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荒网 - 言情小说 - 大丫鬟奋斗日常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163

分卷阅读163

    谕。

六月初六,贾贵妃特地挑了好日子,打发太监夏守忠到荣国府下了一道谕,命黛玉宝钗等只管在院中居住,命宝玉随进去读书。

贾政夫妇接谕,回明贾母,贾母十分喜欢,命他们姊妹各自盘算挑选,笑道:“娘娘隆恩,快打发人去请朱嬷嬷。”

地下李纨笑道:“朱嬷嬷家去了。”

贾母便连声命:“唤几个出门的婆子,把绣丫头接来。”又向宝玉、宝钗、湘云道:“她来了,你们不许小看轻待了她,和和睦睦的,我才喜欢。”

宝玉听了那谕,早已喜得无可无不可,急忙道:“一样的姊妹,如何会二样相待。”

湘云用帕子捂着嘴轻笑:“她和林丫头最好,只叫她们两个一处住。有林jiejie在,旁人若慢待她,林jiejie还不吃了别人……”说笑话似的拉长音儿:“老太太只放心罢。”

六月初一,湛家请官媒婆里名声最好的吕媒人,郑重登门求亲。这吕媒人好伶俐的口齿,不先说湛家如何,倒先把朱绣夸得天花乱坠,地上无双,直教朱嬷嬷和程舅舅都软和了神色,咧开嘴来。这才把湛家求亲之事说了,过了她的嘴,湛冬可比王孙公子,不输潘安宋玉。

听得屏风后的朱绣用帕子捂住嘴才没笑出声来。

朱嬷嬷和程舅舅拿了一会子乔,才唤出朱绣来。

朱绣依着朱嬷嬷先前教过的,满脸羞红,深深一福:“终生大事,全凭母亲舅舅做主。”

说罢,就用帕子掩面,一径“羞”回去了。

吕媒人早知两家已有默契,只这才得见朱家姑娘第一面,由不得心里大赞:好个标致知理的小姐。

吕媒人头一次登门,只作起头,后儿又连着三四日,天天上门来,把湛家的情形和湛冬的品性一一说明,朱嬷嬷和程舅舅才点了头。

此时这亲事才算是暂定。

初六日,正是湛家行纳采礼的日子,行了纳采,方是结亲之始。

古礼纳采需送大雁,本朝讲究些的人家仍有遵循古礼的,但寻常倒不大考求。

除了吕媒人,湛家请了族中德高望重的长辈做主婚人。纳采礼上,就有吕媒人陈湛家所备仪物于程家庭院之中,主婚人受书,告观礼的亲友宾客。

众人看时,只见一只雄壮矫健的大雁在当首,后面红盘托物:凤凰、鸳鸯等福寿吉祥式样的首饰八样;鲜亮的绸缎八样;更有十二品珍馐,其中羔羊、鹿rou皆不缺;最后合欢铃一对,意在合欢、纳吉守福。整整三十样,足以看出湛家对这门亲事的重视和喜欢。

“我们家大爷亲自网的大雁,一支羽毛都未损。”湛家跟来的年轻小伙子与有荣焉。

吕媒人颇来的,早安排下人给宾客散果盒,一时间,气氛更好。

却说贾母使人来接朱绣,还没近程宅,就被拦了下来,压车的婆子看两人身形挺拔,穿着箭袖,腰上还系着马鞭,倒像是兵丁,忙下车来问。

“前面程老爷家正走六礼呢,朋客颇多,您这马车恐过不去。”

婆子笑道:“是皇商程老爷家?哎唷,我们正是要去他家的。”

两个五城兵到底年轻些,只以为这是迟来的客人,忙让开通行。

马车向前走了二三百米,又被拦下,婆子道:“又怎的了?我们往程老爷家去,不必再问。”

外头程宅的管家笑道:“是我家老爷的故旧?请问府上是?”

那两个压车的婆子笑道:“原来是程老爷家的人,我们是荣国府里,奉老太太的命来接朱姑娘的。”

管家一听,忙笑道:“我们家大姑娘正议亲呢,今儿行纳采礼。还请替咱们向贾老封君致谢。前头人多,我这就送几位出去,省的堵在这处误了您的事。”

幸而婆子未及下车,管家一挥手,早有两个把式上来,把贾家的马夫夹当间儿,赶着马儿就掉了头。不管车里婆子如何说,只送出去才罢休。

第74章白眼狼

马车如何去的,就如何回来。压车的婆子本以为是个露脸得便宜的好差事,谁知这般不巧,人没接来不说,连究竟是如何情景也不知,老太太若问起该如何是好。

两个出门的婆子一个是荣庆堂本处的老嬷嬷,一个是新进钻营进荣禧堂的,二个都尽知主子脾性:太太面上还慈和,无谓这等小事生气;老太太却益发听不得下人违她意愿,虽顺了她的意思那打赏也越发大方丰富。

可事情不是没办好么,荣庆堂的婆子便道:“须得有个说得上话在前转圜才好。”

二人想李纨如今主事,这个寡妇奶奶,是第一等柔和慈善人,便脚步一转,往李纨住处来。李纨的大丫头素云笑问:“两位mama从哪里来?”

荣禧堂的婆子与素云熟惯些,忙笑道:“素云姑娘,大奶奶可忙着呢?”

往日自己出去,谁看在眼里过,如今也姑娘长姑娘短的了,素云一笑:“管家奶奶们才散了,我们奶奶才歇口气。”

李纨听到外面声音,问:“外头是谁?”

素云扬声道:“是老太太院里的杜mama和太太处的童mama。”

“叫进来。”李纨说。两个婆子方进去,听李纨笑道:“两位是一起来的,还是各有事情?”

杜婆子忙笑道:“一起的一起的,老太太让去接朱绣姑娘,谁知……”如此一说。

童婆子也赔笑道:“好奶奶,千万救咱们一救,咱们必定感激报念您的情。”

李纨笑道:“谁知道赶巧了她家有事,这原怪不着你们。老太太眼明心亮,你们把事情原原本本的说了,必不会怪罪你二位。你二位如今偏跑我这里来求请,反倒像心虚似的,把小事都弄大了,依我说,还是快去老太太那里禀明原委是正经。”

二人无法,只得出来。童婆子撇嘴道:“原来看着这大奶奶柔和,比二奶奶眼毒嘴厉好些儿,谁知这面瓜不中用,还不若那肯揽事的呢。”

杜婆也嘀咕:“谁说不是呢,二奶奶那张嘴伶俐,只要她肯管,总是能哄得老太太高兴。这大奶奶人木讷嘴也笨,纵使她肯去说情,恐怕也说不来。”

两个婆子磨磨蹭蹭,直到李纨都在荣庆堂陪着贾母说话了,还只不见,李纨心里正纳罕,说曹cao曹cao就到了。

两人跪倒前头,絮絮的说了缘故,见老太太的脸色果然淡了下来,忙拿眼央求李纨,谁知李纨眼观鼻鼻观心,只顾低头端坐。

杜婆就道:“他门前车马济济,我们听着是朱绣姑娘说了亲事,男家正纳采。唯恐搅扰了人家,反叫人说咱们府上不懂规矩……”

湘云笑道:“你这mama好没道理。老太太这样疼朱丫头,她家喜事却不来告诉一声,原是她无礼在先,你反说府上不知规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