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荒网 - 经典小说 - 六零娇气包的甜宠日常在线阅读 - 六零娇气包的甜宠日常 第67节

六零娇气包的甜宠日常 第67节

    孙诚接过就咬了一大口,边嚼边问:“兰香姐,咱们这次来是收购什么啊?”

    “这次过来是考察,顺便看看他们收上来的粮食质量,还有下一季仓储粮也要提前商量一下。”胡兰香把另一个梨握在手里用力掰开,一半拿给苏玉娇。

    不是她小气不肯给一整个,而是苏玉娇胃口小,刚才路上已经灌了好多水了,怕她等会儿失态要找厕所。

    “谢谢兰香姐。”苏玉娇靠坐在一棵大树根上,喘了半晌才感觉回过气了。

    等俩人都歇够了,胡兰香才拉了个路过的老乡问他利民粮站开在镇上什么地方。

    老乡给她们指了路,没想到她们今天来得还挺巧,刚好赶上利民粮站每月两次收购农产品的大场面。

    她们离得老远就看到了围在粮站外的人,男男女女的相亲们各自背筐的背筐,扛麻袋的扛麻袋,都带着自家的农产品过来等着收购。

    人一多,场面就容易乱,最前方粮站的工作人员称重算钱都闹哄哄的。

    苏玉娇她们本身就是来干采购的,一路走过来自然不时走走停停,这看看那看看。

    这家土豆看着不错,那家土鸡蛋看着擦的真干净啊,哎,居然还有来卖小猪仔的。

    不光有小猪仔,还有鸭仔鸡仔,连卖大鹅的都有。

    虽然苏玉娇已经见识过乡镇上赶大集的场面了,但那是私人买卖,大家都很拘谨,卖的也多是些青菜吃食啥的。

    在粮站就不一样了,这是国家允许的交易所,只要是农副产品,粮站都会收购。

    其实像鸡蛋鸭蛋啥的,供销社也会收购,但那边散户去卖都卖不上价,对比来看还是卖给粮站更划算。

    三人越走越近,突然听着最前方有些不太对劲,一堆人包围着,里面传出来的声音像是在吵架。

    “我上次来卖还给五分一个,这咋才过去几天就掉到四分五厘了,小姑娘你是不是坑我啊?”一个来卖土鸡蛋的大娘深深怀疑道。

    那个粮站的工作人员是个年轻的小姑娘,面皮薄,被大娘唾沫星子乱飞的质问一通也只会呐呐说:“大娘,收购价都写在门口黑板上了,你可以自己去看看,我没有坑你。”

    大娘挎着篮子横眉竖眼的凶巴巴道:“我又不识字,谁知道你写的啥,你少给我五厘就是不行。”

    一个略年长些的粮站工作人员刚好给另一个人过完称,算好钱回身摸零钱时刚好听见这话,立马比她还凶的喊道:“价钱就明明白白的写在那,愿意卖就卖,不愿意卖就站后面去,别在这耽误事,下一个!”

    大娘不依不饶道:“我这可都是吃虫的鸡下的好蛋,你瞅瞅这个头,这个价钱卖给你们我不是亏了吗?”

    “那你也可以按斤卖,我们收三毛钱一斤。”小姑娘弱弱提议。

    大娘不开心,这样还不如按个卖呢。

    另一个工作人员竖眉问:“你还卖不卖?”

    大娘气弱了:“卖,我按个卖。”

    诸如此类的场景,不时发生,苏玉娇走到粮站大厅的一路上就看了好几出。

    胡兰香率先走到柜台前喊住一个工作人员问她粮站站长在哪?

    结果她们来的很不巧,站长下下公社催缴公粮去了,不在粮站。

    来之前胡兰香只做过简单的调查,今天也是第一次来,并没有跟站长约好,谁知就这么巧的错过了。

    就这么回去那这一趟就白跑了,不回去又不知道站长什么时候回来。

    最终胡兰香想了想,又问工作人员站长去了哪个公社,如果近的话她们就去找找看。

    好在那个公社就是铁寨沟附近的,骑车过去十来分钟就到了。

    三人骑上车重新出发,谁知半路上孙诚借来的自行车链条居然断了,这回可真是倒霉透了。

    往前走不了,回去镇上也没修车的地方,还是路边一个卖西瓜的老大爷告诉他们,再往前走红旗公社有修车队。

    “红旗公社他们有拖拉机嘞,肯定能修你这车子。”老大爷cao着一口浓重的乡音,三人磕磕绊绊听懂了大概。

    最终只能选择推着车子继续往前走,到红旗公社时已经快十点半了。

    红旗公社是个规模不小的公社,大队部就在村口,一排土房子前停着两台东方红履带式拖拉机,看着格外气派。

    孙诚推着车过去,报名身份一问,他们公社还真能修,而且一听他们是部队下乡的采购员,公社主任还以为是啥大人物来视察了,忙领着一帮子领导出来接见。

    听清楚来意后,公社主任大手一挥,让人喊来了修车队的技术员,把自行车交给他处理,他则顶着一张朴实无华的黝黑脸庞把三人带去了他的办公室。

    “几位一路走来辛苦了,快坐下歇歇脚喝杯水吧。”

