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荒网 - 耽美小说 - 狐修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136

分卷阅读136

    兰贵妃的精明有野心,至于宁远,更是母族凋敝殆尽,自己身体又不争气,终日以参汤续命,毫无竞争可言。

两个儿子都无法真正威胁到他的皇权,真是怎么看怎么觉得安心。

献王心知论功无法超越宁远,况且宁远经过吴州赈灾一事,在民间威望甚高,不可与之明面上争锋,便向皇帝进言,将当日交战中妖狐的事情禀明。

皇帝也听闻有关妖狐的传言,尤其当听说那妖狐竟然对宁远唯命是从,更是坐卧不宁,于是将宁远召进宫中问话。

时已入冬,大梁的冬天并不是冷得刺骨,但宁远入宫时还是穿了貂皮大氅,捧着暖手铜炉,脸色苍白,嘴唇呈现出不健康的红润。或许是因为这一次风波实在耗神伤身,原本就身体虚弱的他又开始缠绵病榻,每天都要喝药看太医。

“远儿,近来身体可好?”老皇帝让人给宁远看座,适时扮演起一个慈父的形象。

“让父皇费心,儿臣还好。”

老皇帝笑了笑,拍拍宁远的手。

他怎会不知道宁远的真实病情?他每天都让最信任的景太医去给宁远诊脉,他的一切尽在他掌握之中。

民望所归,身具高功,朝臣都对他赞不绝口,这样的皇子,若不是知道他寿命不过三十,此生又永不可能再有子嗣,如何能让他放心?以后的皇位终究是要传给献王的,但是如果有这样一个不能生育,又位高权重的孝王在旁,谅雍王也不敢恃宠而骄,行那逼供篡位之事。

“远儿,朕听人说,你身边一直养的那只白狐,在叛军作乱时曾变大到十余丈高,刀枪不入,妖性大发,害死了不少人。可有此事?”

宁远抬眸看向皇帝,最后只是平静道:“回父皇,是有此事。”

“后来那妖狐不知是何原因昏迷了过去,又被你收走。可有此事?”

“是。”

皇帝面色突然一沉,“那远儿为何不将那妖狐交出来?还将这祸害留在身边作甚?”

宁远却面不改色道:“回父皇,那妖狐确实是被儿臣收走,只是回到府中之后,也不知是何原因,竟然死了。我怕妖物再次作乱为患,便命人一把火将狐尸烧了。”

皇帝显然对宁远的说辞报以怀疑,正要开口,这时却听人来报,说是献王求见。皇帝眉心动了动,意味深长地看了宁远一眼,这才命献王进来。

宁远一看到跟在献王身后的侍从手里拿的东西,脸色微变,隐于袖子中的手微不可见地一点点攥紧。

献王进来后给皇帝行了礼,见到宁远在这里,也并不意外,神色间甚至还有一丝得意。

“回禀父皇……”

还不等献王说话,皇帝抬手制止了他,先是对宁远道:“远儿啊,朕知道你为人心软,又和那小白狐感情甚笃,父皇怕你一时糊涂做了傻事,想要将那狐妖偷偷养在身边,这才不得已让你七哥带人去你府上搜查,你可不要怨怪父皇啊……”

宁远慢慢将拳头放松,终于压抑住心中的怒气,对皇帝道:“儿臣怎敢怨怪,只是父皇方才所言句句属实,并不敢欺瞒。”

“嗯,你能想得开就好。”皇帝对宁远的识趣感到很满意,又示意献王继续说,“老七,你说说,这次兴师动众地去你九弟府里,是不是什么狐狸影子都没见到啊?”

“回父皇,事关九弟安危,儿臣不敢大意,虽然搜遍九弟府邸也未见到那妖狐,却找到了这个东西。”说完,他示意身边的仆从将东西呈给皇帝,托盘之上放着的,正是那枚鸳鸯枕。

“不过是个玉枕,做工倒是精致了些,和狐妖有什么关系?”

献王回禀道:“父皇,儿臣曾盘问过九弟府中的下人,听说那狐妖之前在九弟身边时,非常喜欢这枚玉枕。而且这玉枕如此巧夺天工,但查遍皇室府库造物簿册,从未见过有这样东西。当然,也许是儿臣多虑,可能九弟这枚玉枕并非皇家之物,而是九弟自己从民间搜集而来,或是朝臣进献之物。不过儿臣想,以防万一,为了九弟,还是将这玉枕带来给父皇看看才好。”

不得不说,献王这一手实在高明。这枕头若的确是妖物,他也算立功一件,但若不是,有这样精致巧妙的宝物不说孝敬给父皇,却自己留着享用,让皇帝知道了肯定不舒服,再说,他一个无依无靠的皇子,才开府不过几年,又如何有那个财力买下这样的东西,十有八九是哪个朝臣所赠,如此一来,更会让皇帝心存芥蒂。

果然,皇帝听了脸色立刻沉下来,让人将那枚玉枕呈上来自己看,半晌才道:“远儿,你可有话说?”

电光火石间,宁远想了很多种解释的方法,不过任何一种谎话都极容易揭穿,这枚玉枕是和莫辰同时出现的,既然献王已经找到了告密之人,这个时间点是无论如何也瞒不过去的。当时他还只是一个无权无势幽居深宫的皇子,既然不是皇帝封赏,又有谁会送给他这样的东西?

权衡再三,宁远深吸一口气,只好实言相告。

“回父皇,这枚玉枕……的确是在白狐之后莫名出现的,而且白狐的确很喜欢玉枕。至于具体来历,儿臣也不知晓。”

“既然如此,这东西当真是件妖物,还是拿去销毁为好。”

“是。”献王将鸳鸯枕交给仆从,命人拿去焚毁。

宁远的目光自始至终一直追随着鸳鸯枕而去,面色平静,眼眸幽深如水,根本看不清他在想什么。

然而常年跟随在九殿下身边的贴身太监,却在这一刻,莫名觉得脊背寒凉。他怯怯地拿余光偷扫九殿下,竟是感受到一种迫人的威压,破天荒生出畏惧。

鸳鸯枕被献王想了很多方法都没能销毁,不管是以重锤打砸,还是用火焚烧,那玉枕竟好像有金刚不坏之身,未曾损伤一丝一毫。献王将此事禀报给皇帝,皇帝唏嘘不已,最后命人将枕头送到安国寺,请国师作法封印,镇于安国塔下,任何人不能靠近。

宁远开始经常称病不朝,行事愈发低调,甚至有人怀疑他是不是快要撑不下去了。不过有皇帝的刻意扶持,宁远身后的众朝臣依然得到重用,特别是以沈方化为代表的老臣,在六部中多有势力渗透。是以宁远虽然深居简出,却不曾远离政治中心,甚至特别被皇帝授予财政大权,而且皇帝也答应了他重新整编平威军的请求。

转眼间便是一年多时间,老皇帝觉得身体越发虚弱,时常感到乏力无神,每日都要让景茂晔给他开方子调养。然而人终究无法抵抗天命,即使不甘心,老皇帝也知道自己大限将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