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荒网 - 耽美小说 - 琴白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47

分卷阅读47

    番外慢慢演化而来……(好像走得很远了)

今天是2016.3.21!今天是真正写完上卷的日子(虽然不知道存稿箱几号才会放出来……)

开心开心开心!

真正动笔是2015年8月9日。那时候全文也有了新的人物原型,本身我是一个不会写长篇的人(大概超过4万5就进入哑巴阶段了)

结果没想到上卷就写了十万字!

真地非常非常非常开心!

感谢看到这里的每一个人。

本身选材也不算大热,加上新手试水,各方面数据都比较差。

但还是许愿完结之后能有一些人喜欢!

能在wb搜自己的笔名时看到有天使扫过这篇文……之类的

=v=

上卷里有一些还是没有解释的,留在下卷了(不是因为我忘了!)

在此罗列一下以免大家忘记了:

1.顾云梦的真身是什么(虽然估计大家都猜到了)

2.罗刹为什么笑话琴白是个傻的(也可能是他本人恶趣味)

3.幼年时期的琴白和他的罗师兄的故事

4.顾云梦和唐承影跑哪儿去了(……)

下一篇我们还会去皇宫冒险!

去探访明朝最有趣的皇帝(我认为的)

希望大家能陪我走到最后。

特别感谢:

豆腐、小何。

☆、番外·少年唐晚篇

番外·唐晚篇

“阿晚,你功课又没做完?”唐八冢把唐晚拎小鸡似的拎回屋里,“你知道先生第几次找我谈了么?”

唐晚缩着脖子摇摇头:“师父,我下次不敢了。”

“不敢?”唐八冢气得胡子都抖啊抖的,“只要顾长夏喊你,你跑得比谁都快!”

他看唐晚耸拉的脑袋,心也软了,但是想想掌门那个徒弟,到底是比自己的争气多了:“那小子功课写完了吗。”

唐晚刚要答是,看见师父那神色,犹豫了一下,说:“……我也不知道。”

唐八冢当了他这么多年的师父,自然心里有数:“肯定是写完了。你看看你,真是让为师如何是好。”

唐晚低着头说:“下次不敢了。”

时,唐晚十三岁,顾长夏十岁,唐八冢正当立,岁月安稳。

顾长夏来找唐晚的时候,小哥哥正在背棋谱。

“阿晚哥哥,”顾长夏抱着新写的大字,小心翼翼地凑过来,“你帮我看看这个好么?”

别人背书,要是被冒冒失失地打断了,铁定要生气。唐晚不一样,他是真的烦死了背棋谱,正好顾长夏来了,能让他偷得闲,自然十分高兴:“今天抄的什么,弟子规么?”接过手来,果然是工工整整的“朝起早夜眠迟”。

顾长夏睁大了眼睛:“我写的好么,快说说。”

唐晚才十三岁,哪懂得字的好与坏,但他明白顾长夏的字方方正正,笔画粗细相同,是笔力平稳,下了功夫的,夸道:“当然好了,比我写得好多了。”

顾长夏一听,立刻摇头说:“胡说,阿晚哥哥的字是堡里最好的,先生天天都在说。”

“是么。”唐晚心里高兴得很,师父成天到晚只会嫌他还不够好,鲜少夸他进步,只有顾长夏天天崇拜他,把他当个小英雄,“长夏的字也很好,不过几天就能超过我,做堡里第一名了。”

顾长夏笑说:“那时哥哥的棋,肯定也能打成堡里第一了。”

唐晚蹦下了板凳,扯着顾长夏说:“走,我们去后山玩一玩。”

他俩人蹑手蹑脚地遛出书房,没想到被唐八冢逮了个正着。

顾长夏一看到唐八冢,立刻就慌了神,扯着唐晚的衣角,不让他继续走了。

唐晚这时还没反应到自己师父回来了,拽住顾长夏的手说:“别扯呀,我们赶紧走,师父等下就回来了。”

唐八冢真是气得鼻子都不走风了,使劲跺了跺脚:“你这个臭小子!”

这一声真是吓得唐晚额上冷汗都淌下来了,僵直着背,更加不敢回头了。

顾长夏小声说:“阿晚哥哥,你快认错吧,跟师父说些好话呀。”

唐晚只好转过来,磕磕巴巴地说:“师父……”

唐八冢哼了一声:“你给我去天井跪着!”他瞥了一眼顾长夏,大概是碍于掌门的面子,最终只说,“长夏今日先回去吧,改日再来叔叔这儿玩。”

顾长夏点点头,依依不舍地看着他的小哥哥。

“早点回去。”唐八冢又补了一句,声音里已经带了些怒意。

顾长夏吓得一溜烟跑了。

唐晚还站在那里,他跪过一次,天井的石板阴冷,那感觉就像拿小针不停地扎膝盖的最里面。他可不想再跪了:“师父,我真的知错了。”

“错?”唐八冢冷笑一声,“你知了多少回错了?只要顾长夏那小子一来,你这心就野了,哪一回不是这样?我让你读书练字,将来好在唐门独当一面,而你呢?”他气得将手背过去,绕着唐晚走了两圈,“你就知道跟在他的屁股后面。顾长夏,天资聪颖,掌门视他如己出,将来一定是唐门的栋梁,那你呢?待我百年之后,你该如何是好?”

唐晚听多了唐八冢这样的话,头如捣蒜地点着,也不知道是谁教他的,不理师父的独角戏,一会儿就好了。

唐八冢还在没完没了地说:“人说龙生龙、凤生凤倒也罢了,那顾长夏又不是掌门亲生的,不过是个野孩子!哪能比得我们堡里的孩子!阿晚,你要多用用功,为师等着你给我长脸啊!”他絮絮叨叨了一阵,也不提罚跪的事儿了,把唐晚一把抱起来说,“阿晚啊,快些长大吧,成为我们堡里最年轻的长老,等师父老了,也能开心了。”

唐晚懵懵懂懂地点点头。

那时的他,还不懂这些称谓都代表着什么。

等他明白这一切的时候,已经是很多年以后的事情了。

☆、001

四月。

天气阴沉,一辆小轿子晃晃悠悠地进了紫禁城。

轿夫无精打采的样子,明显是没有把轿中的主人当回事,但也不至于拖沓,就这么不疾不徐地走着。

旁边一位公公跟着,向轿里那位禀告:“请殿下先到文华殿暂住。”

里面的人,用扇子挑了帘子,露出半张清秀的脸:“我们这是到哪儿了。”他声音清冽,又是一张少年的脸,怎么看也就十四五岁的样子,偏偏说话老成,短短几句话,逼得那小管事的喘不过来气。

“禀殿下,快到东安门了。”

少年往外看了两眼,数十名官大人正在城门下等着他。

“停轿。”他说。

轿夫停了下来,公公却慌了:“殿下?”

“你去请那些大人过来。”少年说道,“告诉他们,我要走大明门。”

大明天子,当然要走大明门!

正德十六年,明武宗仙逝,无后。张太后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