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荒网 - 言情小说 - 快穿之做好事不留名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207

分卷阅读207

    这是李治不想一直独占着自己的功劳。因为宋沐和林晖现在也算是晋王心腹了,让他们适当知道一些事情出自于自己之手,也没有关系。

宋沐先是被王妃的出现给弄懵了,等到王妃头头是道地说起粮种的退化和变异问题,他才恍然大悟,原来,晋王妃也是农事高手——甚至,之前自己做的很多事,都是晋王妃的主意。

好在老宋大人,年纪大了,心也宽:晋王和王妃,本来就是一体的。晋王妃家世不出众,却能被赐婚果然还是有一定的原因的——因为人家能干啊!

而林晖那边的浸出榨油法也终于有了起色,不得不说,这种法子的出油率确实是比单纯的压榨要高得多。

…………………………

晋王食邑粮食增产的消息并没有刻意去隐瞒,可是春季里播种的时候就是只有部分农田开展“试验田”计划,因此整个食邑的粮食总量并没有增加三成这么多,只是一成多罢了。这在丰收年里并不算什么。

而榨油法还未完全成型,继续在保密工作中。

因此,并州众人并不知道两三年后,晋王食邑现在完全不引人注目的举措会带来多大的影响。此时的他们,目光集中在王家和胡家的身上。

胡家在贞观十五年初,还是遮遮掩掩地与晋王府有交往。等到了年末的时候,人们发现,这种往来关系只变得更密切、更不加遮掩了。

平心而论,王家在太原的根基深。

可是晋王年岁只会慢慢变大,听说长安传来的消息,陛下十分喜爱晋王殿下,不止一次开口让他多放心思在并州的政务上,完全不忌讳自己小儿子在并州变得势大。

一时之间,并州众人倒是开始观望起来:没准并州的风会变一变?

王家,会怎么应对胡家势力变大这件事?

…………………………

等到腊月里,李治和武颜回长安之后,发现太子和魏王连表面的和气都快维持不住了。

长安城犹如快要沸腾的油锅,随时会开始翻腾。

李世民不是没发现这样的暗涌,可是他仍旧认为,这是两个儿子之间的小争执与不合罢了。

哦,不得不提一提,这个蠢爹去年过年神助攻,促成了李治和武颜同屋,今年就想给李治赐下几个美人了。

于是,等到晋王夫妇离开长安的时候,六个美人也确实跟着马车一起出发了。(2)

六个,也许是李世民念着儿子还小,缩减之后的人数。

一路上,椿儿、柳儿的神色都是小心翼翼的,生怕哪里惹得王妃不痛快——青桐和翠柏去年都配了人,现在是管事媳妇了。椿儿和柳儿是被提拔上来的大丫鬟。

她们毕竟跟着晋王和王妃不久,或者说,她们毕竟还不够了解武颜,武颜担心的从来都不是后宅的这些事。

到了太原,六个美人就被胡公公和徐氏放到王府的旮旯头去了——李治一句“找个地方安置了,不许她们乱走动”给这六人定了前程。

反正陛下赐下来的时候,也没说是她们是有品级的,不过是个玩意儿罢了。

六个美人在太原晋王府没能翻出什么风浪。因为她们不只见不到晋王殿下,连王妃也见不到。

晋王和王妃最近很忙——

不只晋王夫妇忙,长安城里的很多人也是探头探脑的。

这样的情况,持续到——

太子发动兵变。

…………………………

贞观十六年,即公元642年,太子李承乾兵变。

在试图暗杀李泰失败后,与汉王李元昌、城阳公主的驸马都尉杜荷、侯君集等人勾结,打算先下手为强起兵逼宫,结果事情败露。

也就是说,李承乾他在“打算”兵变的时候,就被他老子逮住了。

留在长安延康坊晋王府的人通过特殊渠道给李治传来了消息:太子兵变失败。

他大约是想效仿自己的父皇,再来一次玄武门之变。

可是武颜就纳闷了,如果说历史上的李承乾是因为魏王李泰太过受宠而兵变,那么如今李泰远在相州,一次暗杀不成,担心李泰告状,就开始在长安搞兵变——先弄掉自己爹,再去弄死自己弟弟?

天了噜,这是猪脑子吗?

众人都以为太子势必要完蛋了,李泰也觉得这次李承乾自作孽,自己能取而代之了。

可是,直到贞观十七年正月,李二陛下还表示:太子虽有足疾,并不影响走路,何况太子有子,依照礼法,即使李承乾先死,也应该立李承乾的儿子李象。

这让回来过年的胖子李泰几乎要吐出一口老血!

难道父皇的真爱是那个瘸子李承乾?不是我这么萌萌哒又可爱又有才华的青雀?李泰心想。

事实上是,就算李世民想要继续维持李承乾的太子身份,满朝大臣也不会同意的了,太子失德,众所周知。那么,太子一旦被废,魏王殿下就是新的太子了?

☆、第四十七章

事实上并非如此。

历史依然遵循它应有的轨道前进。

为什么不立李泰,而要立最小的嫡子李治为太子?

大约就是以下这几种原因:

其一,为了保全被废掉的李承乾——李世民对李承乾的疼爱并不是作伪的,他终于意识到高明和青雀之间的矛盾并不是小打小闹,而是要置对方于死地的那一种。

其二,开始疑心李泰——在李承乾兵变一事中,李世民着人详细调查,还是查到其中有李泰的影子。

其三,长孙无忌的极力推荐——对李世民的影响非常大的长孙无忌举荐李治为太子。长孙无忌有没有什么私心,我们暂时不得而知。但是立太子本就是国事而非家事,众大臣的意见也是很重要的。

其四,发现李治也颇有政治天赋——小儿子李治从小宅心仁厚,勤奋好学,就算没有开拓的野心,想必也能做一个守成的君王。并州六郡,李治一去两年多,明面上瞧着并无大动作,可是私底下扶持胡家的是也是瞒不过李世民的。

以及一些各式各样的原因。

最终,贞观十七年,李承乾被废黜,充军黔州。参与政变的赵节、杜荷、侯君集皆处死。

所以说,君心难测。正月里说的好好儿的,太子有子——几个月过去忽然说立晋王为太子。

父皇你是耍儿臣玩儿么?李泰的心里有多苦,那就不用说了。

因为李世民不仅封李治为太子,还密旨夺了李泰督相、卫、黎、魏、洺、邢、贝七