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荒网 - 耽美小说 - 图书编辑劝退实录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62

分卷阅读62

    他和梅雨琛手里有两条一模一样的围巾,他手里的这条有梅雨琛的味道,而梅雨琛手里的那条有他的味道。

他喜欢这种隐秘的亲密感,尽管那时他根本没意识到自己已经喜欢上了梅雨琛。

深吸一口气,熟悉的味道涌入鼻腔,白思君情不自禁地把手往下伸去。

……

不够,完全不够……

自己的手无论如何也弄不出梅雨琛带给他的那种快感,该被填满的地方也只能可怜地收缩着。以前每次释放之后,随之而来的是缠绵的亲吻和温暖的拥抱,然而现在只剩下无尽的空虚和无边的思念。

围巾果然还是无法代替梅雨琛,但是又有什么办法呢?他的身边只剩下这条围巾。

七月中旬的天气已经彻底变成火炉,光是来到室外就能感受到空气中那令人焦躁的粘灼感。

白思君老家所在的这座小城只有一家大型书店,离白思君家不远,走路过去大约需要十五分钟。尽管天气如此不友好,但白思君每天还是雷打不动地前往书店。

连他妈兰月都说他,既然那么喜欢那家书店,那还不如去店里找个兼职,总比他每天心不在焉地在家里的粮油店看店好。

再说家里的粮油店本来就雇着伙计,白思君杵在那里也是多余。

这天在店里吃过午饭,白思君照例前往书店,临出门前,兰月叫住他:“下午早点回来,晚上你罗阿姨家请吃饭。”

白思君觉得奇怪:“怎么突然请吃饭?”

兰月道:“她儿子考上北大,请街坊邻居简单吃个饭。”

白思君没想太多,点了点头道:“好。”

白思君已经很久没有用过手机,他之前用电脑登录京东,看到一周前网上书城挂出了梅雨琛的新书,但是书名、封面以及价格全都是空白,暂时还无法购买。

介绍页面上写着线上和线下将同时发售,但并未写具体时间,白思君去瞅了眼豆瓣,评论区的读者每天都在催,甚至已经把还未面世的书刷上了9分。

这些天白思君每天跑去书店,无非也是想第一时间买到梅雨琛的新书罢了。不过哪怕是书店的员工,也不知道梅雨琛的新书到底什么时候发售。

和大城市的书店不同,小城市的书店不会搞什么营销,遇到新书上市,顶多也就是在门口贴个海报。

最近这家书店的门口一直贴着齐筠新书的海报。齐筠的上一本书已经从畅销榜第一下来了,但是他的新书上市还不到半个月,在鸿途铺天盖地的宣传下,又冲上了畅销榜第一。

白思君不甚在意地瞥了一眼贴海报的地方,然后抬手推开书店大门,不过就在这时,他猛地定在原地,眼神又唰地瞟回玻璃窗上贴着的海报。

齐筠新书的海报是黑暗色系,在透明的玻璃窗上非常显眼。但是今天那见惯了的黑色不见了,变成了一幅浅绿色的海报。

一本书在上市之前可能会有好几个版本的书名,定稿之后还在改名都是常有的事。白思君一直不知道梅雨琛的新书叫什么,然而现在他看着眼前的海报,只觉得心脏都快要燃烧起来。

梅雨琛的新书,竟然叫做。

白思君深吸了一口气,迈着慌乱的步伐冲进书店里,然后在新书推荐展位上拿起了那本他期待已久的书。

他强压下指尖的颤抖,翻开封面,下一瞬间,书的信息页骤然映入眼帘。

著者:梅雨琛

特约编辑:白思君

豆大的泪珠毫无预兆地滑落,滴在散发着油墨香的淡黄色纸张上,溅出一朵朵小花,环住那两个紧挨着的名字。

第48章那个人长得好像梅雨琛啊

白思君难为情地擦干眼泪,拿着书去柜台结账。收银员提醒他已拆封的书是拿给客人阅览的样书,可以换一本新的给他,他不好意思说书已经被他弄脏,只说没关系,就要这本。

拿着书走出书店,白思君等不及回家,他在书店隔壁的咖啡馆找了个安静的角落,捧着这本起来。

小俊和小乐最终还是没有在一起,也无法在一起。

梅雨琛的描写很巧妙,他会看似无意实则有意地引导读者的想法,在读者到后半部分时,会发现男同学小乐的身份是个更大的谜题,甚至比高三学长为何而死更加让人好奇。

看到最后,谜底揭开,小乐不是什么男同学,他就是自杀的高三学长,一直是以幽灵的形态陪在小俊身边。

重新返回开头再看一遍,会发现小乐经常无故消失,并且所有小乐出现的场景里,他只跟小俊有对话。

小俊最终变得坚强勇敢,在结尾处做的一场梦里,他隐隐意识到小乐即将离开,于是他鼓起勇气向小乐告白,但是自此之后,小乐就永远消失在了他的生活中。

略微带着遗憾,但却非常合理的一个结局。

也是白思君已经看过无数遍的结局。

在离开那天,白思君拜托赵琳担任梅雨琛的责编,因为他知道他离开以后,鸿途不会有任何编辑愿意接手梅雨琛。

赵琳一开始也有些犹豫,说自己手里事多,没有精力去催稿,而白思君保证梅雨琛近期内就会交稿之后,她才勉强答应。

然后白思君又提出了一个请求,让赵琳收到梅雨琛的稿件后,发给他他负责审稿。当然,前提是不能告诉梅雨琛。

赵琳的工作本来就忙,白思君以前做过她的助理编辑,她知道白思君靠得住,所以欣然同意了他的请求。

离开大约两周之后,白思君收到了赵琳发来的邮件。

在看完书稿的那一瞬间,他就知道梅雨琛没有辜负他的期望,这本新书的精彩程度又回到了梅雨琛的巅峰水平。

他没日没夜地审稿,为梅雨琛修改粗心的错字,在批注里提出自己的想法,之后返回给赵琳,然后赵琳再把梅雨琛改过的稿子发给他。

梅雨琛按照他提的意见修改了不下三个版本,才最终定稿。

白思君原本没期望书里能有他的名字,但看样子赵琳好心,没想抢走他的功劳,加上赵琳在鸿途是个老牌编辑,有一定的话语权,所以可能也是她说服了主编,在书里署上白思君这三个字。

重温完最后的结局,白思君深深地呼了口气。拿在手里的实感和屏幕上看到的文字不同,这意味着梅雨琛的新书不会再有任何波折。

这段时间以来的焦虑和不安彻底拭去,紧绷的神经终于得以放松。

白思君随意地继续往后翻页,接着便看到了致谢二字。

通常来说,作者会在致谢里回顾自己写书的过程,感谢出版社和责任编辑以及其他对这本书有帮助的人。有的作者光是致谢就能写上一两千字。

但是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