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荒网 - 耽美小说 - 薛霸王的日常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13

分卷阅读13

    的眼,才跟着学些规矩。因她规矩学得好,又失怙失恃的,便认养在马家一位夫人名下。马家原是想着用她联姻世家的,要知道,这个时代姻亲可是极为亲近的一种关系。只是不知道这位马姑姑使了什么段,最后却是由马家牵线,嫁入王家。

这王家也不是什么名门大族,不过好在家境殷实,王姑爷也是个知道上进的。只是如今落了难,马家却是如何肯出相助。

王姑爷在家族不过就是旁支,如今整个家族因他牵连被罚没家产,没将他们一家子赶出去已是仁慈。待后来他一病呜呼了,留下吃白饭的孤儿寡母,族里自是没有这个义务白养着他们的。

族虽未明说要赶走他们,毕竟这于名声上不大好听,可也未曾施以援,乃是任他们孤儿寡母自生自灭了。这才有了薛父寻女先生,而马姑姑自荐入府之事。

薛蟠对于马姑姑这样为母则强的女人天生便有着好感,要知道,如马姑姑这般自幼长于豪门的女人,能为了养育儿子出来抛头露面寻个活计,实属不易。于是悄咪咪地提高了他们院伙食的档次,又特特安排了人帮忙采买他们院所需。毕竟马姑姑如今是作为女先生入的薛家,又是新寡之人,原就不好常出去走动的,这采买一事,于薛家不过是个把下人跑个腿儿,还能额外得些余头,于马姑姑确实再方便不过的。

薛父对于自家儿子偶尔流出的慈善心肠,从来都是心悦的。如内宅之事,只要不是出了大格,也一向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过薛蟠将事情做了后,也知道知会薛母一声,还算懂事。

薛蟠对马姑姑很是尊重,待驹儿亦是照顾有加,马姑姑自是投桃报李,对薛家两位姑娘都很关照,琴棋书画倾囊相授,教起规矩礼仪来更是多了两分严厉。且因她本就在马家本家住家一段时间,自小失祜失恃,晓事早,又素来较旁人多了两分灵巧,对内帷阴私之事经见的多了,便也会时常提点姐妹二人。

有马姑姑做对比,薛母简直便如同温室里养出的小白花一般纯善了。不过这对薛家两姐妹来说,却非坏事。薛宝钗的未来尚不好说,薛宝琴却是早由薛家大堂伯定了亲事的。

原是旧事了,薛家大堂伯本就常年在外经商,偶尔遇见个把落难学子,难免施个举之劳的。他有一回便救了这样一个赶考途生了重病,因着看诊将盘缠花光,被店家赶了出来的举子。薛大堂伯举之劳,不仅帮他寻了大夫瞧好了病,更是留下不少银钱,资助其科考。

因着二人相处得时间久了,彼此愈发熟识,薛大堂伯爱重梅举子才华,梅举子敬重薛大堂伯人品,便自然生出惺惺相惜之感。后又闻彼此夫人都在孕,难免便效法古人定下了一桩娃娃亲。

后薛大堂伯过身,已是翰林出身的梅家还特意派了子孙前来吊唁,且带了梅翰林的一封亲信,信名言薛梅两家亲事,只待薛宝琴及笄了,便与薛家商议筹备婚事。虽这个时候谈婚事不妥,却是梅翰林对他与薛家大伯彼此情义的看重了。

说句实话,薛蟠并不看好梅家的这门亲事,或者说,他没看好的是梅翰林家的小子。

要说梅翰林可是受过薛大伯大恩的,自然,也不必说什么知恩图报的话。若是梅翰林不想认下薛家这门亲事,梅家并没有必要特特派人前来,且还是嫡亲子孙。便是顾虑贾王两家姻亲,随意派了管事来便是了。既然这般派了人来,又有梅翰林亲书,可见梅翰林对这门亲事的看重。

不过,梅翰林与薛家大伯有交情,却并不意味着梅家其他人就能看得上薛家。尤其薛家大伯虽与薛父交好,到底差了一层。如今薛大伯故去,到了薛蝌宝琴这里,又差了一层。说起薛家来,尚且可称一句皇商,认真说来,薛大伯家却是背靠着皇商这块招牌,其实就是一介普通商贾罢了。

梅翰林看重这门亲事,也并非为了薛家财势,单就是与薛大伯的交情。梅家其他人见着宝琴一失怙失恃之人,上面只有一个孤弱兄长,虽有叔伯,却是远了一层的,哪里愿意自家嫡子娶这样的一个无助孤女。薛蟠便是未见着梅家其他人,可从梅家小子的态度,已经可以窥见一斑了。

只是梅翰林既然这样看重这门亲事,岂会那么容易退亲?不说这于他来说属于背弃了朋友之义,不符合他作为读书人的气节,便说此事若是传了出去,于他梅家的名声上必定是有妨碍的,难道他梅家以后男子都不娶妻,女子都不嫁人了?

且这门亲事在薛父看来,于宝琴也是难得的好亲事了。

等宝琴及笄尚还有几年,这几年大可好生观察。若梅家当真重诺,且是正经人家,薛父自要叫宝琴嫁过去的。别的不说,宝琴嫁入梅家,却是高攀了的。而且薛蝌将入仕途,有翰林这样的姻亲,实在是大有可为。他薛家又不似贾家那般目光短浅,把个正经的姻亲得罪得透透的,以为拿住了一个李纨就行了?便是梅家的亲事不成,薛父也有本事叫梅家把人情欠了,将来再还到薛蝌身上。

梅家小子唤湘棋,名字原是梅翰林与薛家大伯一起给一双小儿女取的,倒也算相宜。

这梅湘棋原就是与宝琴定的娃娃亲,不过略长几个月,徒增了一岁罢了。梅湘棋一副秀秀气气的样子,派头却是十足。翰林院本就是清苦之所,梅家又并非那等富贵人家,不过是梅翰林素来有些韬略,善于经营,如今竟也小有家资。

梅家也是自贫寒起,否则当初也不会有只是生一场病,便花光了盘缠,差点儿被店家赶出,又蒙薛大伯援之事了。梅翰林身下有子一女,与宝琴定亲的便是他的幼子。梅翰林的前二子与女儿都是跟着母亲在老家过过苦日子的,唯有这个小儿子,他下生时梅翰林已经考进士,后又考入翰林院做庶吉士,可谓是青云直上。

当时梅家还余有薛大伯资助的银钱,加之梅翰林的经营,梅湘棋自记事起,已过的是大家少爷的生活了。他又是幼子,下生时便是梅翰林高之时,家祖母母亲皆将他看做福星一般,难免更加偏疼一些。这也养成了梅湘棋目无人,颇有几分跋扈的性子。

薛蟠瞧不上梅湘棋,却是看着他家二子不错。自然,梅老二是比不过他弟弟那般粉雕玉琢养出来的小公子的。不过,薛蟠自认可不是单看脸的人,起码梅老二待人和润,薛大伯过世,他们过来,也不过就是走个过场,代表的是梅翰林的态度,可梅老二却不似梅老幺,他是真心实意前来祭奠的。单从这点上,薛蟠便怎么瞧着梅老二都比梅老幺顺眼。

他甚至暗戳戳地与薛父商量过,左了都是嫁入梅家,梅老二的人品可是要比梅老幺强上许多的。薛父自是斥他胡闹,先不说与宝琴定亲的是老幺,便是年岁上,梅老二照比宝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