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荒网 - 言情小说 - 带着淘宝混古代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663

分卷阅读663

    在为常州争光,所以怎么着也得表示下的。

常州的富有已经超出了东瀛人的想象力。

他们实在想不通为什么这个名不经传的地方经过左弗整理后就能变得这么富有。他们思来想去的,最后只得出了一个结论:一定是左学创造的。

所以!

一群人死死握紧拳头,眼里迸着狼一样的光芒:哪怕让天皇吃屎,他们也要将左学学到手啊!

不然……

几百年后,还有他们东瀛人生存的地方吗?

看着这繁华的常州,每看一眼都是绝望呐!

差距太大了!

不是一星半点!

有个遣明使这样描述到:大明的官员带着我们浏览了常州城。比起北京,比起南京,比起杭州,比起苏州,这个名叫常州的地方对于东瀛来说是陌生的。

可就是这样一个名不经传的城市,从城东走到城西,用双脚去丈量的话,一个时辰都是不够的。

在那商业最繁华的地段里,你永远也见不到逼仄的平房,每一条街,每一个巷子,都是三层高的小楼房。

他们用了一种我们不知道的材料来建这些房子。若不是屋顶的瓦片,我们都不敢相信,这还是我们熟悉的那个华夏。

那个自汉唐以来对东瀛就影响颇大的华夏再次重生了!

在这儿,你见不到一个乞丐,即便是力夫也是面色红润。他们穿着统一的服装,虽因着干活,衣服不怎么干净,可从他们的头发来看,显然他们是经常沐浴的。

在这个城市里,有许多大型的沐浴场,每一个进去的人都会做一番检查,然后发一张叫作健康证的东西才能进去沐浴。而且,根据随行官员介绍,健康证一年办一次,在常州,只要你进公共浴室,就必须有这健康证并且每年检查一次。

这不是什么繁文缛节,体现在这些细节处的是左学的先进。用大明官员的话来讲,他们这是将传染病传染的风险降到了最低。

而这理念正是来自左派医学。

听说那位尊贵的人是个十分讲究细节的人,注重完美,她对完美的追求体现在这座城市的每一条街道,每一个巷子,每一个人,甚至是路边干湿垃圾的分开投放。

在这座城市里,随地吐痰,净身,乱扔垃圾将遭到极为可怕的惩罚。除了罚钱,还将被关在路边的笼子里,这对一个人的尊严来说是极大的打击。

而这座城市的官府组织了一群上了年纪的老妇人,老头,让他们套上了红色袖章,专门来盯着这些犯错的人。就在我们在这座城市里参观的时候,就有几个外来的倒霉鬼被这些红袖章老太老头给抓了进去,关在路边的笼子里。

进入这座城市时,会有人专门负责讲解这座城市的规矩,这些人叫得虽凄惨,但我却不同情他们。

不遵守规矩的垃圾在哪里都不该得到宽恕,他们应该受到惩罚。

啊!

在这个城市待了几天,连我都感觉自己升华了。触摸着左学领袖人物遗留下的痕迹,感受着这座城市的富有与发达,我感觉自己正在适应这座城市,他让我变得更懂礼了。

明人不像传说中那样,他们对我们东瀛人没什么仇视,似乎是受左弗的影响。

听说在那位尊贵大人的身边有一个东瀛人组成的亲卫队,他们都入了大明国籍,成了大明人,享受着极好的待遇,堪比大名。

这回来大明,若是能结交下,或许可以借着同胞的情谊拉拉关系,让他们来拜托那位大人,想来应该比我们去拜托更容易些吧?

大明的富有令人如此着迷却也令人如此绝望。听说,改变这一切的那位大人正在大明掀起变法的风浪。

在一众男人中,无人是她的对手,哪怕是几千年留下来的顽疾也被她打落。可预见的是,这位将成为未来二三十年中,大明最有权势的人,甚至连皇帝陛下都要受其制约。

所以,务必要让这位大人感到喜悦。听说,她对东瀛还是比较有好感的,曾在朝鲜使臣说东瀛坏话时,阻止了他们。

这传言不知真假,但寡廉鲜耻又无骨气的朝鲜人完全能做出这样的事来。而且,那位大人亲卫里只有东瀛亲卫,所以由此可见,对东瀛比对朝鲜更有好感应该是真的。

我们眼下要做的,就是要比朝鲜展示出更多的诚意。朝鲜人是虚伪的,他们是没有廉耻心的,跟东瀛的精忠精神不能比。

在大宋灭亡时,我们上到天皇下到贫民都茹素了三个月,为辉煌文明的覆灭而哀悼。

可看看朝鲜人,他们很快就投入了野蛮人的怀抱,甚至还将自己的女人送给野蛮人享用。

他们跟野蛮人结合,只会混淆他们那本来就不高贵的血统,而我们在宋时向大宋借种,所以比起朝鲜人,我们更有资格成为这个国家第一属国,享受比朝鲜人更好的待遇。

他们是一群混淆了血统的野蛮人,跟东瀛这样正宗的儒家继承者是不能相比的。我想,那位大人也是出于这样的考量,才没有重用朝鲜人。

毕竟,朝鲜人的狡猾与软骨头是出名的,是有传承的。而我们东瀛人,每次都在华夏危难时,出力帮忙,没有背叛过他们。

至于之前侵略大明之事,也只是一小撮浪人所为,丰臣秀吉那傻瓜根本就不知上国的力量,属于不自量力的丢人行为!

所以,我们必须,我们必须要牢牢抱住上国,让他们感到快乐,我们得更谦卑……先写到这里了,大明官员叫我去吃饭了,这儿的饭菜令人疯狂,我想,我是不会再想回东瀛吃那些发霉的鱼干了……

第610章入京

南京城的道路早已修缮完毕,棚户区的改造也完成了。虽然,为了保留古建筑,没像常州琼州等那样大刀阔斧的改革,但眼下的南京城看起来反而有种别样的美。

年久失修的房屋都经过了修整,随处可见的绿化带给这座城市添加了一丝丝诗意。

从TB买来的法国梧桐被植在道路两边,相信若干年后,就会长成参天大树,为这个城市带来独特的风景线。

而大量从各地搜集来的樱花树也被种植到几条干道上,眼下花期已过,但到明年春天的时候,会开得更为灿烂。

整个城市的绿化设计让这些日本遣明使十分震撼。日本自遣唐后,就引进了中国樱花,甚至已隐隐成了日本的国花。

樱花不污不染的特性让日本武士十分尊崇。而在中国,培育樱花的记载最早可追溯到唐时。

那时的唐朝富有人家已普遍栽种樱花,据说也就是这个时候,日本将樱花引入日本的。

这些遣明使望着这些已凋零的樱花树,不由陷入沉思。

听随行官员介绍,这都是那位女国公的手笔。难道这位偏爱樱花的女国公跟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