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荒网 - 耽美小说 - 我在里约等你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36

分卷阅读36

    k,你别哭。”

“别闹了,我没哭。”朴信中吸吸鼻子,笑着说道。

杨扬只好讪讪放手,刚才的那一瞬间他有些恍惚,还以为眼前这个人是真的哭了呢,但其实他自己也被辣得眼睛疼。这个时候门响了,李隆基拎着个袋子回来,原来他刚才被打发出去买东西了。李隆基把东西送到厨房,杨扬打开一看,见是两盒速冻饺子。

“这里还能买到饺子?”杨扬很奇怪,心想我咋没见过有卖的呢?

“平时也很难买到,”李隆基说,“因为这几天是春节,有的超市才进了一批,朴先生因为你来了,专门让我去买的。”

“是吗?park真好!”杨扬说,“什么馅的?”

“一盒三鲜馅一盒牛rou馅。”

“不错,挺好的。”

“可是我知道……”李隆基说着压低了声音,但其实他们说的是中文,朴信中现在还听不太懂。“我知道在你们浙江,过年是不吃饺子的。”李隆基说。

“嘿嘿嘿……”杨扬贼兮兮的笑了,一副你咋啥都知道的表情,说道:“我们那里北方过年才吃饺子,南方有的地方也吃,但不多,比如我们浙江,过年的传统是吃糯米年糕和汤圆。”

“这个我知道,但是没卖的啊,能买到饺子就不错了。朴先生还以为中国人过年都吃饺子,我也没跟他说,就让他高兴一下好了。”

“嗯,干得不错!”杨扬说。

这时朴信中已经开始煮饺子了,这是最后一道,他让杨扬把已经做好的菜端到餐桌上,又让李隆基去叫另外的几个人来吃饭。一会儿大家就陆续到了,有四五个人,有的一看就是刚起床,还睡眼惺忪的。这其中有一个人杨扬认识,就是常跟朴信中在一起训练的李贤胜,算是他的陪练。另外几个就是朴信中的体能教练、理疗师和外勤等,都很热情的样子,抢着来跟杨扬握手,李隆基就在一旁依次给他介绍。

然后大家落座,这时饺子也煮好了,朴信中盛了两盘端上来,放在离杨扬很近的位置。由于在澳洲一些韩国特色的食材买不到,所以朴信中做的食物种类并不多,只有一锅炒年糕一锅拌饭一大盆蔬菜沙拉和一锅汤。但种类不多量却足,毕竟是六七个大男人吃的,少了哪够?但其实这样也不够吃,所以李隆基事先已经从外面叫了rou排、意大利面和披萨,再加上这两盘饺子,凑了一桌东西方合璧的过年饭,摆了满满一桌子。

杨扬以为这就可以开动了,这时却见朴信中开始盛汤,给在座的每个人都盛了一碗。李隆基给杨扬解释,说这是韩国的风俗,在饭桌上年龄最小的那个人都是要给大家盛汤的。

“哎?”杨扬突然想到了什么,“那是不是应该我来?我比park还小两岁。”

“你不算,你是客人。”李隆基说。

“好了,吃饭!”朴信中盛好汤,开心地笑了:终于可以吃了!于是大家开动起来,一个个吃得不亦乐乎。朴信中拿起杨扬面前的小盘,盛了满满一盘炒年糕给他,然后笑着看他一眼,用中文说道:“吃这个。”

“park,你说中文真好听啊!”杨扬说,他用的也是中文,朴信中听不太懂,因为他学中文和学英文一样,都是会说的词和句子说得很标准,但词汇量却不大,而且中文才刚学了一年,尤其是这样。这时李隆基看他俩又交流障碍了,于是就把这句话用韩语复述了一遍,这下大家都听懂了,便哄的一声笑了起来,大概是觉得杨扬这话也太花痴了吧。

朴信中被笑得脸都红了,赶紧说道:“吃饭吃饭!”于是大家又接着吃,杨扬夹起面前的炒年糕尝了一口,觉得软滑香嫩,辣得正好,甜得也正好,比以前在外面点的要好吃得多,不禁赞道:“嗯,真好吃!”

李隆基就坐在他对面,接口说道:“那当然,这是朴先生做得最好的一道菜。”

“park他经常做饭吗?”杨扬问。

“是啊,他几乎每个休息日都会煮饭给大家吃。”

“他训练那么累还得做饭,以后让他别做了吧?”

“这个其实我们也说过,但朴先生说,对他来说做菜是一种乐趣,还说他很感谢我们远离家乡在这里陪他训练,给我们煮饭就当是表达心意了。”

Park总是这么善良,杨扬想。其实大概在他心里,朴信中做什么都是好的。

这顿饭吃得很快,桌子上一会儿就被扫光了,都是大男人,在吃饭方面也没个矜持的。然后大家就一起收拾了餐厅,把用过的餐具拿到厨房去洗。这时候朴信中让杨扬坐在客厅的沙发上等着,自己回了卧室。

几分钟后,朴信中出来了,他一只手藏在背后,冲着杨扬狡黠一笑,用中文说道:“叫哥哥。”

“哥哥!”杨扬接口就叫,一点都不含糊。

“给,压岁钱。”朴信中从背后拿出一个红包,递了过来。

“压岁钱?!”杨扬真是惊喜万分,没想到在异国他乡过年还能挣到压岁钱,更何况自己都这个年纪了,更何况还是park给的。杨扬欢天喜地把红包接过来,说道:“谢谢哥。”他仔细看这个红包,发现是用从杂志上撕下来的红纸粘的,四周一圈都是透明胶带,红包上还有一行英文字happynewyear,是朴信中自己写的。杨扬看了一会儿,把红包收起来,笑得傻乎乎的。

其实在韩国,过年时给小孩子的压岁钱都是装在白色的信封里,因为韩国人崇尚白色,认为白色是纯洁和高贵的象征。但在中国,这却是大忌,这点朴信中是知道的,所以他特意按照中国人的习俗,用红纸粘了个纸包。

这时厨房里的几个人都忙活完了,大家就坐在一起陪着杨扬说笑,还纷纷跟他要签名、要合照,大家会说英语的说英语,会说中文的说中文,这时候只会说韩语的便傻了眼。时间在欢声笑语中悄悄流逝,很快两点就到了,张凌宇如约而至,杨扬只好与朴信中告别。

“伦敦见。”朴信中说。

“嗯,伦敦见!”杨扬再次跟他握手,还抱了抱他的肩,然后上车走了。

在路上,杨扬把他的红包拿出来,打开,见是一叠崭新的澳元,都是20元面额,数了数,一共20张。这些都是朴信中刚来澳洲时用韩币换的,还没有用到,便数了20张封在红包里。20元,20张,因为杨扬今年20岁。

“扬哥,干嘛呢?”张凌宇问,他眼睛的余光看到杨扬一直在鼓捣着什么。

“拆红包,数压岁钱呢。”

“压岁钱?朴先生给的?”

“是啊。”

“扬哥,那你还真要啊?”

“我哥给的,为啥不要?”杨扬面不改色说道。

“……”张凌宇被他这一句话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