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荒网 - 耽美小说 - 古代生活记事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47

分卷阅读47

    打盹了。秦嘉泽抱起已经睡着的得弟弟嘉然,招呼还算清醒的嘉欣。带着抱着弟弟的英钰,把孩子们放到房间去睡,吩咐好下人守着。

秦嘉泽等着三个小家伙都睡着了,才回身问道,“英钰,你要不要休息一会儿?”

英钰低头略想一下,在这里休息怕是不太合适。便摇头道,“不了,你若是困了,就去睡一会儿。我在小厅坐坐就好。”

秦嘉泽自然不能把客人扔在这里,自己跑去睡觉。就建议道,“我们去书房坐坐吧。认识这么多年,我们两个居然没有面对面好好聊过天,机会难得,一起坐下聊聊吧。”

英钰听完也轻笑起来,“说来也是。我第一次见到你的时候,你比英杰年级还小,算来竟然有十几年了。当年绑架的事情,我都没有当面谢过你。”

“都过去那么久了,还提它干什么?当时我也不过是自救而已。若是没有当年的事情,你我恐怕也没机会做朋友。走吧,我们去书房。”秦嘉泽提起当年的事情,觉得也是两个人的缘分。虽然这缘分太危险了点儿!

秦嘉泽中午被刘叔一提醒,才发觉以两人的年纪,确实容易引人误会。俩人进了书房,秦嘉泽也不敢关上房门,还请英钰的侍从守在门口。

秦嘉泽也大大方方的对英钰说道,“今日多亏有人提醒,才发觉你我竟然也到了能成婚的年纪。比不得小时候自在,想单独一起坐坐,竟然也得有人做个见证了。”说完自己都忍不住笑出来。

英钰对秦嘉泽的爽快和直白有些惊讶,不过这样明明白白说出来,相处起来更自在。“是啊,不知不觉,你我都到这个年纪了。”

秦嘉泽搬过一把椅子,与英钰隔着书案坐下。“哈哈,听你这口气好像自己一把年纪似的。不提这个了,我现在是能拖一年是一年,还没有成婚的打算。对了,本朝律法允许哥儿为官,就是不知道朝廷上真的有哥儿为官吗?”

英钰翻着手边的刚看过的游记,回道,“本朝律法明文记载,允许哥儿为官,与寻常男子同例。只不过实际上,没有哥儿在朝为官。前朝伊始还有哥儿,科举及第,入朝为官,甚至沙场上也有哥儿一席之地。

只不过风气渐变,世人对哥儿要求越来越严苛,甚至与女子等同。倒不是看不起女子,只是说哥儿和女子一样,渐渐被关在后院方寸之地,围墙之内,难有作为。也只有内宫之中,哥儿还能做有品级的侍官。”

秦嘉泽看过律书,原以为现实里会有几个个例,没想到现实远比自己想的残酷的多。“世人的看法和礼教的约束,远比律法来的严苛。把哥儿关在后院,实在是太不公平。这也是人力资源的极大浪费。许多哥儿比爷们儿有才华,能干的多。”

“你竟然会这么想,倒是与时下男子看法不同。很多爷儿见不得哥儿比他们能干,宁愿把他们关在围墙之内,也不愿让哥儿去挑战他们的威严。”提到这里,英钰的语气有些冷漠。

秦嘉泽觉得这种想法很普遍,就像现代社会,女人能干仿佛就会伤了男人的自尊。所以才有那么多强势能干的女人,感情不顺。在封建背景之下,爷儿的自尊和掌控欲被无限放大,这种想法就更是根深蒂固,难以动摇了。

不过对于有一个强势能干jiejie的秦嘉泽来说,倒不喜欢这种看法。每个人发挥自己最大的能力,取得最大成就,这是本能也是必然。当然有条件的可以自由选择。这跟是男是女或者哥儿,没有多大关系。

秦嘉泽不排斥女人或者哥儿,比自己能干。谁让他曾经有个能干的jiejie,现在有个能干的阿爸呢!

秦嘉泽反倒更佩服这种人,因为他们在劣势的条件和背景之下,付出了无数的辛劳,才能取得成就。无论从心性和能力上,他们都十分出色,值得敬佩。

秦嘉泽听出英钰的不以为然,“我这么想很奇怪吗?眼下风气如此,不代表我也会这么想。唯才是用,能者居之,这才是真正的用人之道,当然也得看人品如何!听你的意思,你是有意为官吗?”

英钰抬头看了一眼秦嘉泽,对他的平静感到意外,“你为什么会这么想?你不觉得我有这种想法不对吗?”

秦嘉泽轻皱着眉头道,“为什么奇怪?更没有什么不对。只要当今圣上,不是绝对反对哥儿为官,律法上也清清楚楚的写着。你不缺才干,不缺地位,只要有机会,一定能有一番作为。何况定阳王府,也需要你扛起这副担子。

只要你想,我就一定支持。虽然我没什么权柄,只能在精神上支持一下了。你不嫌弃就好!说不定,到时候我还会大树底下好乘凉,靠你帮扶呢!哈哈!”

英钰知道这只是玩笑之语,嘴角忍不住翘了起来,“好,到时候你尽管来找我,一定赏你口饭吃!”

说到这儿,俩人不禁大笑起来,仿佛有种无言的默契。

“皇上已经下旨封我为郡公,过阵子,我会和永宁伯共平海上匪患。虽说还没有具体官职,不过要干什么倒是知道了。”英钰放松的靠在椅背上,说起了自己的安排。

“这样告诉我,没关系吗?”秦嘉泽对英钰的坦白,有些意外。

“这不是什么隐秘的事情,该知道的都已经知道了。再说了,你会告诉别人吗?”英钰自信的发问道。

“哎,你说的对,谢谢你的信任。无论是平匪患,还是建水军,开海禁,都不是简单的事情。你和舅公要多加小心啊!”秦嘉泽上辈子历史学的不错。看舅公前些年的准备,若不是有北疆大战,说不定匪患已平,水师也有个影子了。想也知道朝廷准备干什么。

“你竟然如此敏锐,知道皇伯父的目的。比朝中某些人明白的多。”英钰与秦嘉泽书信来往两年多,对他不喜朝政的习惯很了解,却不知道他对朝政如此敏锐,“你参加科举,以后有什么打算?有意为官吗?”

第35章志向

谈到今后的志向,秦嘉泽轻轻拨弄着桌案上的竹制得镇尺。沉吟片刻才说道,“我考科举,说来只是为求一个功名罢了,并无意为官。虽说依照秦家现在的家室,入朝为官自是应该的。可惜我没这个本事,也没这个心思。

文武我都不出色,心机手段也比旁人差上三分。官场险恶,不是我能应付的了的。况且我继续考下去,算起来正赶上朝中势力交替之际,太危险了。有舅公在,我和爹爹做官,都是现成的靶子。”

秦嘉泽这话,说的意有所指,含而不漏。英钰瞬间就明白了,他话里的意思。的确皇伯父年纪渐老,年长的皇子背后各有依仗,京城乱局已经初现端倪。

永宁伯手中有兵权,北疆沿海都能使得上劲儿,自然被诸位皇子看着眼里,想拼命拉拢。可是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