    红旗公社主任叫郝大脚,个子不高,头发都白了一大半了,腰上别着个烟袋,给公社书记使眼色让他去拿自己珍藏的茶叶出来招待客人。

    郝大脚转过头对着三位部队来的同志笑的见牙不见眼,他心里乐的直拍大腿,感叹这就是缘分啊。

    不管三位同志是因为什么来到他们公社的,既然遇到了那他肯定得使劲浑身解数把人留下来。

    苏玉娇接过公社书记洗刷干净的茶杯捧在手里,没敢喝。

    实在是这位郝主任和旁边的书记俩人笑的太诡异了。

    胡兰香经常在乡下跑,她倒是能看明白红旗公社的领导们的意图,本身他们就是来考察的,要是红旗公社有不错的产品,顺便多了解了解也不是坏事。

    闲扯了两句后,公社主任就表明了他的意思,搓着大手拘谨的开始自夸。

    跟他比起来,公社书记就要能说会道的多了,他往那一坐,就从公社里产出的粮食说到了山上即将开采的茶叶,再到公社养的猪他都能说出一串一串的夸奖。

    勾的胡兰香还真动了去看一看的心思,郝大脚一激动,当场拍着大腿站起身亲自领着她们去附近田里看。

    得益于他们公社最重要的财产,两台东方红拖拉机的作用,他们红旗公社每年交公粮时粮食产量都能在附近几个公社里排到前三名。

    当然,这也跟红旗公社的耕地面积广,土地肥沃有关系,但这也离不开郝大脚的规划与管理。

    走在红旗公社的乡道上抬头四望,看远处山上一排一排的绿油油茶田,还有一排排梯田鳞次栉比排列整齐的梯田,近处是一片连着一片的玉米田,三月份种下的,此时正值收获的季节。

    一筐又一筐金黄的玉米棒被倒在晒谷场上,来来往往的乡亲们虽然满面汗水但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充满期待的笑容。

    苏玉娇还没把自己的心态摆在采购员的位置上,她往四处看,多看的是她从前都没见过的风景。

    胡兰香和郝主任还有郝书记他们谈正事的时候,她的视线瞥到了一侧长满碧绿荷叶的大池塘。

    作者有话说:

    今天第一更,晚一点还有万更,等不及的话可以明天早上再来看哦(* ̄3 ̄)

    第45章

    荷花早已开败, 但挨挨挤挤的荷叶间长着一个个莲蓬头,大的有成人巴掌那么大,饱满的莲蓬头微微垂着,密集的莲子让人直垂涎。

    苏玉娇几乎一瞬间就想起了嫩莲子咬在嘴里的感觉, 满嘴的清香与淡淡的鲜甜。

    “郝主任, 那边池塘里的荷花也是公社种的吗?”苏玉娇也不知道自己咋就突然馋了, 没忍住问道。

    郝主任点点头,指着那一大片荷塘说:“那里是公社专门养鱼扩挖的池塘,为了更多的利用起来, 我们又种了莲藕,对了, 现在正是吃嫩莲蓬头的好时候, 再等小半月,那塘里的藕也能挖了。”

