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荒网 - 言情小说 - 带着淘宝混古代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188

分卷阅读188

    。

“难不成真有什么仙法?”

他小声嘀咕了声,随后就将目光放到了入口处。入口处有两个通道,分别写着“进”,“出”两个字牌,而出入口皆有一个十字转闸,在那闸口还站了几个人,负责指点如何过那十字闸门。

他观察了一会儿,发现那闸门是单向的,只能朝一边转,心里想,若是有毛贼,即便知道这闸门是单向的,可情急时也难免不出错,而且这东西转动起来后,人也只能慢慢挪步,设计出这玩意的人真是鬼才啊!

而这玩意更让他惊异的还不是这个!他最惊异的是这闸门居然全部都是用钢铁做的,瞧那银光闪闪的模样,还有那质感,绝对是上好的精钢啊!

想想进来前乡民的议论,他忍不住又嘀咕了一句,“难道真是掌握了仙人之法?可变出钢铁来?”

嘀咕完又摇摇头,心里觉着县太爷有些败家。鞑子南下的势头虽被打断了,可大明的危机并未解除。这么多的好钢就用来防几个毛贼未免有些大材小用了,奢侈了啊!

然而,等他过了手动十字转闸门后,眼珠子都要掉下来了!

我的天爷啊!

这县太爷当真是学了什么神仙手段吗?!

头顶挂了一排铁格网不说,居然这里的货架也都是钢铁做的?!

败家,败家啊!

蒋一鸣在心里疯狂地呐喊着:这,这可以打多少兵器供前线将士使用啊?!丧心病狂,丧心病狂啊!

一双脚像被什么吸住了般,他一边在心里疯狂骂左弗败家,一边不由自主地朝着一排排货架走去。

就跟后世第一家超市在华夏国开张一样,进去的人基本都跟着魔了一般,一双眼睛黏在商品上后便再也挪不下来了。

物质匮乏的年代,有时便是有钱也买不到什么,古代的生活再好,对一个现代人来说也艰苦以及乏味的。

想想擦个屁股用点纸都能谈得上奢侈富贵的年头又有什么好向往的?反正带着淘宝这样金大腿穿越的左弗同学是觉着,若有选择,她绝对选现代。

在旁人眼里的勤奋,也仅仅是因为不做事,便无其他事可做了。

蒋一鸣四下瞅着,忽然瞧见别人都推着一个车,居然也是用钢铁做的,他又惊着了。

不过惊讶过后,他忙上前询问,“这位大叔,您这车哪来的?”

“瞧你这小伙年岁不大,怎眼神不好?喏,门口那边不是有一排车吗?嘿,你头次来吧?老汉儿昨个儿就来了,也跟你一样,不知这车是做啥用的。后来才知道,这就是给咱们装东西用的,走的时候,放入口处就行,有人收拾。”

老汉顿了顿又道:“若是买的少,那儿还有篮子。不过我跟你说,你还是赶紧去拿那车,这地方啊,进来了就停不了了,我昨个儿来了一回,今个儿又来了。哎呀,多亏县太爷啊!想不到我周老汉一个木匠,也有今天,能这样买年货,啧啧……”

“大叔是木匠?”

“是啊!以前也就混个半饱。可自打县太爷来了后,这日子就好过了哦!这县太爷喜欢我们匠人,对我们可好了!老汉给县太爷干活,顿顿有rou不说,每月还能赚好四五两银子,若是干得好,或是有什么创新,直接就是给一百两银子!到了年底,还发十两什么年终奖,就是给我们买东西的。嗳,这样的好官哪里找哦?这哪里是官?这是菩萨哦……”

说起这半年的生活,周老汉便有数不尽的话要说。可惜,蒋一鸣急着要去购物,所以很不礼貌地打断了周老汉,立刻调头回了入口处,寻了辆车,在小厮的指点后,很快便是推着车在超市里逛了起来。

千秋坊最大的两间铺子左右前后贯通后可不小了,虽说不能跟后世的大超市相比,可在这时代也绝对是庞大了。

蒋一鸣是秀才,认得字,虽说购物的心思也很急切,不过到底要比平头百姓有理智些。他推着车,四下观察着,很快就发现这些东西不是随意摆放的,都是有规律的,货架前的前方都有牌子,上面写着物品的种类。

出于读书人的习惯,他首先去了文具书籍货架,然后……

这位可怜的秀才就再也没挪动过脚步。

三十而立的人,五岁启蒙,看了二十五年的书,可他今天才发现,自己所读的书实在太少了。

这一块区域与其他区域都不同。货架也矮了很多,有些干脆是放在一张高低桌案上的。

在这些桌案旁,还有凳子,显然是考虑了有人买不起书,供人在现场的。

这位女县太爷当真是重教化啊!

蒋一鸣感叹过后,就彻底沉迷在了知识的海洋。

四书五经这些不消说,自是有的;而这些书他都背得滚瓜烂熟了,所以也没打算去看。除去这些外,还有各类史书,各朝各代的都有,甚至有辽史,金史,五代十国,南北朝的。

这些书在明朝市面上是比较少见的,所以能见着这些,蒋一鸣也是很激动,忙想上前翻开。可等他上前后,却发现边上还摆着一本书,看着有些不伦不类的,心里不由嘀咕,这也能算史书?

他拿起这本书,书面不知是什么纸做的,挺括光滑,字体清晰,图片色彩很是丰富,而等打开后,更是震惊了!

字体不大,可却是清楚明了,最关键的是……

这是人能刻出来的?哪家工坊能做到这地步?

另外……

郑和下西洋,这怎么也能被归到史书里去?

第197章进击的秀才

蒋一鸣翻了几页便是沦陷在了郑和下西洋的世界里。

原来……

外面的世界那么精彩吗?

合上书,蒋一鸣的心还在澎湃着。书中那瑰丽奇异的世界让他生出了向往。

翻过书,看了看底面,发现上面有标价,然后他又震惊了!

30文?!

这价钱真够丧心病狂的!

在网络前,书籍一直是昂贵的,放到明朝更是如此。像精装板雕刻的论语一本都要好几两银子。如果是活字印刷出来的,那要稍微便宜点。可再便宜,一本也要一两多银子。

没办法,活字印刷虽然提高了印刷速度,可铅活字也好,木活字,陶土活字都是消耗品。油墨的渗透会损坏活字,用一段时间就得更换,而且印出来的书质量并不怎么样,只能将就着看。

这年头,有钱的读书人跟没钱的读书人其实也很容易区分。只要看他们买的书籍便知道了。

雕版印刷虽然慢,但印出的字体比较清晰,质量较好,但也因着刻板难度大,价钱一直很高。而有钱的读书人不在意这点钱,看书是享受,自然要买好的。

而没钱的就悲惨了。买一本活字印刷的书都要攒好久的钱,有的人干脆自己借书抄,不但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