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荒网 - 耽美小说 - 薛霸王的日常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142

分卷阅读142

    便道:“既是高人,何不请了家来,咱们也好好生招待着。”

林珏笑道:“这些样人素来都是高来高去的,瞧不上咱们这等俗世门第,既然破解之法有了,不过是一年时间罢了,咱家黛玉还小呢,并不着急。”

冯氏便不再多言。

没过几日,陈太太便亲自来了一趟林家,探望黛玉。

林珏原就防着陈家这一儿呢,便引着陈太太去了那处颇为僻静的小佛堂。彼时黛玉正在用饭,见着陈太太忙起身问安。

陈太太原就是专捡着这个时辰过来的,打眼一瞧,桌上不过一碗青菜豆腐,一碟儿腌萝卜条,外加一碗用了一半的黍米饭,尚还微微冒着热气,显现不是临时现弄的这么一出。

“林丫头先用饭吧,原是我来的不是时候了。”说着,便由冯氏陪着去了旁边的抱厦里说话。待黛玉用完了,方过来一同说话。

陈太太来,不过是瞧着林家有没有骗他家,也好拿住了林家的把柄,将来也好说嘴。随意应付了几句,便问起黛玉每日都做什么。这些林珏都是嘱咐过的,黛玉便道:“每日早晚念一遍经,别的时候都是抄经的。”

陈太太来了兴致,便笑道:“哦?且拿来与我瞧瞧。”

黛玉便看了眼身边一个伶俐的丫环,那丫环便去佛堂取了黛玉抄写的佛经来捧着给陈太太看。

陈太太笑道:“这写的是?”

黛玉应是。

细细看了一遍,新近抄写的墨迹尚还未完全干透,开头几篇已是早便干了,且装订成了册子的。陈太太心下惊讶,不想林家竟真的叫女孩儿吃斋念佛起来,莫不是林家小子说的都是真的?若是真的,她可是万不该叫这样的女孩儿进门的,没的妨克了自家儿子。好在娘娘那里已经有了旁的打算,陈太太面上便越发地和蔼起来,笑着对黛玉道:“我平日间亦常理佛事,正也差这么一册经书,你不若也给我写一册,可好?”

黛玉自然无可不应的,这“本愿经”本也没有多长,并不费力。只是,这“本愿经”乃是最寻常不过的经书,陈太太若果真一心向佛,哪里会没有这一册?黛玉心下疑惑,却也不会问出口,不过一册经书罢了,她并不觉为难。

说了会儿话,陈太太便起身告辞了。冯氏心下明白陈太太是干什么来的,只是这话不好说出口,唯黛玉有下已生出了疑惑来,不知这未来婆婆演得是哪一出。她素来心思重些,又十分灵透,联想到哥哥突然叫自己在家吃斋念佛且不与外人相见,多少品出些许意思来。

这时紫鹃来回话,“姑娘,适才那陈太太身边儿跟着的嬷嬷借口如厕,我领着她去时,她偏闯进了佛堂。虽只是瞧见了一眼,便被我请了出去,到底也不知是个什么规矩。”

黛玉心下有了底,便道:“无妨的,也没甚可怕人瞧的,哪里的菩萨还不是一个样子呢,偏咱们这里便稀奇了?”

紫鹃听黛玉这话,似有些赌气,便不敢再多言了。

第102章我很有钱

陈太太回了陈家,见到陈老国丈,被他一通训斥。“既然已经如此,何必去讨这没,难道你还惦记着这门亲事不成?”

陈太太恨恨道:“总不好这般轻易就放过了那小丫头,我去瞧了一趟,她竟果真在府里吃斋念佛呢,我还叫她给我抄了卷经,待这两日的就去取呢。便是她本没打算日日抄经吃斋,有我时时盯着,谅她也不敢瞒骗。待这卷经抄好了,自然还有下一卷等着她。”

陈老国丈知晓她心下憋闷,只得随了她折腾。原是想借着这件事,将恩科主考官的位置捏在里的,实在可惜了。“俊哥儿这也告假几日了,如今正是陛下用人的时候,他不紧着去搏个前程,竟还沉溺于小儿女之事上,真真是出息了!”

陈太太便替儿子辩解道:“咱家俊哥儿最是个实诚孩子,如今被这般欺骗,竟还不许他伤心两日了?”

陈老国丈最知自己太太,明理时是真明理,端的是大家气派,可不讲理时也真真的叫人头疼,大有市井泼妇之态。“他这也伤心了几天了,赶明个儿赶紧叫他去当值。你做母亲的也劝劝他,不过一个女人罢了,这个不成了再寻个更好的便是了,若不是皇家公主年岁都不相当,咱家俊哥儿便是尚主亦是使得的。”

陈太太闻言便是一叹,“我哪里劝得动他呢?”

陈老国丈沉下脸来,“慈母多败儿,瞧瞧你竟把他惯成何等模样了?”说着,甩袖而去。

陈太太被气了个倒仰。

既是加的恩科,便不好撞上了春闱的,大抵这年前衙门各部封之前便要将一应事项打点妥当了。这恩科的主考,昭和帝御一挥,点的是一直在家“闭门思过”的九王爷景以彧。朝虽亦有大臣反对,提出种种不妥当之处,却被昭和帝一意挡了下来。四皇子年纪虽小些,亦被昭和帝派了出来,跟在九王爷身边看一看听一听。

转眼便临近恩科,京却忽地爆出了一桩丑事来,惹得皇帝陛下龙颜大怒。

这事件的起因,却是那御史贾雨村一纸奏折,参宁国府品威烈将军贾珍,竟将天家恩赏作价百万外卖,导致自家同族子弟不得享天子恩德。如今便有同族旁支的子弟,将事情捅到了御史这处。御史风闻奏事,自然要将这般大逆不道之事表上一表的。

一时满朝哗然。

先不说此次恩科专为朝五品以上有职有爵人家加赏,难免便要触动一些阶级的利益。自古庶族与士族便没有真正和气过,此番恩科,虽庶族之亦有恩享,到底还是士族这边占着大头儿呢。

如今庶族子弟繁多,奈何老子不给力,没能拿到那么多名额,便只能按着能力给配了。族多少有出息的子弟,竟只能白白地干看着了。而士族这边,家子弟纨绔居多,有出息者甚少,能排得上号的自然就更少了。无奈只得将名额让给族旁支有些出息的年轻人。到底有些族支或是已经没落了,或是关系远了,要么也有如九王爷这般几下不靠的。难免便有那等贪心的,想着这名额白白放着也是可惜了,便打起了旁的主意来。

有些人家尚好,起码便是作价卖了,也都是私底下的行径,等着人家拿着金银来家里求的,且都是有些个关系的人家儿。

可这宁国府倒好。贾家族支繁多,打先头荣宁二公起,统共便分有二十房,单单这京便住了八房。族子弟甚多,自然也不是全无出息的。结果因着宁国府人口简单,嫡系只这么几个人,要么便是有官有爵的,要么便是无甚出息的,里白白握着四个名额,又不舍得分出去,他家竟然将这恩赏做了商贾之事。

这且还不算,便是荣国府那边大老爷里握着的五个名额,亦叫贾珍这族长以族分配的名义要了去并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