    说完郝主任非常上道的喊来一个年轻的会计,让他去找勾子过来勾些莲蓬下来给几位8同志们尝尝。

    胡兰香听了他这话却动了心思,这藕采买回去也能给战士们换换菜色, 而且这莲子也可以买一些让食堂熬粥, 另外分给供销社一部分,也能改善改善军属生活。

    苏玉娇简直跟她想一块去了, 尤其是当郝主任把清嫩嫩的莲蓬头放在她手里时,她瞬间想到了莲子和莲藕的十多种吃法。

    郝主任一听有门,当即就要喊人来下塘,先挖几十斤藕上来让她们看看质量。

    其实这个时节的藕基本也长的差不多了, 白嫩嫩的藕节每根都有四到五节,挖出来的最粗的已经有成人手臂粗细了。

    这边闹得动静有些大, 附近干活的乡亲们也趁着干活的空挡凑过来围观起塘, 有几个挖藕的好手自告奋勇的卷起裤腿下去挖藕。

    不多时就挖了约有五六百来斤上来, 这藕其实还能再长长,郝主任觉得有些可惜,但想到这事要是真成了,那他们公社可就又多了一笔进项,便又笑的眼睛都眯起来了。

    “同志,你们看看,咱们自己种的藕伺候的都可用心了,刚才我也交代他们动作要轻,你看看这藕行不?”郝书记心里打着鼓问道。

    胡兰香蹲下掰断一节藕节,里面孔洞雪白,连接处的藕丝细如发,品质确实可以。

    “不错,把这些装起来吧,我们都要了。”胡兰香站起身,就到一旁跟郝主任商量收购价格去了。

    一旁脸微红的小会计放下卷起的裤腿,拿着一截洗干净的藕递给苏玉娇,大着胆子搭话道:“这,这位同志,你要不要尝尝这藕,生吃也很甜的。”

    苏玉娇手里还拿着半个没吃完的莲蓬,朝他摇了摇头,礼貌的拒绝了他的好意。

    小会计脸上瞬间浮现出尴尬的神色,这时孙诚走过来接了他手里的莲蓬,把人拉到一边又借机又问他村里种了多少莲藕。

    “这个池塘大约有五六十亩,中间那边水深,边上种莲藕的地方大概有个二三十亩,每年也能收个几万斤藕。”小会计知道主任和书记对他们的重视,也就实话实说道。

    往年这些藕都是上交一半抵公粮,剩下一半留个几千斤乡亲们自己吃,其他全都低价卖给了粮站。

    这边胡兰香也跟郝主任他们谈好了收购价格,今天第一次来收,数量也不算多,定价就略高一些,定了一毛三一斤,等后续大批量采购时,价格肯定要再降一些。

    但这个价格郝主任已经特别满意了,胡兰香说的后续可能会低一点也在一毛左右,他们把藕卖给粮站顶多也才八九分一斤,这个价格他们已经很满意了。

    胡兰香看他们种出来的藕品质好,也觉得很满意。

    因为今天来的突然,这些藕稍后就由红旗公社的人开拖拉机给他们送到部队去。

    本来是追着粮站站长来的,结果收购粮食的合作没谈成,倒是买了一车藕回去,郝主任还特别热情的让人打了二三十个莲蓬下来,说送给他们吃。

    苏玉娇等人不好意思收,吃一两个尝尝味道也就算了,几十个莲蓬头也有十来斤呢,卖也能卖不少钱。

    所以最后这些莲蓬就由她和胡兰香一起分别买了。

    这时苏玉娇终于体会到了当采购员的好处,那就是能买到许多价格实惠又新鲜的食材。

    折腾一圈,这时已经大晌午了,郝主任等人要留他们吃饭,胡兰香拒绝了,刚好他们可以跟运莲藕的拖拉机一起回部队。

    至于跟粮站的合作,只能等下次再来了。

    回去的路上,三人把自行车放到了拖拉机带的后车斗里,人也爬了上去坐在莲藕旁边。

    不用自己踩自行车回去,还能美美的坐在那里吃着嫩莲蓬看着风景,苏玉娇想要是拖拉机的声音不那么响就更完美了。

    回到部队时,差不多快下午一点,这几天苏玉娇经常跟胡兰香往外跑,偶尔中午也不回来吃饭,但晚上肯定会回来,次数多了,小宝也就习惯了。

    见她回来,好婆拿了包挂面去给她煮个快速的清菜鸡蛋面垫肚子。

    苏玉娇把带回来的莲蓬和莲藕放在院里的洗衣台上,告诉好婆让她处理的时候留一部分自家吃,剩下的给隔壁张梅和罗小娟各分一些。

    往常她俩总爱给她送些自己做的吃食,虽不值什么钱,但她也要学着回赠这些情谊。

    跑了一上午又累又饿,但吃完面,苏玉娇还是撑着去洗了个澡才回房间略躺了一会儿。

    下午去到后勤办公室,就听胡兰香说莲藕已经拉到食堂后厨去了,战士们晚上就能吃到,另外也分出来几十斤给了供销社,家属院的家属们也能买到。

    后面连着几天都和之前照旧,胡兰香带着她基本走遍了这附近大大小小的村镇,有一些是经常和部队有合作的,也有一些是去考察的。

    这天,基本已经出师的苏玉娇和毛嘉敏一起去略偏些的一个村子里收猪,这个是之前部队就定好的,等乡亲把猪养肥,就来通知部队验收,之后就能直接宰了拉走。

    毛嘉敏当过几年兵,她自负体力比苏玉娇好的多,去时非要骑车带她,结果走到半路就歇菜了,又换苏玉娇带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