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荒网 - 言情小说 - 外戚之女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5

分卷阅读5

    陛下和你们在前朝都已经议定,哀家看也很妥当,并也更多意见了。只是互结姻亲一事,北鹘竟然异想天开,想将他们的公主嫁予陛下为后或者六弟为王妃-他们道此举是他们最大的诚意,但哀家看却是痴心妄想。他们北鹘不过是荒蛮之国,就是公主又能尊贵到哪里去,更何况此次他们还是战败之国,还妄想我们大魏朝的后位和你的正妃位。六弟,这事你怎么看?”

太后这话一出,前殿的人是什么反应明珞三姐妹是不知道,但后阁中明瑗的心却是猛跳了起来,她偷偷去观身边明琇和明珞的反应,一个面带微笑,端庄明丽,和平时并无两样,另一个神情蔫蔫的,隐约还透出些厌恶来。

竟真是如此,明瑗按捺住心跳,更竖起了耳朵小心听外面的话。

然后她便听到一个低沉的声音道:“北鹘使者已在途中,想来那几位北鹘的王室女也已经是在途中了,太后既说他们是战败国,这些人如何安排,届时太后见到了,想要如何赐婚和下旨就由太后和陛下定夺即可。”

声音温和,却干脆利落,让人莫名觉得一锤定音之感。

明瑗听得心跳-她没听过肃王的声音,只在月前肃王入城之时远远看过他一眼,只能仰望着,这还是第一次,离得这么近,听他说话。

明瑗是心跳激动,明珞则是打了一个寒颤。

她听到他的声音,都觉得一股寒意从四肢涌出,手脚冰凉,她既有转生重新来过的机会,这一世,她是无论如何再不要跟他有任何瓜葛。

第4章旧事

明珞几人在后阁中并没有待多久,掌事嬷嬷领了她们坐下后就去了前殿跟太后禀告。

太后听说侄女们过来了,就点了点头,对掌事嬷嬷道:“她们兄长正在骑射场,我这里正忙着,让她们先去骑射场陪兄长说说话去吧,一会儿让皇帝也过去。”

说的正是明珞的二堂兄明绍桉,他是庆安帝的伴读,今日这个时辰本该是庆安帝在骑射场学习骑射的时候,因着肃王过来议事,这才特意过来慈寿宫的,不过他过来了,并不妨碍其他几个伴读仍在骑射场该干嘛干嘛。

掌事嬷嬷领命退下,太后这才冲肃王点头道:“你说的也是,这事也不必着急,待她们过来了,再看情况安排好了,不过说到这个”

她笑了起来,神情和蔼了许多,态度也更像是家人闲谈了。

她笑着慢慢道,“说起来六弟你从成武二十八年就藩到此次回京已经有十几个年头,当年父皇曾给你赐过一门亲事,可惜那位姑娘无福,竟是病逝了。六弟年纪已经不小,不说正妃,就是侧妃也没有一个,这才连北鹘王都盯上了你王妃的位置。”

太后口中的父皇正是先帝和肃王的父亲成武帝。

肃王面无表情,不置可否,太后便又道:“前些日子凌太妃还跟哀家提起过这事,道是你母族,凌家二房的二姑娘正待字闺中,也还尚未许人家,哀家观太妃之意,似是有意想将凌二姑娘许配于你,想请哀家赐婚之意。”

“不过凌二姑娘虽说是六弟母族的女儿,哀家也见过,是个蕙质兰心的好姑娘,又是凌太妃亲自开口,但这事事关六弟的终身,哀家还是觉得应该听听六弟的意思才好。”

这边话还在说着,就有嬷嬷上前禀告说凌太妃带了凌家的二姑娘和三姑娘过来给太后娘娘请安。

太后听了就笑着对肃王道:“说曹cao,曹cao就到。说来六弟这次你回京一直顾着国事,可能还尚未见过凌太妃吧,我看不若你就留下见见她好了-也看看这位凌二姑娘。”

凌太妃和凌家。

肃王的母族是凌家,但这位凌太妃却并非是肃王的生母,肃王的生母是成武帝的皇后凌皇后,这位凌太妃只是凌皇后的堂妹,肃王的堂姨母。

当年成武帝和凌皇后感情甚笃,只是凌皇后在生长女之后伤了身子,太医说再难有孕,调养了两年仍是无望,便从一个妃嫔手中抱养了先帝,结果不想十多年后竟然又意外有了肃王赵铖,但当时皇后抱养的养子也就是先帝已经被封为太子,成武帝虽想改立太子,但当时他的身体不好,在凌皇后的劝说下就打消了这个念头。

之后凌皇后于肃王七岁的时候病逝,成武帝便又纳了凌皇后的堂妹照顾肃王-也就是这位凌太妃,但成武帝在两年后也病逝了,他这几年虽然一直想改立幼子,但也知道幼子太小,当时大魏外忧内困,北边有北鹘,西边有西域诸国,南边有南越,边境时有战乱,朝内异姓藩王西蕃王府坐大,幼子虽然十分聪慧又有习武天赋,但到底年幼,而太子并无不贤,若是废太子改立幼子必会引起朝廷动荡,因此权衡再三后仍是让太子继了位。

不过此举对幼子却十分凶险-太子虽然还算忠厚,对凌皇后也算感情深厚,但幼子的出身就是一根刺,就算太子不想拔,他身边的人也定会生事。所以成武帝在临终前册封了幼子为肃王,封地远在西宁,并且继西蕃王府之外又是一个唯一可以有兵权的藩王府,然后派了亲信大将亲自护送了幼子就藩-而在西宁,那里是对抗西域重地,坐拥了大魏朝差不多四分之一的兵权,首领大将都是成武帝的亲信大将,并且下诏让先帝无故不得召幼子回京,如此以保幼子无虞。

成武帝知道自己此举可能会引来什么后患,但为保得幼子周全仍是这么做了。

至于凌太妃。

当年凌太妃说是照顾了肃王两年-但其实因着出身,为让幼子有自保能力,成武帝和凌皇后都对肃王要求十分严苛,从他会走路时就已经开始拖着剑习剑,凌太妃入宫之时肃王已经七岁,每日里习武射箭读书,身边都是高手侍卫,凌太妃几乎都没什么机会近他的身-凌太妃入宫照顾“病弱”的小皇子,不过是做给外人看的罢了。

所以肃王和凌太妃还有凌家都算不得亲近,此次回京,也并无去特意去看望凌太妃和招呼凌家。

但凌家却想亲近肃王-这么多年来,从先帝开始,凌家就受到压制,境况一日不如一日,若是再不能起来,凌家很快就要从京城的勋贵世家中退出去了,因此当太后试探凌太妃,可有意将凌二姑娘许为肃王妃之时,凌家和凌太妃虽心中有所疑虑,但仍是喜大于虑。

且说回前殿。

太后说完这话看肃王仍是不动声色,就笑了笑,把目光调向了庆安帝。

庆安帝神情蔫蔫的-这几年来他和太后的关系并不怎么和谐,一是因为朝政的关系,庆安帝大了,身边的声音也嘈杂了,也有了自己的主意和亲切的人,可朝政却一直由车禄和太后把持着,太后管他管得还格外严格,他早就被压得心中满是怨愤,二来便是因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