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荒网 - 言情小说 - 卖油娘与豆腐郎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123

分卷阅读123

    梅香当时脸爆红,立刻把黄茂林按在地上的稻草窝里打了一顿。但她又没舍得使劲,最后反而被被黄茂林按到稻草窝里好一阵轻薄。

这个中秋节,虽然稻子还没收完,娘儿两个却再不像去年那样忙乱。

明朗兄弟今儿放假了,正在西厢房晨读。

家里的风波明朗帮不上忙,只能更加用功读书。他心里清楚什么王家和余家,只要他考取了功名,所有的问题都能迎刃而解。

儿子读书用功,叶氏帮不上儿子的忙,只能更加用心地打理他们兄弟的衣衫和吃食。

第二日,黄茂林一大早就来了。梅香去田里割稻子去了,叶氏在家里做饭。明朗兄弟才吃了饭走了,叶氏正准备带着饭食和兰香一起去田里。

“茂林来了,你家里忙完了没?”

黄茂林笑了笑,“差不多了,我阿爹让我来看看,给婶子帮帮忙。”

叶氏把饭食放到篮子里,“多谢你阿爹挂念,我们也快忙完了。你吃饭了没?走,跟我一起去田里,梅香早上出去了就一直没回来呢。”

黄茂林趁着叶氏锁门的空挡,提起了那个篮子,“我吃过饭来的。”

叶氏带着两个孩子一起去了田里,梅香肚子早饿了,见她过来,把镰刀一丢,就跑上来了。

叶氏心疼的急忙打开篮子,端出一碗rou丝面,又拿了两根油条递给黄茂林,“我昨儿炸的,你也吃两根。”

梅香一边吃面一边笑,“阿娘,我感觉我吃的好多啊,莲香一天吃的都没我一顿吃的多。”

叶氏忙道,“胡说,你干了多少活!你看看你大伯二伯他们,干的活还没你多,吃的比你多呢!再说了,你还在长身子呢,干这么多活儿,可不能少吃了。”

黄茂林也安慰她,“你哪里吃的多了,你还没我吃的多呢。”

叶氏摸了摸旁边兰香的头,对梅香说道,“只管吃,家里多的是。等收完了稻子,我好生给你们一人做两身衣裳。”

梅香呼噜噜很快把那一大碗面条吃光了,还吃了一整根油条,然后打了个饱嗝。

黄茂林一边吃油条一边吃吃笑了,梅香顿时脸红,踢了他一下,“笑什么笑,不许笑!”

叶氏如今不大管她两个说笑,只要没有什么太违规的事情,她也希望两个孩子能多一些情分,以后日子更和睦。

黄茂林往旁边闪了闪,“不笑不笑,你要不要再吃两口。”

说完,他把自己的油条递了过去。

梅香撇开脸,“我才不要吃你剩下的。”

说笑了一阵子后,大伙儿一起下田割稻子了。

作者有话要说:

亲亲们早上好,时间好快,一晃又过去大半年了~~

感谢在2020-03-1810:55:33~2020-03-1914:41:54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悦己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墨琪21瓶;悦己10瓶;香妮5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59章谈生意智斗董氏

刚割过了稻子,把粮税交了,官府忽然下令征集各村镇民夫,对旁边的官道进行彻底的休整。

命令一下,众人都忙乱了起来。服徭役每年都有,今年修路、明年修渠,总是没断过。你不想去,可以,给钱就是了。

修官道可不是小工程,平安镇所在的荣定县负责其中的一段路,就这一段路,也得征集不少民夫。

按照往年的惯例,差役与里长一起到各村按照花名册征集民夫。各家各户,三丁抽一、五丁抽二,凡十三岁以上五十岁以下,皆算成丁。

分了家的,各算各的,没分家的,都一起算。如梅香家,没有成年男丁,倒不用去服徭役。如叶家那样的,就得去一个了。

有人为了不服徭役,分了家。但分家也有分家的弊端,朝廷征收户税,都折算在粮税里头。不分家,兄弟们混在一起,只算一户,分家后就各家都要交了。故而,不论你分家还是不分家,都是各有利弊。

明朗还小,不算成丁,这次服徭役躲过了。叶氏心里仍旧免不了担心,过两年明朗长大了,到时候怕就是躲不过了。黄茂林家里只有两个成年男丁,也不用去了。再等两年,黄茂源大了,黄家就跑不掉了。

如韩文富家里,儿子孙子一大堆,这回得去两个人。

服徭役苦的很,一去几十天回不来。在那里吃不好睡不好,整日干重活,连个歇息的空档都没有。若是干活干的差了,轻则挨骂,重则还要挨打。

为了防止大部分人拿钱买徭役,县衙把标准定的高,一个人二两银子。你不去可以,交二两银子,官府花钱另外雇人。有一些男丁多的人家,除了抽去的人,另外还有人报名,可以多挣钱。

但官府并不会把那二两银子都给新雇来的民夫,能得个一半就不错了。按照那些差役的说法,给一半是正常价格,另外一半是缴纳的罚金。至于罚金最后到哪里去了,百姓就不得而知了。

韩家岗一下子少了不少壮丁,剩下的人仍旧在家里准备过一阵子种麦子和油菜。

梅香家里春上积攒了不少油菜籽,虽然生意好,消耗的快,后来又有许多人家陆续送来了许多,总是没缺过。

荣定县背靠群山,官道路过这里时,也只能绕着山走,平安镇不远的地方,正是官道的一个拐点。

这条官道原是前朝时修建的,被弃用了这么多年。也不知怎地,忽然又要启用。百姓们不懂,只知道官道一旦修好了,南来北往的客商会越来越多,平安镇在官道拐点上,必然又要繁华起来了。

如赵老板这样的人,已经开始摩拳擦掌大干一番。如黄炎夏兄弟这样的,也在思索以后如何处于不败之地。

梅香家里的油坊客人络绎不绝,叶氏暂时还想不到那么远。家里都快忙不过来了,她实在没有精力再去开疆扩土了。

等早晚开始穿夹衣的时候,官道终于修好了。

叶氏等人隔天上街,渐渐发现偶尔会有陌生人到镇上采买吃食和草料。有一些眼睛毒的人闻风而动,镇上的面馆忽然又多了一家。渐渐的,竟然又开了一家小饭馆,只卖一些家常饭菜,价格不贵,好吃管饱。

路过的客人可不就是想吃口热乎的家常菜,他家生意顿时火爆了起来。

这一日,又在街上。

天阴,刮起了风,叶氏和梅香多穿了一件衣裳,倒不觉得冷。

梅香见一些陌生人牵着马匹进了街口那家小饭馆,心里思绪不断。

她小声和叶氏商议,“阿娘,新开的这家饭馆和那几家面馆,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