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荒网 - 言情小说 - 快穿之做好事不留名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206

分卷阅读206

    自此武颜和李治开始同屋就寝,比起之前隔着屏风,两人的关系也算是有了小小的进步了吧。

晋王和王妃回来之后,照例先是与当地世家、官员进行了一系列的交往活动。宴会地点也不再局限于晋王府了,至少王家的晚梅宴、胡家的惊蛰宴都能看到晋王夫妇的身影。

王家作为太原第一世家,能够邀请到晋王殿下与王妃,并不奇怪。可是胡家在太原仅排在第三位,是怎么跳过了位列第二的孙家,邀请到了晋王妃?

难道年前传的小道消息都是真的?胡家搭上了晋王的路子?

可是完全没必要吧?

一来是,胡家并不是并州最强的世家,晋王怎么会舍去第一位第二位的世家,找了胡家?

二来是,晋王年纪尚小,又是陛下三位嫡子中最小的,说一句诛心的话,即便是这几年太子的位子越发不牢固了,也轮不到晋王殿下捡漏啊?

难道是因为他们一个是并州第三,一个是陛下嫡子第三,第三和第三,看对眼了?

以上是鱼唇的人类所能够想到的所有。

而精明一些的人物自然是猜到晋王的深意,无非是想要动一动并州的势力分布。

胡帷对着王氏说:“阿还,即便太子之位不稳,晋王殿下仍旧是陛下的嫡子,哪怕是魏王……对着晋王也只会是加以荣宠的。”

王氏微笑:“妾是内宅之人,并不懂这些。夫君的判断,自来都是极为准确的。”

…………………………

看看,原来到了贞观十五年,李承乾的太子之位不稳固,连并州的人都有所耳闻了。

李承乾如何不焦心?

魏王李泰步步紧逼,为他自己造势。

东宫时常有暴毙的宫人,李承乾也越发爱往宫外去。无非是去寻找新宠称心。

在一个男人,

一个健全的男人身上,

李承乾得到了无与伦比的满足感,称心他善解人意又不失阳刚之美。他的臣服,让近来频频失意的太子觉得自己仍旧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储君。

李承乾沉迷在男人雌/伏自己身下的快/感之中,越发暴戾。并未注意到,东宫里的宫人被自己处死了一批又一批,这样频繁补充宫人的情况,再次引起了李世民的注意。

李世民对嫡长子的忍耐已经快到了临界点。

长安城的气氛越来越诡异,街头巷尾时不时有人传些小道消息,有太子荒yin无道、夜御数女的艳事,也有魏王殿下礼贤下士、能力超群的佳话……

这其中自然有李泰的手笔,也不乏一些政治投机分子的推波助澜。毕竟太子已经做了十几年的太子,太子登基,名正言顺,那些投机的人却是没有了从龙之功。

而魏王殿下就不一样了,魏王殿下在学子里素来有好名声,若是他能够成为太子,现如今出力的人,以后都会有泼天富贵。

当然,泼天富贵也要有命享才是,所以长安城里暗潮涌动。这些坊间传说,查来查去,都是扑朔迷离。

远在并州的李治和武颜却忙着在与宋大人和林大人探讨春种的事宜。

去年秋,两位长史去了晋王食邑。

林晖让庄户头去把各家各户的大豆都收过来——自然不是白拿的。李治命他便宜行事,林晖也是个忠厚老实的,和庄户头说大豆可抵上交的出息。如此,佃户们自然是无不答应的——反正不给咱们加租子就好。

收来大豆,林晖就开始一一试验。果然,晋王殿下说的压榨法出油率并不高,约莫一斤豆子才能出一两半,不到二两的油(一斤等于十六两)。于是林晖很好奇殿下所说的第二种法子(1)。

只是这第二种法子一开始就遇到许多的关卡,目前只是稍有眉目。

相对于林晖的毫无头绪、方才起步,宋沐那边就顺利得多了。

首先是,派人去寻找晋王殿下描述过外貌的“麦饭石”。虽然不知道石头为什么会有利于庄稼的生长,但是宋沐见晋王殿下说得十分肯定,竟然也觉得:殿下是皇子,想必学识渊博,是在哪里的藏书中看到过吧。

派出去的人顺利找到麦饭石。

宋沐根据前人所着的农书,以及殿下讲解的一些小窍门,比如用石灰水浸泡种子等等——自然不是在整个食邑开展。而是采用殿下所说的“试验田”的方式,用“控制变量法”观察不同条件下的出稻率。

并州的人并不怎么清楚晋王食邑里发生的事情,因为保密工作做得很到位。再来就是大家都觉得,土地上能种出什么东西,能种出金子吗?

李治对着宋沐和林晖一通鼓励,并没有给他们很大的压力,而是一再强调,研究过程中要注意安全,尤其是研究榨油法子的这一边。并且说,钱财、物力都可以添置,人身安全是最重要的。

把不善言辞的林晖感动得快变成结巴了。

而宋沐已经是知天命的年纪,在官场上见识的多了,本该是并不那么容易被感动的,结果面见完晋王殿下之后,回到晋王食邑,发现家里老伴儿、小孙孙都被接过来了,老伴儿还说他们的独生子原本科考之后,在长安等着吏部分配,因为没有门路、银钱,等了好久都没消息的。如今也被安排了职位,就是太原郡的从八品下小官儿。对于宋家来说也是极好的消息了。

宋沐觉得临老了,还能被一个年仅十四的皇子感动——真是说不出的滋味。

为晋王殿下做事,吃穿用度并不是有多么奢靡,但是足够贴心。如今自己最牵挂的家人也过来并州,一家团聚,老宋大人方才觉得小林大人颇具傻气,如今自己也是同样觉得晋王殿下此人宅心仁厚,是个好上位者。

李治这并不是有意的收买人心,而是执行武颜给自己的各类建议,比如说要让身边的人觉得,跟着自己有rou吃。

开春之后,长安来信了,是妙言写来的,她和她表哥的婚事就在端午之后。

武颜是没法去凑热闹了,有几分遗憾,也只是一两分而已。

很快,这些许的遗憾也被抛之脑后。

等到秋日里,武颖出嫁的消息传来,武颜却正在为李治食邑秋收的成果而开心。

老宋大人也没想到,经过第一次改良的粮种能够比往年的收成涨了三成!他雄心勃勃地要争取来年,让食邑地里全部种上新的种子。

可是被李治制止了。

老宋大人不解。

这一回,李治请了武颜出来,面对面讲给老宋大人听。

武颜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