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荒网 - 耽美小说 - 桃源农家日常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164

分卷阅读164

    。可偏偏肚子不争气,吃了多少药都没有动静。

宛娘没有想到,从丁三嫂这回去几天,就觉得身子骨不对劲,一找大夫,竟然也怀孕了!

这对一直五代单传的宋家来说可是天大的好事,宋挽呈都笑得合不拢嘴了。

而宋父宋母也亲自赶了过来,还带来了不少补品。因为头三个月怕胎还坐不稳,所以也不急着让她着急回县里,而是从县里头请来一个会些医术的妇人留在桃源村照顾。

宋家两老还备了厚礼送给常家,因为他们觉得这些都是常家带来的喜气。否则怎么这么多年都没有孩子,可来到桃源村才多久就怀上了,还是在探望了丁三嫂之后发现的。这必然是沾了喜气,所以才会如此。

而且两老实在喜欢常喜盛,宋挽呈虽然聪慧,可家中的庶务是半点不通。宛娘能干,可有些重活女人却不太好干,就算能干传出去也不好听。可有了常喜盛,就完全不用宋家两老发愁了,常喜盛总是能安排得妥当,让他们的日子过得比从前舒坦不少。

常家自然不会拒绝与宋家这样人家来往,如此一来二去感情也就更深了。

宋家两老见桃源村住得还颇为舒服,又见宛娘反应得厉害,总觉得心里不踏实。回去总是担心有什么闪失,干脆直接到桃源村住了下来临近照看,想着等宛娘胎坐稳了,再一起回县城。

之前修缮小竹楼的时候,里正就让加盖了,因此也不愁没有地方。

只是两老没有想到一住下来就不挪窝了,觉得这乡间生活也极为有趣得很。所以一直到宛娘肚子挺大了才离开,这也是担忧村子里没有好大夫,县里距离这里又太远,怕生的时候出闪失,所以才决定回去的。

丁三嫂这一胎虽然刚开始闹腾得很,可生的时候非常的顺利,恢复得也很快。

所以孩子百日之后,一行人又过来了。

一来是真喜欢桃源村的生活,二来宋母之前找过算命的,算命的说是这孩子是在桃源村这灵秀之地得的,最好在幼时多去那吸收当地灵气,如此以后才能更加健康。而且在桃源村的时间长了,也更加有益于宋家的开枝散叶。

常喜乐听到这事的时候还拿去打趣宋挽呈,说他们家好歹也是书香门第,怎么会信这些乱七八糟的。

宋挽呈当时也十分无奈,这也实在是他们家一直一脉单传,这年头一个不小心就会夭折,所以对子嗣特别的在意。尤其之前宋玉息的身子骨一直不大好,让人更加担忧。而且在这世界家族人丁兴旺至关重要,这里关系都是依靠家族之间的牵绊,成为一方势力,若是人口太少,就没有人帮衬,则会独木难支。

可万万没有想到,那算命的还真的是瞎猫撞到死耗子。宋挽呈在桃源村也不过五年,竟是陆续有了四个孩子,其中两个还是龙凤胎,每一胎省得都十分顺利。这还是宋挽呈估计宛娘的身体,所以每次生完都会让她休养一段时间的结果。

一直一脉单传的宋家人高兴得不行了,宋家直接在桃源村扎根,重新建了一处大宅子,两老也一直住在桃源村。

宋家两老自打来了桃源村,就觉得身子骨从前好多了,更是感叹桃源村风水好。

常喜乐却是觉得这和风水没有太大关系,而是宋家人来到桃源村以后,经常在村子里走动还种了些青菜作为休闲娱乐。他们之前因为家境好,所以不用干活,平日也不怎么动弹。可到了乡下去是不一样,经常到处走走看看,运动多了自然身子骨就好了。

不过宋挽呈离开桃源村的时候已经有了四儿一女,而自打出了桃源村宛娘的肚子就再也没有动静了,这个常喜乐就不知是何解了。

兴许桃源村的水土里含有什么矿物质,所以就特别容易有孩子。在整个南瓜府,桃源村的规模都是数一数二的。一个村子就一千多近两千号人,有的县城总的也不过小几千而已。】不过这些都是后话。

又是一年春耕,因为之前一半土地都采取了水稻和油菜花轮作的方式,所以一半的田地水稻种植要比往常要晚。常喜乐没有让大家一股脑全都那么做,也是避免突变而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虽然他之前试验成功,却也不能太急功近利。

桃源村的人都听他的,所以也不觉得有什么,大家虽然很想立马挣到钱,却也乖乖听话。

水稻种植完毕,大家就开始开荒准备种植棉花。

常喜乐又从裴家拿到了不少棉籽,再加上之前的收获,能种植出的棉花数将会非常惊人。在其他人还没有反应这玩意的好处的时候,他们赶紧占领市场,以后就方便了。

因为开荒和种植棉花都需要大量人手,河道那边如今已经开始收尾,今年年中亦可收工。所以桃源村不少人干脆不去干活了,专心种植棉花。

常家之前织出的棉布他们也瞧见了,还有那棉被,觉得实在是好。而且还有裴家收购,根本不愁卖,如今还免了税收,不趁着这机会种植卖钱,过了这个村就没有这个店了。

而且他们知道,常家带头种植这么多棉花,必是又想着要弄出什么工坊了。常喜乐也没有隐瞒,他已经私底下把消息传出去,以后是要建个织布工坊还有染布坊。

大家听这话更是心动不已,村子里的工坊越多,不管能不能进去干活,对他们都十分有利。

因为没有税收,加上沈家商队收粮的价格非常厚道,所以今年卖粮食就挣了不少。

除了种植棉花,常喜乐还让沈家商队为他们运来大量的猪崽、羊崽、兔子等等,准备大规模的养殖。说是大规模其实也只是相对而言,整个桃源村养殖的牲畜加起来也不过前世一个中型养殖场而已,还是分散式养殖。

而养殖方式常喜乐分为两种,一种是雇佣式,也就是常喜乐雇佣人过来帮他养殖。常喜乐发工资,卖羊所得收入则是完全进常喜乐的腰包;另一种就是自个掏钱买了养,若是没有钱可以先签订合约,等明年出栏的时候,再把钱还了。

若是从前大家是能不欠钱就不愿意欠,除了那种二赖子,普通人都觉得债务缠身的滋味实在是不好受,必是会有不少人不愿意答应。

可现在大家底气都比较足了,兜里确实有些余钱,大部分人都采取了后面那种方法。挣钱都得冒风险赶早,每次养几头猪啊什么能挣啥钱,只有养得多了才能挣得多。

不过毕竟是小心惯了,大多数人家都会把养殖数控制在比较稳妥的数字里。

盐碱地非常大,所以每一户人家都分到了一片地,他们要养的牲畜就围在各自的地盘里。各种动物分开养殖,还为他们搭建起简易的窝。

而每家之间都隔着一定的距离,彼此之间都撒上了用来消毒了石灰。

虽说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