏它,是在提醒。”

让唐措做出这种判断的,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从已知的信息来看,于望月确实是个好人。

他身体有病,家境富裕,依靠国外的医疗可以活十年,但他仍然选择回国,因为他是一个无线电专家。他去国外学了先进的技术,必定要回国,将它用到该用的地方上去,这是志向。

心怀远大者,很少囿于后宅阴私,恰如于望月,哪怕他做了鬼,也依旧平和。这样的人,跟这种乐曲太不搭调。

当然,这些目前只是推测,他们首先要做的还是打电话。

1926没有玩家,所以时间被重置了,三人很快就找到了电话簿,翻到银行的号码,顺利播出。

等待接通的时候,齐辉紧张地盯着话筒,一颗心扑通扑通地跳。刚才进行时空穿梭的时候,他其实很想去找周大海,但他不敢说。

靳丞给人的感觉太可怕了,老是突然间瞪过来,让齐辉很担心自己的小命。

“您好,这里是金城银行,请问有什么可以为您服务?”蓦地,电话里传来甜美的女声。

竟然真的通了!

齐辉激动地看向靳丞,靳丞保持微笑,说:“你好,我姓于。几年前我在你们银行的私人保险柜存了一样东西,现在我想提前把它取出来,请问需要办理什么手续?”

“请问柜号是多少?”

“062。”

“请稍等。”

过了片刻,那边又有了回复:“于先生,经核实,您保险柜里的东西已经在一个星期前被取出,办理手续的是您的管家。”

“他取出来的是一个箱子,对吗?”

“很抱歉,我无法为您解答。”

靳丞随即又问了几个问题,对方都答不出来,只好挂断电话。他回头看向唐措,唐措若有所思,“如果是管家在一个星期前取走了东西,那这个东西应该还在这里。系统既然安排了这段剧情和这个可以接通的电话,没道理找不到。”

齐辉疑惑,“可我们不是已经把这里都找遍了?”

“不。”唐措斩钉截铁,“我们又有了小姐的房间和琴房的钥匙。”

话不多说,三人迅速回到二楼。

依旧是分头行动,靳丞带着琴房的钥匙去引开两只鬼,唐措便和齐辉去开小姐的门。小姐的房间看起来和1936时差不多,唐措目标明确——先开保险柜。

保险柜的密码没变,唐措把里面的东西拿出来,摆在地上。再把从1936带回来的保险柜里的东西,一样一样对照着摆。

它们分别是珠宝首饰一盒,字画一幅,以及一些零碎的小孩子的玩具。两个时空的保险柜唯一不同的就是1926的多了一本日记。

看来于望年和小姐这对父女俩,记日记的习惯倒是一样的。

1936的日记本应该是被小姐本人取走了,而1926的这本,因为被所在保险柜里,相对保存完好。

翻开日记本,小孩子歪歪扭扭的字迹跃然纸上。

唐措是从头开始看的,最初的日期是1923年9月8日,距离于望月的死亡日期非常近,只相差两个半月。

【1923年9月8日

叔叔送了我一支笔!】

从这一条开始,接下去十几页都简单记录着当天的天气和吃食。此时的小姐只有五岁,虽说出生于大户人家,识字较早,但还是有很多的错别字,有一些字不会写,便用简笔画代替。

大概一个多月后,日记的内容变了。

【1923年10月11日

囡囡喜欢新来的老师,母亲也喜欢他,囡囡很开心。】

【1923年11月9日

母亲总是和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