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荒网 - 耽美小说 - 望尽山河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113

分卷阅读113

    安的考生举子竟有数万,其中不乏才学上佳者,如今朝野内外皆是称颂皇上求贤若渴,百姓更是称皇上为大昭中兴之君。”

永安帝一听这话,骤然来了精神,他坐直身子:“此话当真?”

“千真万确,”谢鏖俯首道,“臣还听说前些时候西山山顶忽现白鹿,这白鹿自古便是祥瑞之兆,可见当今正是贤君治国之世。”

“白鹿,果真是吉兆,”永安帝愈发振奋,“那鹿在何处啊?”

“回禀皇上,白鹿已由西山郡守亲自护送,不日就会送到建安。”

“好!”永安帝重新低头看了看大殿中埋头苦写的学子们,“此番殿试所取之士皆待诏弘文馆,从此后弘文馆便改作白鹿馆吧。”

“是,臣这便下去办。”谢鏖说着,低头告退。

大殿外,有燕雀振动翅膀从檐下飞过,檐下隐约有个修长的身影正背手而立。那人头上发冠镶着龙眼大小的南珠,南珠边缘有金龙纹样护饰,身份显然极贵,然而那眉眼却是恬淡的,一双长睫掩映下,眸色清浅如水。

“主子。”唐安在他身边欠身行了一礼,而后把一段窄薄的纸条递到了他手中。

杨琰接过,指尖在纸条上稍一摸索,神色便是一动:“怎么,卫长轩刚到河西便收复了盘门关?”

“是,”唐安掩饰不住脸上的喜色,“听说是兵不血刃,卫将军此番又是大功一件。”

杨琰却不见得十分欣喜,只偏头问道:“我的书信送到凉州没有?”

“月前就送到了,河西驻军现在大约已到了甘州城。”唐安挠了挠头,“不过,如今甘州已被卫将军夺回,东胡大军就算去了也派不上什么用处了吧。”

杨琰摇头:“你以为夺回甘州,收复盘门关,此战便可了结么?燕虞这甘州城失得蹊跷,他们绝不会就此干休,而大昭这边……卫长轩是铁了心要杀阿史那努尔,两边都战意正盛,只怕要紧的一战,还在后面。”他抬了抬手,“传信到河西,让他们查明收复盘门关始末,速速报我。”

唐安赶忙应了一声,而后小心地窥视着杨琰的神色,低声道:“我还以为这一战赢得轻巧,卫将军可以尽快回京了呢。”

杨琰的眉间微蹙,似是有无限惆怅,叹气道:“只怕他就算真的赢了此战,也还是不肯回来。”

他话音极轻,如同耳语,正在自叹之时,身后殿门传来响动,片刻后便听谢鏖的声音响起道:“穆王殿下不在偏殿歇息,怎么却在这暑热之地站住了?”

杨琰垂下眼睛,再转头时唇角已挂了笑意:“原来是谢大人,偏殿里气闷,这廊下借着垂柳,倒别有些清风凉意。”他顿了一顿,放轻了声音笑道,“皇上在殿中怕是也快坐不住了吧?”

谢鏖摇了摇头,悄悄将方才殿内情形说了一遍,说完又苦笑道:“此番提议殿前取士之事,在朝中引起一片轩然大波。世族家的大人们已连番上疏斥责于我,说我这提议太过荒唐,拿朝政根基当做儿戏。如今好不容易成了事,却又惹得皇上埋怨,下官可真是应了件吃力不讨好的差事。”

他口气中不无抱怨,杨琰却淡淡道:“皇上的脾性,还是谢大人摸得准。要是其余臣子在御前,想必早就被训斥得不成样子,更不要提让皇上在殿前开科取士了。看起来,方才皇上被劝慰得甚是开怀,既然下旨让谢大人给弘文馆更名,那么这白鹿馆定是要让谢大人来掌管的。”他手一扬,指向宣政殿中,微微笑道,“这批学子将来少不了有名震天下者,且又皆是谢大人的门生,本王在此要给谢大人贺喜才是。”

谢鏖只好笑着摆手:“殿下折煞下官了,”他微微一顿,抬起眼皮看向年轻的穆王,“只是……因这殿试一事,门下侍中高禄高大人,右仆射李椎李大人都将下官视作了眼中钉。这高大人是太后的嫡亲侄儿,李大人又掌管着尚书省事宜,极有权望,下官只怕……”

“谢大人无须担心这些琐事。”杨琰轻轻摇头,“过些时候,太后自然会劝诫高大人,让他不再干涉此事。”

谢鏖有些吃惊:“不知殿下是如何说服了太后?”

杨琰笑道:“太后她老人家怎会听我们这些晚辈的话,便是皇上怕是也说服不动她,但是另有一帮人的话,太后倒是听信得很。”

谢鏖思索了半天,终于反应过来:“殿下是说……太卜署?”

高太后年纪已渐老迈,许久不问政事,连后宫中的事也都交由皇后打理,平素却对卜筮之事深信不疑,不论大小事宜皆要召太卜令占卦吉凶。

杨琰点头道:“上月太卜令灼龟甲占卜,得一异象,说是裂纹如同水芒,有摧折之状,只怕朝中将有外戚弄权之兆。此言又暗合了年初星陨如雨,对紫微帝星不利之言语。”他笑了笑,“据说太后对此十分震惊,这几日已预备着要拟懿旨贬斥高氏了。”

谢鏖怔了怔,悄声赞叹道:“殿下这是釜底抽薪啊,下官当真佩服。”

杨琰微微仰起脸,湛蓝的天空映在他瞳孔中,一片虚无。他轻声道:“天象如此,你我凡人不过是尽人事,听天命罢了。”

“那么李大人那边……”

“李椎么?”杨琰仰头想了想,才道,“你可知他有位至交叫做曹元柏的,如今正任着平沪节度使。”

“下官听说过,他二人交情甚厚,那曹将军手中握着几万大军,和会宁陈将军分别守着都城南北两处门户,为人甚是倨傲,已有多年不曾入朝拜见皇上了。”

“李大人与这位曹将军常有书信往来,在去年一封信中,李大人竟说了‘今上轻佻,不通政事’这样的字句。”杨琰缓缓说道。

谢鏖一怔,很快便问道:“这么说,殿下见过这封信?”

“这封信不巧正落在本王手中。”杨琰面向谢鏖,似乎有些为难,“只是,不知要不要添改些字句再呈给皇上。”

他这话一说出,谢鏖怎会不知其中之意,他放低了声音,悄声道:“依下官看,再添八个字便好。”

“哪八个字?”

“其子年幼,宜为新君。”

杨琰浅淡的瞳孔中终于绽出一丝笑意,而后笑意越来越大,最后竟是忍不住似的笑出了声:“谢大人果然机敏。”

微凉的风拂过殿前垂柳,柳条轻轻打在玉栏上,杨琰细长的手指搭在栏杆上,同白玉没有什么区别,他点头道:“李氏一倒,正好将右相之位空出,谢大人便可得偿夙愿了。”他的手轻轻在玉栏上敲了敲,意味深长地道,“那本王……也就安心了。”

第66章备战

此时距离都城数千里的盘门关,正是烈日炎炎。

不同于河水盘绕的云峡关,此处出了关门便是一片黄沙之地,先前燕虞夜袭入关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