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荒网 - 言情小说 - 卖油娘与豆腐郎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321

分卷阅读321

    偷偷看贵仁,无意中被贵仁发现,她立刻扭脸就跑了,贵仁却若有所思。

细月感叹了一番之后,也转身去正房了。她不知道的是,贵仁也正透过窗户外看细月。

丑吗?大福说细月太丑了,可能这辈子都嫁不出去。贵仁对此不置可否,好看不好看的,不过是一副臭皮囊罢了。细月老实勤快,人又温柔,哪里不好了。

过两日,韩明辉带着韩明尚,哥俩一人背了个小包袱,直接过来找黄茂林。

梅香把他们兄弟二人引进正房,上了茶点,先问候崔氏以及韩敬奇夫妇,又问家里嫂子和孩子好不好。

韩明辉笑着一一回答,“阿奶身子骨好的很,前儿还和大伯娘吵了一架。我阿爹阿娘也好,家里都好,三meimei只管放心。”

梅香点头,“家里好就好,如今我家里事情多,不得已才请大哥和五弟来帮忙。”

韩明辉有些不好意思,“以后就要劳烦meimei和妹夫了。”

说了一阵子客气话之后,黄茂林带着他们兄弟二人去了新油坊。

先手把手教他们招呼客人,兄弟二人有些不大放得开,黄茂林也不着急,谁还不是慢慢来的呢。

莲香听说哥哥弟弟来给三jiejie帮忙,连忙跑到油坊那里去看了看,也送了一些东西过去,还说要每天送饭过去。

梅香忙拦住了她,“你就不用管了,茂松总是不在家,你把孩子看好就行。”

韩明辉兄弟肯学,黄茂林教得尽心。胆怯这个事儿,多干几回就行了。

油坊里的瓶瓶罐罐比较多,韩家兄弟学了几天,才弄明白什么样的油桶能装多少油,给人家打油的时候用什么样的小竹筒能打得更快,也让客人觉得自己没吃亏。

黄茂林时常点拨他们,“比如人家要打半斤油,你就拿半斤的小竹筒打得满满的。你若拿一斤的小竹筒,你就是打了六七两,人家也觉得自己好似吃亏了。”

兄弟二人刚开始有些挫败,觉得自己不是这块料,黄茂林又时常夸奖他们,他们又不好意思垂头丧气,只得鼓足了劲儿继续往下干。

什么事情都是一回生二回熟,多历练几天,这胆怯的毛病慢慢就去掉了,经验也更多了,知道如何应付刁钻的客人。

好在韩家如今势力大,黄茂林并不苛刻人家的斤两,一般也无人找麻烦。

黄茂林也不是天天都有功夫在那里看着,他的事情多得很,隔两三天才能去照看半天。反倒是梅香天天过去,把自己看家的本领都交给韩明辉兄弟二人。

这样过了近一个月,韩明辉和韩明尚终于能独自应对油坊里的事情。

黄茂林夫妇终于松了口气,把头一个月的分红给了他们,一共四两多银子,黄茂林凑了个整,给了他们五两银子。

韩敬奇听说之后,把大儿媳妇和孙子送了过来,自己老两口仍旧住在乡下。

忙完了油坊的事情,又到了秋收。

今年,整个荣定县的收成都堪忧。那场大雨虽下的大,但仍旧有许多人家遭了灾,还有许多人家的庄稼只就下了一部分。

别人家都不说,梅香自己家的田地,今年至少要减产三到四成。

县城里面,李大人忧心忡忡,“今年四处减产,这粮税怕是难收啊。”

明朗又给了李大人一记重锤,“大人,粮食减产,怕是商税也要变少。”

李大人眼见着就要离任了,忽然间遇到这样的事情,于他的仕途来说,是很不吉利了。

好在李大人从旱灾开始时就已经做好了思想准备,这次离任,最好也是平调,若是不好,被降级都有可能。

李大人已经尽力了,折子已经呈上去了,如实汇报荣定县受灾情况,能给百姓争取多少,就看天意。

还没等李大人离任,上面的批示下来了,今年的粮税照旧。

县衙一干人越发坐不住了,百姓的收成减少,朝廷却不肯减免赋税,今年想把粮食收上来,怕是难上加难了。

李大人把县衙所有人都派了出去,到各乡镇收粮税,自己留守在县衙。

百姓们本来睁大了眼睛,指望着朝廷能减免些赋税,哪知却等来了这样的结果。百姓自然不敢骂皇帝,只好骂底下的狗官,从县令到衙役,各人的祖宗十八代都被骂了个遍。

黄茂林听说今年朝廷不免赋税,背地里也忍不住和梅香抱怨,“都说皇帝老子皇帝老子,儿子们都要饿死了,老子却闭着眼睛只管要吃的!”

梅香没说话,心里也是赞同的,但也忍不住劝他,“谁知道呢,说不定这消息根本就没报上去。”

黄茂林叹了口气,“今年减产这么多,还要如实交粮税,上头这是想吃大户还是想吃绝户啊?”

梅香看向黄茂林,“这话如何说?”

黄茂林烦躁的喝了口茶,“吃大户就是让地主让利,吃绝户就是让百姓卖儿卖女了。不管是哪一种,都是百姓遭殃。”

梅香叹了口气,“茂林哥,要不,咱们减免一些租子可行?”

黄茂林用手敲了敲茶几,“也只得这样了。”

但黄茂林又不想就这样吃了个闷亏,虽说家里只有八十多亩地,也减不了多少租子,但有粉谁不想抹到脸上呢。

黄茂林先去了县城,与叶氏商议此事,叶氏也同意了减免租子的事情。

征得了叶氏的意见后,黄茂林立刻大张旗鼓把两家的佃户全部招了过来,说明了来意。

众人欢欣鼓舞,大声夸赞韩县丞体恤百姓,又夸黄掌柜高义。

老百姓们彼此之间消息也灵通的很,韩黄两家减免了租子,立刻嚷嚷的整个平安镇都知道了。其余大户不管心里怎么想的,也只能跟着减免租子。

这事传到李大人耳朵里,往府城州官老爷那里略微提一提,州官老爷立刻对荣定县年轻的县丞有了个好印象。

虽说减轻了田地租子,但绝大部分百姓家里仍旧比往年更加捉襟见肘。

往年丰收的时候,秋收完毕,各家各户一天还能做一顿干饭吃。今年,不管是镇上的娘子们,还是乡下的妇人,每日做饭的时候都掐斤掐两,多的一粒米都没有。若是当日不用干重活,一天吃的都是稀饭。许多人家为了节省粮食,一天只有两顿饭。

黄茂林借着这个机会,好生教育了家里两个孩子,家业来得不容易,一粒米都金贵,万万不可浪费。

因减免了租子,梅香家里今年没有收到多少粮食。黄茂林把家里粮食再次清点一遍,全部保存下来,一粒也没卖。

谁知道明年是什么天呢,万一再出个旱灾或是洪涝,家里若是没有余粮,那可要命了!

呸呸,明年定是风调雨顺!

百姓们手里的粮食少了,过日子就比往常更加精细,黄茂林的生意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