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荒网 - 耽美小说 - 男主小弟他不按剧本来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161

分卷阅读161

    。



    自然,打是可以打过去的,但有一点:



    吴起赶巧,有粮仓存粮,然而并非每个城——特别是边关都有粮仓。到时候要是没有,你怎么办?



    自古以来打仗都少不了烧杀抢掠。



    秩序破坏后的军队放纵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你打仗总得有补给,有支撑。



    朝廷打仗靠着后方源源不断的粮草供给,你叛军靠什么?



    只能是靠抢。



    打下一个城,有粮仓的也就罢了,没有的,不够的——这是大多数,毕竟这么十好几万人,粮仓满仓也撑不住,更别说官员里头以次充好、虚报数目的可不少。如此以来,军队可不是得烧杀抢掠?



    军需官理解大将军的仁善,可要他说,这不行!



    仗这么打下去,军队是得饿死的。



    到了饿的时候,哪管你什么三令五申?



    与其等这群将士毫无下限,不如你适当放开?比如抢可以,只能抢多少;或者比如抢光可以,不许yin辱妇女杀害人命?



    结果夏翊听了他委婉的建议,笑了笑摇头:“我有法子的。你不用担心。”



    军需官一个头两个大:



    不用担心?



    我怎么能不担心?



    这么些人!



    加上今儿新增的,足足十二万了,吃穿嚼用可不是我在管?



    大将军您是会打仗,您会养活这帮人吗?



    但是夏翊摆手叫他下去,他不得不满怀忧虑地走了,一边走一边摇头。



    京中,六皇子府。



    府主人正大发雷霆。



    “……你们谁说的,顾翊满门忠烈、不敢有违逆之心,若想说动他助我成事,只能逼到他走投无路?哈——现在他倒是走投无路了,他反了!谁说的他赤胆忠心?啊?他敢造反!……”



    李成业伸手指着下头一群谋士属臣大吼,脸色涨红胸口起伏,显然气得不轻。



    他计划里,是要顾翊的边军和京城自己买通的龙骧卫里应外合。



    否则,若只有龙骧卫在手,没有力量阻止其他卫所,他怎么逼宫?



    就算是万幸打进去了,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他兄弟们肯定乐开了花,打着“勤王”的名义就能正大光明调动军队冲入宫中,杀了自己这个“乱臣贼子”(说不定还要让父皇“乱中不幸宾天”),接著名正言顺地继位!



    只有掌握了边军,靠着绝对的武力压制,他才能有把握!



    现在——现在倒好!



    顾翊他奶奶的反了!



    如今这可不是什么皇位不皇位的问题了,这是他大宿还能不能存续的问题!



    此刻李成业心中说不尽的懊恼,若是大宿真的被顾翊打下来了,那自己就是大宿的千古罪人!



    于己,则原本安安分分好歹也是个皇亲国戚,指不定被封个王当当,现在倒好了,要亡国了!



    他懊恼,但他和皇帝一个毛病,有事儿不会反思,都怪别人。



    于是谋臣们遭殃了,被他骂得狗血喷头。



    好一会儿才有人缩着脖子站出来安抚:



    “殿下莫慌,顾翊成不了事。”



    “成不了事?”李成业怒极反笑,“谁当初和我说顾翊赤胆忠心、可为倚靠的,啊?谁当初和我说他顾翊不下点猛药是不会背叛父皇的?哈,你现在来跟我说顾翊成不了事?”



    “殿下,请您听微臣细说。”



    那人战战兢兢,拱着手弯着腰:



    “叛军的难处,难就难在一个‘粮’字上。”



    边关苦寒可不是说说。



    吃不饱穿不暖在那头儿是正常的事儿。



    平时将士守城尚且吃不饱,你现在让他们打仗?



    就算是劫掠民众,哪个城的百姓家中存粮,能供得起十几万大军的口粮?



    纵然是有,顾翊这么干,就是坏了人心了。



    ——六皇子府议事这会儿,边关的消息已经一道跟着一道传过来。



    吴起城破,守军归降。



    这消息叫人眼前一黑。



    但要李成业这位属臣来说,这城夺得轻而易举,不是坏事。



    顾翊的檄文,生生气晕了皇帝,朝中无人敢言,私下却都有渠道知道写了些什么,不少人看得心有戚戚、心生同情,可想而知边关那些将士看了是个什么心情。



    但你顾翊能这么夺一座吴起,能接着如此夺其他城池吗?



    你说是皇帝逼反了你,你说他是无道昏君、祸害天下。



    但你呢?



    你的兵没有粮,你不祸害天下吗?



    只要——只要叛军烧杀抢掠,血洗了一座城,再之后,再也不会有士兵被他的檄文与控诉打动。



    皇帝多疑,所以叫常驻在外主要的武将家眷都呆在京中。但小兵没这个待遇。



    不少士兵,除了被征调的,都是当地或者附近的军户。他们的家小,就在城中。



    你顾翊洗劫了一座城,就是告诉他们——



    绝不能开城门。否则就是家破人亡。



    到时候,守军也不像是吴起的守军那般猝不及防,早早坚壁清野,仗着城池坚固,不给叛军一颗米,你顾翊的兵还能那么好打?



    就算你是战神,一个又一个城池,一场又一场硬战。



    早晚疲惫不堪。



    而京中,还有十几万人等着呢。



    属臣说了所想,李成业的怒火才平息了些许,冷声道:“如此也就罢了。给我盯着,等顾翊败了,那十几万兵我们设法控制在手中。只是这次,我那几位兄弟必然也都盯得紧,你们回去给我都仔细想主意。”



    “是!”



    想到这一点的,自然不会仅有一个六皇子府上的小吏。



    朝中,文武百官议论不休,都在争怎么办:



    是讨伐叛逆?还是安抚分化?



    若是讨伐,谁人为将?若是安抚,许以何等条件?



    这些争论一时半刻没个结论,但有一点确实很容易决断的:



    在所有人一致同意下,皇帝下令严禁各地给顾翊军供应一粒米一根草。



    如此一来,就算顾翊的边军勇猛善战、逢城必克,而皇帝之后派去的援军救援不及,叫顾翊拿下肥沃的关中平原,也要考虑到此时节方才初秋,北方地寒,南方此刻已有大片熟稻供人收割,而北方却还不是收成的时候。



    就算叛军拿下关中,又何来补给?



    朝中安稳下来,都道,顾翊此人,落败只是时间问题。



    可能不这么想的,就只有夏翊了。



    哦,还有一个人,叫檀九章。



    当军需官又一次找到大将军抱怨粮草不足——准确来说,即将告罄——的时候,他看到他们的大将军露出了一个带点狡黠意味的笑容。



    这是一个令人感到些许陌生的笑容。



    所有的边军——现在是叛军了——都习惯他们大将军说一不二、威严刚毅的模样。但这个时候,看到这个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