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荒网 - 言情小说 - 带着淘宝混古代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608

分卷阅读608

    乃是金华府义乌县人……”

她望着诸臣,缓缓道:“义乌,古称乌伤,乌孝,地处浙江中部,东南北三面群山环抱,出入困难不提,可耕种之地也极少。昔年,戚将军为打倭寇,招募者多为义乌人,诸位可知为何?”

“自是因人多地少,又出入困难,无甚营生维持!”

孙训珽的声音响起了,“故而加入戚家军,不说博个富贵,起码能混个温饱。”

“侯爷说的是。”

左弗微微一笑,忽然眼神变得凌厉了起来,望着陈长淮道:“不过据我所知,陈大人家中有良田十万多亩,啧啧,这义乌的田怕不是都落到你家去了吧?”

“你,你胡扯!”

“呵。”

左弗轻笑,“这扯不扯的也不是我嘴皮子一番就来的事,难道你以为你那点家财能瞒得过陛下亲卫的眼耳吗?”

所有人面色煞白。

左大友是锦衣卫头子,这些日子一直没怎么上朝,在家养病,他们差点都忘了这一茬了。

而且……

左弗说这话是什么意思?难道将他们的家底都调查了一番?

朱慈烺冷着脸,左弗不提这茬还好,一提心里那火就憋不住了。

这些事自然不是左弗自己去打听的,其实是他让锦衣卫去打听的。当然,左弗身为左大友的女儿会知道这些事也不奇怪。

只是,身为天子,纵然恨死了这群王八蛋,可却也只能忍着。总不能将人都杀光了,然后自己当光杆司令吧?

在大明当了官,家人和自己就能免除所有赋税和杂役。除去这些人外,还有那些勋贵,那些皇室子弟也享受这福利。

这些人将大明的根基啃得都差不多了,百姓没了活路,自然要出来造反。所以,听到左弗要动手收拾这群人了,他那是十分高兴,还未开始斗,他已经站到左弗一边去了。

本来嘛!

这天下是他的,他当然希望国家越来越好,就这一点上,无论他是多提防左家,可该用还是用,毕竟,谁希望将自己的天下给搅黄了?

“我大明农税各地不一,以苏淞最重。撇去此例不谈,其他地方农税十税二至三,如今陈大人一家十万来亩地,仅此一家,我大明一年就少收多少税银?有人算过这笔账吗?”

一大群文官脸发青。这个账能算吗?算起来不得把天子给气死?

“这,这是太祖定下的……古往今来,读书人素来受优待……”

有人小声嘀咕道:“再,再者,皇室子弟所拥田地不是更多?”

“这位小声嘀咕的大人说得好!”

左弗一拍手,“如今我大明皇室子弟在南边者已所剩无几,所以也不存在什么拖累财政一说了!不过您倒是提醒我了!”

左弗朝着朱慈烺一拜,道:“陛下,依臣愚见,这皇室子弟的优待也应取消!无论是谁,只要有田,只要从商就必须依法纳税!陛下,天下之地是有限的,农民负担又过重,臣觉得陛下应减轻农民负担,加重商税!三十收一,着实低了!”

“你,你这是要将天都捅破啊!”

一个老头哭嚎了起来,“陛下!左云舒居心不良,丧心病狂,居是连陛下亲人都不放过,眼里满是阿堵物,陛下,此人断断不能再为官了!还请陛下重罚!”

“罚你个鬼啊罚!”

一个勋贵跳了出来,“先帝是怎么死的?!就是被你们这群文官逼死的!阿堵之物?!当年先帝就是钱才死得如此屈辱!个个说没钱,等闯贼来了,我滴个娘唉!你们的钱当真是不少啊!足够买上几百万亩地还有多余了!你们这些人,当真不是人!陛下,我支持镇国公,我愿依法纳粮,纳税!”

“臣也愿!”

孙训珽出列,“先帝之悲剧断不能再发生!当年就是我辈贪婪,才让鞑子欺辱!臣赞成乡绅一体纳粮!”

“臣也赞成!”

“穷逼”们也纷纷出列,“我等愿纳税!”

一群大臣气得鼻子都歪了!

你们一群穷鬼,家里至多几百亩地,出来凑什么热闹?!而且,现在因着有高产粮,真要计较出来,那得交多少银才够?!

“陛下!”

左弗又道:“如今我大明有高产粮,依臣看,以前的规矩也不合适,臣觉得这也应该改改,十税一,甚至二十税一也足够养活朝廷与军队了。毕竟,经过多年摸索,如今亩产都在千斤以上,至于土豆红薯那就更别提了!所以乡绅一体纳粮后,国朝用度足够了。

而且,臣还有一个提议。昔年,太祖问鼎天下时,物价便宜,官员发俸皆不发金银,全是发米粮。只是几百年过去了,太祖定下的俸禄已不够官员养活自身,故而臣提议,给官员加俸,以米粮金银并行,如此不但可以减轻贪腐,还能盘活商市,让农民手里的米得以卖出,如此一来,岂不是两全其美?”

一些中间派一听这话,顿时来了精神。

纳粮他们也不愿。一大家子要养,如今今上对贪腐打击力度又大,不知多少贪腐的官员已经被杀了头了,若是再减去所有福利,他们还怎么活?

不过若是加工资的话……他们倒也乐见其成。就不知能加多少?

朱慈烺眯起眼,想了想,便问道:“首辅怎么看?”

“陛下,镇国公此乃老成谋国之言,我大明官员俸禄的确太少了。”

钱谦益道:“太祖问鼎天下时,一斗米不过几文,大家还能凑合过。可如今米价不知翻了多少倍,官员家人又不得从事其他行业,只眼下这点俸禄,的确过得甚是辛苦。”

他顿了顿又道:“臣斗胆说一句话,贪腐不绝与俸禄过低有极大关联。官员没有钱,就要想法盘剥小民,四下捞钱,若是俸禄足够,不敢说绝对杜绝贪腐,但起码能减轻一些贪腐。

至于镇国公说的乡绅一体纳粮,臣也是赞同的,臣也愿依法纳粮。只是,毕竟我大明以士治天下,全部取消臣也觉不合适。所以,臣有个折中的法子,不知可行不可行?”

“爱卿且道来。”

朱慈烺也很想听听钱谦益有什么办法解决这事。毕竟要乡绅一体纳粮,想要实现,是绝对很难的。而且朝廷还要靠这些人办事,也不能打压过甚了。

“正如镇国公所说,如今高产粮就以稻米来说,亩产以达千斤以上,以一成年人,一日食用三斤米来说,一亩地所产也能吃上三百多天,这还是往高了算的。若是再加上土豆,玉米,红薯等更多产量的副粮,一家人若有十亩地,便可足够富足。

所以臣觉着,加俸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也可以给予官吏,有功名之人一定的免征额度,就像秀才待遇那样。按照官阶大小,定下免征额度,最低十亩起,最高不可过百亩,臣以为这样最为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