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荒网 - 言情小说 - 卖油娘与豆腐郎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177

分卷阅读177

    伙儿都越来越好。”

叶氏接过茶水,“谢过嫂子,嫂子说的事情我放在心里了,过几天有消息了,我就告诉茂林。”

正说着,梅香进屋了。

她一醒来就发觉家里来人了,仔细伸头一听,顿时大喜,立刻连黄茂林也不管了,自己穿戴好了就往正房跑。

黄茂林急的在后头喊,“慢一些,别跑。”

梅香刚出厢房门的时候叶氏就看到了,忙起身过来,梅香一进门,叶氏就立刻拉住了她的手,“别跑,慢些。”

梅香嘿嘿笑了,“阿娘来了,兰香也来了。”

叶氏看了看女儿的肚子,把她带到一边坐下,“我好久没看到你了,虽然晓得你过的好,就是想来看看你。”

杨氏在一边插话,“这才是做娘的心呢,走到哪里都牵挂。”

叶氏把旁边的大包裹打开了,一一拿给梅香看,“我又给孩子做了许多尿布,还有这小被子,都给你收好。等明年快生的时候,拿出来晒晒,直接能用了。”

杨氏笑道,“弟妹真是有心,人家都是送月礼的时候当着众人的面给,你这私底下给了,有人情都显不出来。”

叶氏摆手,“我做外婆的心,哪里能等到那个时候。等生了之后,我还有呢。”

杨氏一边笑着一边忍不住心酸,当初她生两个孩子的时候,娘家送的东西寥寥无几,以后红莲生孩子,怕还不如自己呢。这话不假,杨老太太虽然也是个爱钱的,但多少还讲一点脸面,那闫氏真是为了钱连脸都不要的人。

叶氏顾不得去看杨氏的表情,只低头一样样给女儿看东西,吃的穿的用的,这一个大包裹,怕是花了不少钱的。

把包袱里的东西看完了,叶氏又把旁边一个竹娄打开,掏出一个水釜,“自从到了镇上之后,我也没工夫回去砍柴,如今家里厨房的炉子也停了。我听了明朗的话,买了个水釜,真是方便多了,把开水放里头,第二天早上还有些热乎劲呢。我想着你如今身子不便,夜里说不定也要起来喝水,现烧多麻烦呢,有了这个,一天都不用愁。”

大伙儿都没见过,都探头看。

梅香又嘿嘿笑了,“阿娘,这个东西不便宜吧。”

叶氏笑了,“我以前不知道有这个东西,要是知道,当初买一个给你做陪嫁。”

杨氏也忍不住赞叹,“真是个好东西,大冬天想喝口热水可不容易呢。有了这个,梅香以后半夜肚子饿了,自己泡东西吃都行。”

叶氏自然不是那等不讲规矩的人,除了给女儿送东西,她也给黄家其他人准备了一些吃食。

送过了东西,又嘱咐了梅香许多话,叶氏拒绝了杨氏和梅香的挽留,带着兰香回家去了。

叶氏走后,杨氏让梅香把水釜拿回自己屋里去,梅香想了想,摇了摇头,“阿娘,还是放在堂屋里吧,这水釜水可不少呢,我一个人喝一天都够。放在堂屋里,谁想喝了就自己倒,反正我房里离堂屋也不远。”

杨氏心里很高兴,觉得梅香没有因为是娘家送来的就独吞,心里也有些佩服这个媳妇。多少人家的媳妇恨不得把自己的嫁妆捂得死死的,生怕婆家人沾了一点光。

黄炎夏回来后见到这个东西,先稀奇了一番,然后听说梅香要留在堂屋,点了点头没说话,心里却想得和杨氏一样,但他想得更多一些,等回头多分大房一些钱。

第二天,周氏来镇上送菜。叶氏虽然管着学堂,但逢集的上午她还要在家里照看油坊,因而都是在家里把菜处理好了再拿到学堂的厨房去做。

周氏每回送菜都是直接送到家里,她才放下担子,叶氏就拉着她悄悄说了黄炎礼家里想求亲的事情。

平安镇收山货的不多,周氏自然是知道黄炎礼家里的。论起家底,周氏心里满意,但她也要看看那家人如何。

但这亲是梅香牵线,周氏忙解释,“梅香办事自然是可靠的,可我还是想看一看,还请弟妹帮着转圜一下。”

叶氏笑了,“我自己嫁过女儿,自然了解二嫂的心思。二嫂放心,我来安排这个事情。”

叶氏把话带给了黄茂林,黄茂林第二个集就带着茂松一起来玩了。黄炎礼让黄茂松带了一些菜籽,去韩家换十斤油回来。恰巧,周氏带着莲香一起来赶集。

莲香不明所以,如往常一样和兰香说笑,黄茂松知道今儿是来相看的,见莲香活泼可爱,心里很是喜欢。

叶氏当着周氏的面,问了黄茂松许多话题,黄茂松一一老实答应了。

叶氏问过话之后,打发黄茂松先走了。

黄茂松才出门,叶氏问周氏,“二嫂,如何?”

周氏笑了,“是个好孩子,勤快能干。”

叶氏也笑了,“二嫂要是没意见,再问莲香两句,要是你们家觉得行,过两天我再给黄家回话。”

正说着,有人来买油,叶氏招呼客人去了。

周氏趁机问了莲香的意思,莲香这才知道刚才那个少年郎今儿是来相看的,怪不得总是拿眼睛瞟她。

莲香顿时脸爆红,“阿娘,怎地提前也不跟我说一声。”

周氏笑了,“提前跟你说了,你就要装相了。这装相装一时还行,谁还能装一辈子。你再想想,下个集再回你三婶。”

娘儿两个送过了菜,就一起回去了。

韩敬奇最喜欢勤快能干的孩子,黄茂松符合他的要求,家底也不差,他心里还是比较满意的。周氏见过了黄茂松,也想给女儿说个殷实人家。

莲香想了一天也答应了,小小年纪能出去收山货,自然是能干。总在外头跑的人,心性更开阔,回到家里只想着过热乎的日子,并不会在意屋里人是不是性子安静这些小事。况且,三姐介绍的,定然是不差的。

她总是要出嫁的,大黄湾离这里不远,她在婆家可以找三姐玩,回娘家也不远。

她点了头,后头就好办了。

过了两天后,黄茂林先来回话,说六房人都很满意这门亲事,不知二伯家是如何想得。

叶氏让黄茂林稍安勿躁,等周氏来了之后,给了肯定的答复。

双方有意,自然好办事了。

黄炎礼一事不烦二主,直接请杨氏和叶氏一起上门提亲。

平氏买了根沉甸甸的足银簪子,插在了莲香的头上。杨氏如今见着簪子就有些臊得慌,又想到自己损失的私房钱,还有些心疼,悔不该当初办下这桩事,一辈子没脸。

黄家和韩家再次联姻,且梅香和莲香是堂姐妹,黄炎夏和黄炎礼关系也好,这门结的亲事真是皆大欢喜。

转眼就过了腊八,雪停了,出了大太阳。

都说落雪不冷化雪冷,这话不假,虽然出了太阳,早晚却比往常还要冷。黄炎夏父子三个天天到处卖豆腐,杨氏让淑娴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